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人民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人民版
消极:后期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微点拨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 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 血缘宗族关系 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内容 ①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 高领袖。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为 小宗 ,在本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 其地位。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 等级森严 ,强调血缘关系。
图,鲁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此题要求在地图上确定西周时期鲁国 的位置。山东又称“齐鲁之邦”,故鲁国在 山东。齐国居山东东部,鲁国以曲阜为都城, 位于鲁西南地区。审题时注意图例与序号位置。①的位置是齐国,②的位置 是鲁国。故B项正确。
3.(2017·4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 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 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西周分封形势图
2.分封制的发展历程
(1)创制:确立于西周时期。 (2)瓦解: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趋于瓦解。 (3)废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4)延续: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诸侯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 央,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部分王朝也还实行分封制, 其性质不全相同,是为专制集权制度 服务的。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有效控制广袤国土,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 周武王将子弟(主体)、功臣和亲周的贵族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 定期朝贡 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封国 燕(宗亲)、鲁(宗亲)、齐(功臣)、宋(先代贵族)、晋(宗亲)等
积极: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 影响 治秩序
核心考点深化
时
考点一 贵族政治特色的分封制
空
观
念
1.分封制的布局特点
(1)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可以再层层分封。 (2)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多分布于富饶之地 或战略要地。 (3)君臣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的 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 联系。 (4)诸侯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 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唯
物
史 观
1.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瓦解原因
(1)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2)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3)百家争鸣,提供治国方案。
分封制瓦解表现的史证 如若命题史料中出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诸侯 争霸”等典故或历史现象,本质上均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
2.从文化传承看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 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答案 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考点二 凸显文化认同价值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特点 图示: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庭血缘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从文化认同视角看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1)政治影响: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构”的统治 理念。 (2)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3)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 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 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直通高考
1.(2017·11月浙江选考)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 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2.(2016·4月浙江选考)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
必修第一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iblioteka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试要求: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内容索引
主干知识夯实 理主干 通考点 核心考点深化 讲重点 扣真题 命题视角聚焦 寻考向 找立意 课时跟踪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
主干知识夯实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 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 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4)影响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微点拨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3.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视角看夏商周三代文化价值 (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 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 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 制影响至今。 (4)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 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5)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 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