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暖通技术标

暖通技术标

一、引用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4-8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9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CECS95.9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0-88《采暖卫生与燃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2-8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93国家及地方颁发的各类操作规程和《标准图集》二、空调机组1.1 基本技术要求1.1.1 机组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1.1.2 机组的基本规格和参数应符合本节第2条“机组及功能段性能参数表”的规定。

机组均为大温差工况:制冷工况时进/出水温度(o C)均为12/7。

1.1.3 机组的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1.1.3.1 各功能段应分段进场,现场拼装。

1.1.3.2 热管热回收段要求冬天预热新风。

1.1.3.3 箱体框架要求a. 框架应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钢)型材制成,双层箱板,或者榫头内外框架整体式结构。

b. 框架应采用标准模数化尺寸。

c. 机组壁板为冷轧板,面板内、外表面经过喷涂处理,确保机组良好的防火与防腐蚀性能。

机组箱体保温层与壁板应结合牢固、密实,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在运输和启动、运行、停止后不应出现凹凸变形。

双层面板的中间夹以不小于50mm厚的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 /m2K,箱体应有防冷桥措施。

供货商需详细描述所供机组的防冷桥技术,并充分说明其先进性。

投标人须提供权威机构的产品检测报告。

机组运行时箱体不结露、滴水和生锈。

机组负压1000Pa时,漏风率<1%。

d. 各功能段框架采用具有衬垫的螺栓连接件或采用经招标人认可的其它方式。

e. 框架构件的焊接均应在构件的内部。

f. 机组横断面上的气流不应产生短路。

g. 加湿段应有观察窗、挡水板h. 机组应留测孔和测试仪表接口。

i. 机组的检查门应严密、灵活、内外均可进行开关门操作,并能锁紧。

要求机组正压段检查门向内开启,负压段门向外开启。

检查门具体位置还要考虑现场实际的设备管路布置。

j. 调节阀的要求:机组的新风引入口处及空调机组的回风口处(双风机的空调机组的排风口处)应设置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门,阀门的调节性能与开度成线性关系,调节阀上应预留安装电动执行机构的条件,以便楼控进行集中控制(电动执行机构含在报价中)调节阀应严密,其漏风率应满足国家规定要求。

1.1.3.4 机电设备配置要求a. 机组内配置的冷、热盘管、过滤器、加湿器以及其它零部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机组风机应采用国内外名牌专业厂家的优质产品。

可采用皮带传动双进风离心风机或者变频调速无蜗壳直联方式。

采用低噪音高效率双进风离心叶轮;风机轴承应采用进口轴承;轴承运行寿命不低于5万小时;皮带采用三星或同等档次产品;皮带轮盘为锥套或更先进结构;风机和电机安装在共同底座上,并用弹簧减震器减震。

机组的风机出口应有柔性接管。

c. 风机电动机应选用鼠笼感应式三相电动机,品牌采用ABB或同等档次产品。

应该采用全密封风冷却(TEFC)防水(OPP)型、IP45型,绝缘等级为F级,电源电压应为380V。

d. 对于采用双风机空调机组,供货厂商须提供关于新回排风控制的功能描述,并保证机组在实际运行满足系统运行所必须的新风量;e. 表冷器段盘管应采用紫铜管与涂亲水膜的铝翅片,迎面风速控制在 2.8m/s以内,且风速均匀度必须大于80%,通过冷却盘管的迎风面速度超过2.5m/s时,应设挡水板。

水侧的最大允许压降为50kPa。

集管上设有排水阀和放气阀,保证回路中无空气积聚,同时冬季盘管内可放尽积水。

机组应设排水口,排放应畅通、无溢出和渗漏、集水盘采用不锈钢板。

表冷器盘管的集水总管和分水总管采用铜管。

f. 过滤段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阻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过滤器效率和阻力过滤器考虑其便于拆卸,过滤器内套骨架,由固定卡安装在密封的活动框架,过虑段的面板为可拆卸式。

滤料的防火性能应满足B1级要求。

过滤器的规格和偏差,制作缝制及检验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在设计风量时,通过过滤器的表面风速应不超过过滤器制造厂商建议的面风速,过滤段进风断面风速均匀度应大于80%。

不允许使未经过过滤的空气流过。

并应在箱体上设置过滤器前后的压差继电器。

g. 箱体内照明要求:在空调机组检修位置安装防水型24V低压安全灯,电源由投标人的220V/24V单相干式变压器提供。

灯应能从箱体内部拆卸。

为便于操作,在箱体面板上设置开关。

h. 湿膜加湿段的技术要求:采用加涂层的金属材质的湿膜。

加湿量按照机组及功能段性能参数表,加湿效率为>65%,通过加湿器的面风速不得大于3.7m/s,并且湿膜迎面风速在3m/s时不要有水飘出。

加湿器底部接水盘可以与空调冷热盘管连成一体,湿膜应竖直放置,倾角不大于15°,供水电磁阀停电时水路处于关闭状态。

1.2 外观要求1.2.1 机组外表面应无明显划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无流痕、气泡和剥落。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壳体使用的镀锌钢板要进行覆膜处理。

1.2.2 机组应清理干净,箱体内应无杂物。

1.3 性能要求1.3.1 启动a. 机组在额定电压下起动,当电源电压和频率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应能带动设备运转,并使匹配功率保证全曲线不过载。

电动机允许的堵转时间应等于或大于电动机及拖动设备的加速时间。

b. 机组在使用现场组装后,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c. 机组应能在环境温度不超过45℃、相对湿度不超过95%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1.3.2 盘管耐压性能本工程设计压力为1.6Mpa在下列条件之一时,应无渗漏。

a.水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允许偏差±0.02Mpa,保持压力至少3min。

b.气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2倍,允许偏差±0.02Mpa,保持压力至少1min。

1.3.3 额定风量和全压在规定的试验工况下,风量实测值不低于额定值的95%,全压实测值不低于额定值的88%。

1.3.4机组在规定的试验工况下,功率实测值应不超过额定值10%。

1.3.5 整机漏风率机内静压保持700Pa时,机组漏风率不大于1%。

并提供权威机构的现场抽查测试报告。

1.3.6 额定供冷量和供热量机组供冷量和供热量的实测值不低于额定值的93%;机组的供冷量、供热量在规定的试验工况下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机组的额定供冷量的空气焓降不小于17 kJ/kg,新风机组的空气焓降不小于34 kJ/kg。

b.机组供热量的空气温升不小于蒸汽加热时,温升20℃;热水加热时,温升15℃。

1.3.7 凝露试验,按标准方法试验,机组表面应无凝露滴下。

1.3.8 凝结水排除能力,机组在表4的试验工况下运行,凝结水排放流畅,无溢出。

1.3.9 机组噪声当机组额定风量2 000~5 000m3/h时,机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65dB(A)。

当机组额定风量6 000~10 000m3/h时,机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70dB(A)。

当机组额定风量15 000~25 000m3/h时,机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80dB(A)。

当机组额定风量30 000~60 000m3/h时,机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85dB(A)。

当机组额定风量80 000~160 000m3/h时,机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90dB(A)。

1.3.10 机组的振动风机转速大于800 r/min时,机组的振动速度不大于0.8 mm/s。

风机转速小于等于800 r/min时,机组的振动速度不大于0.5 mm/s。

1.3.11 断面风速均匀度试验,应不小于80%。

1.3.12 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10891的规定。

1.4 材料要求和基本规格1.4.1 机组所采用的钢板、型材、管材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1.4.2 机组箱体采用的保温、隔声材料应无毒、无腐蚀、无异味,具有难燃或自熄性(A级或B1级)、及不易吸水特性。

1.4.3 机组的基本规格用额定风量表示,按分段等差级数排列,见下表。

基本规格1.5 热管换热器技术要求1.5.1 热管换热器的显热效率应≥60%,并提供国家空调设备质检中心的检验报告。

1.5.2 热管的热性能要求:将热管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浸在50℃的热水中10s,距水平面200mm及距另一端头40mm的温度差氨热管不大于2℃,丙酮热管不大于3℃。

1.5.3 产品加工制造要求1.5.3.1 产品加工制造应符合国家和企业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1.5.3.2 热管换热器的进排风隔板应密封严密,漏风量少于0.5%。

1.5.3.3 框架应平直,总长度误差及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超过其尺寸的±0.1%。

1.5.4 管材的技术要求1.5.4.1 管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9082.1和GB9082.2中的规定。

1.5.4.2 翅片管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凹坑和毛刺,翅片应规整。

1.5.4.3 管材按GB241《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液压试验》。

计算试验压力时,按允许应力σ算, 取0.9σb (σb为抗拉强度),在计算试验压力下保持10 min,不允许管材破裂,但允许有变形。

1.5.5 焊接1.5.5.1 热管的焊接:热管的焊缝接头应平整光滑,并具有均匀的鳞状波纹,表面不许有气泡、裂纹、溅沫、熔渣等,符合GB10571铝及铝合金焊接管中的要求。

1.5.5.2 框架及板材的焊接1.5.5.3 框架等各部件应连续焊接,不允许出现断焊、裂纹等现象。

1.5.5.4 厚度为2.5mm以下的板材焊角高度不小于2.5mm;厚度大于2.5mm的板材焊角高度以互焊件薄件的厚度为准。

1.5.5.5 板材焊接或加工后的边缘毛刺;外侧面不大于0.1mm,内侧面不大于0.2mm。

1.5.6 结构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用隔板隔开,形成热、冷流道。

隔板采取了有效的密封措施,做到不滲漏;且便于热管元件的组装、拆卸、清洗和更换,当温度变化时,又可使元件自由胀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