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70中央广播电枧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2010年7月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1.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医院的门诊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组织。

2.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4.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

5.领导活动古今中外都有相通的地方,但是领导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领导者的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6.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完善是现代组织变革的外部条件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1.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2.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3.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 )A.很高 B.很低 C.可能高也可能低 D.不高也不低4.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C.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5.某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由总经理直管的营销队伍人数也从3个人增加到近100人。

最近,公司发现营销人员似乎有点散漫,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

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是在于( ) A.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B.总经理投入的时间不够,致使管理人员产生了看法C.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于无法对营销队伍实行有效的管理D.营销队伍的管理层次太多,使得总经理无法与营销人员实现有效的沟通()6.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A.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B.组织设计没有考虑例外原则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 B.面试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2.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黑胆质 E.抑郁质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 E.公司的长期方针政策4.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5.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 )A.信息的原则B.不接受型原则C.冲突的原则D.合理的原则E.目标合适的原则6.中华商务中心是一家合资企业,以物业经营为主要业务。

目前写字楼租户272家,公寓租户426家,商场租户106家。

公司在总经理下设有物业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工交部、业务发展部等部门。

物业部门设置了写字楼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场管理部以及其它配套部门。

试问,其整个公司和物业部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分别采取了何种部门化或部门划分形式?( )A.职能部门化B.顾客部门化C.均为职能部门化D.均为顾客部门化四、案例选择题(每个小题4分,共16分。

根据每个案例所讲述的内容:对题后所列的每道选择题,按题中具体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

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

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项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

但是,明娟决心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处好关系,因此她邀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甚至还同他的儿子保持联络。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任命,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了。

明娟一直盯着这个职位,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这个职位。

她同与她同一级别的另三位管理人员竞争这个职位。

阿苏不在竞争者之列,因为他没有研究生文凭,但是阿苏的意见被认为在高层有很大的影响力。

明娟的资历比其他的竞争者要浅,但是她的部门现在已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而且高层管理多次对她进行褒奖。

她相信,若阿苏好好推荐的话,她能得到这个职位。

但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陕西,明娟十分失望。

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够糟的了,使她无法忍受的是选中的竟然是马德。

她和阿苏曾戏称马德为:“讨厌先生”,因为他们都受不了马德的狂妄自大。

明娟觉得马德的中选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侮辱,这使她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了反思。

当传言证实了她的猜测:阿苏对决策的作出施加了重大影响之后,她决定把她同阿苏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

办公室里的关系冷了下来,持续了一个多月,阿苏也很快就放弃了试图同明娟修复关系的行动,他们之间开始互不交流,仅用不署名的小便条进行交流。

最后,他们的顶头上司威恩无法再忍受这种冷战气氛,把他们两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我们要呆在这,直到你们重新成为朋友为止。

”威恩说道,“至少我要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别扭。

”明娟开始不承认,她否认她同阿苏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变化。

后来她看到威恩是严肃认真、誓不罢休的,只得说道:“阿苏似乎更喜欢和马德打交道。

”阿苏惊讶地张大了嘴,吭哧了半天,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威恩告诉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苏的功劳,马德被安全的踢走了,而且以后你们谁也不用再想法对付他了。

但如果你是对那个提升感到不满的话,你应该知道阿苏说了许多你的好话,并指出如果我们把你埋没到中西部去,这个部门会变得有多糟。

加上分红的话,你的收入仍然与马德一样多。

如果你在这儿的工作继续很出色的话,你就可以去负责一个比中西部地区好得多的地方。

”明娟感到十分尴尬,她抬头向阿苏看去,阿苏耸了耸肩,说道:“你想不想来点咖啡”?在喝咖啡的时候,明娟向阿苏诉说了在过去这个月里她是怎么想的,并为自己的不公正态度向阿苏道歉。

阿苏向明娟解释了她所认为的疏远冷漠实际上是某种敬畏:他看到她的优秀和效率,结果他非常小心翼翼,惟恐哪儿阻碍到她了。

第二天,办公室又恢复了正常。

但是一项新的惯例建立起来了:明娟和阿苏在每天的十点钟一起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他们的友好状态使在他们周围工作的同事们从高度紧张中松弛下来了。

请你在认真读完该案例后,对下列问题做出单项选择:19.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A.明娟瞧不起人 B.阿苏瞧不起人C.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D.阿苏把马德给安全踢走了20.爱通公司在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职位由谁夺得?()A.明娟 B.阿苏C.威恩 D.马德21.公司领导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解决矛盾的方法?()A.转移目标的策略 B.委任态度开明的管理者C.鼓励竞争 D.重新编组22.根据案例,下面哪种原则不利于改善明娟和阿苏的人际关系?()A.平等的原则 B.竞争的原则C.互利的原则 D.相容的原则五、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根据所学组织行为学理论简明扼要地回答题中所提问题,并写在答题纸上)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2.为了提高领导的有效性,组织对领导工作有哪些要求?3.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六、案例分析(每小题6分,共12分。

根据题后指定的组织行为学理论来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在答题纸上)如何看待评先进工作者高山是在某部委行政机关工作的一位公务人员,负责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去年他是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

他精力充沛、热爱工作、爱动脑筋、勤于动手,主任交办的工作他完成得相当出色;还经常承担起很多别的同事不愿做的事情,如打开水、清扫办公室等。

但高山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绩平平,没有多大起色。

今年单位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员工队伍的结构。

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面广、尤其外语好,但并不象高山那样认真细致踏实地工作。

他们中最有名的是杨海,刚满33岁,博士毕业,来单位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其中有一篇论文在部委机关组织的一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主任会上会下多次表扬。

事后他还随主任出了一次国,据说是当翻译。

后来有人传说单位为了提高知名度,加强同外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将调整先进工作者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

对这种说法高山并不相信,只认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做好岗位工作”。

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杨海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奖金5000元,而高山却没被评上,尽管他至今还想不通,但他并未溢于言表。

问题:1.高山为何想不通?请用公平理论来分析。

2.主任应怎样才能做好高山的思想工作?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试卷代号:1070中央广播电枧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0年7月一、判断对错题(判断错者不得分,判断正确得1分,每小题1分,共6分)1.× 2. √ 3.× 4.× 5.√ 6.×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共1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C2. B3.C4.A5. B6.C三、多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3分,共18分,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ACDE2.ABCE3.ABC4. ABCD5. ACDE6. AB四、案例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4分:共16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C2.D3.A4.B五、简答题(每小题答全要点者得9分,共36分;未答或漏答要点者,由评卷人依每个要点在该题中的得分比例来扣分。

)1.答案要点: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分类,把一般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五种类型。

2.答案要点:为了提高领导的有效性,组织对领导的工作的要求是:(1)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