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五、实验心得(二)
• 在测试输入输出阻抗时,我们的输出波形与设想 的相差甚远。在测输出阻抗时,我们串了一个 1.95KΩ的电阻,输出波形出现了底部切割失真, 此时峰峰值为1.50V,原电路的峰峰值为1.64V, 如果这样算正确则输出电阻为0.182KΩ。而在测输 入阻抗时,我们串了一个404KΩ的电阻,此时输 出波形为一个奇怪的不规则波形,且峰峰值达到 了6~7V,因此无法测出输入电阻。暂时还不清楚 是什么原因,应该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来测出其 输入输出阻抗。
五、实验心得(三)
• 我们也尝试了发挥部分的AGC的设计,但是由于 缺乏对AGC比较深入的理解,最终失败。在网上 或是图书馆借阅的书籍都没有比较具体的AGC的 设计方法和简单可行的设计介绍,我们在图书馆 找到运用负反馈等的AGC,但是难以应用到本设 计之中,由于时间有限,希望在以后有空闲时间 时能研究出来。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 采用三级电路,输入阻抗要求较大,因此 采用输入阻抗高的FET作为初级放大电路; 依要求放大倍数需较大,因此中间放大电 路部分采用达林顿连接的共发射极电路; 输出阻抗要求较小,则采用共集电极放大 电路作为输出级电路
二、参数分析与选择
• 源级放大器采用课本上的经典模式,电源正负 6V。 • 仿真的时候发现如果滤波电容C1,C6比较大, 则低频特性比较不错。
一、电路要求(二)
3. 发挥部分技术指标 (1) 在保证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放大器的增益; (2) 扩展放大器的带宽至:10Hz~20KHz; (3) 增加一测量装置,能显示出放大器的输出幅度; (4) 增加AGC功能,启动AGC后能使输入信号幅度 在20mVpp~100mVpp范围变化时,输出幅度稳定 在1Vpp ; (5)尽量降低放大器的供电电压。
• 以下是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所得的结果。
•输入信号峰峰值10mv,频率10hz
•输入信号峰峰值10mv,频率20khz
•输入信号峰峰值10mv,频率1khz
五、实验心得(一)
• 本次实验选取工作在低频范围的音频放大器, 考虑到高频系统工作比较不稳定,但真正去做低 频工作电路时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根据参 考书籍和电路仿真,不断更改参数以达到一个较 为理想的结果。其中遇到了两个问题,其一:增 益与带宽的矛盾,由于要求带内平坦并且满足增 益,又要使带宽满足10Hz~20kHz,这就要求提高 增益带宽积,虽然做了许多尝试,但是并未得到 什么好的效果,最终只能取一个相对好的数据; 第二,要求尽量降低放大器的供电电压,但是供 电电压降低之后要么增益不足,要么波形失真, 最终通过适当调整静态工作参数能达到一定的改 善。
电子系统设计答辩
一、电路要求(一)
1.任务与要求 用通用电路板和分立元件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对 音频信号(10Hz~20KHz)进行放大的电路。 2.基本部分技术指标 (1) 放大器的带宽:1KHz~15KHz; (2) 放大器的增益:≥40dB(Uipp≤50mV); (3) 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大于500KΩ,输出阻抗小于 2KΩ; (4) 带内平坦; (5) 供电:≤12V。
三、实际焊接电路
四、测试方法
将以上的电路在通用电路板上焊接实现以后, 将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源分别调为10hz, 10khz,20khz,输出端接我们的示波器观察信号幅 度的变化(因为输入电压是10mv,要使放大倍数 为100倍则输出电压至少是1.0v)。 • 测试电路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测试输入阻抗 时,先测出原电路输出信号峰峰值,再在输入端 串入500KΩ的电阻,测出输出信号峰峰值,通过 比值计算出输入阻抗;同理可测出输出阻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