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各种管道脱落的护理措施
经常检查导管 保证导管引流通畅
4.应对措施
4.2 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
妥善固定 明确标识 严格遵守护理流程
避免操作手法粗暴 掌握相关知识、技术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 指导患者有效配合 入位置 选择合适的置管时间 宣教并取得配合
置管前
置管中
置管后
4.应对措施
4.3 针对躁动、不配合及管道不能耐受者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
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 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 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 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 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 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 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导管分类(风险程度)
1.高风险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鼻肠营养管 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
•
•
护理要点
4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护士要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 受压;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分泌物污 染。 • 及时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发现问题应及 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常用管道举例介绍:尿管
(1)单腔导尿管: 留取中段尿、膀胱灌 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 尿潴留。
各种管道的护理
导管滑脱的评估
导管滑脱的原因分析 导管滑脱的应对措施 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 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深静脉置管等。
常用管道举例介绍:胸腔闭式引流
•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根据胸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的,依 靠水封瓶中的液体,使胸腔与外界隔离。
水 位 线
储 液 腔
负 压 腔
常用管道举例介绍:胸腔闭式引流
• 胸腔闭式引流的安置部位
排气管一般置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排液管一般置于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8肋间 脓胸常选在积液最低位
护理要点
2、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 各类留置管道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要严防管道脱出 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 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 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要胶 布固定后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才可有效防止管道脱 落。
5.2 腹腔引流管滑脱
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班班 交接 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 颜色和引流量。 搬运病人时夹闭引流管 为病人翻身、拍背、更换床 单时,放松床旁固定,避免 过度牵拉引流管。
应急程序
立即按压伤口,采取半卧位。
报告医生,协助医生重新置入 引流管或停止引流,处理局部 引流口。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 症状 严禁将滑脱的腹管重新插入 腹腔。做好护理记录、上报。
(7)每天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常用管道举例介绍:胃管
温故知新:
• 插胃管法:
• 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 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 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 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 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
5.应急预案
5.3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脱落
应急预案
• 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配合,防止意外拔管。 • 对于躁动病人应给予适当约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适宜,打死结,伸入 一小指为宜。 • 定时检查气囊。 • 测量插管外露长度并班班交接。 • 呼吸机显示高气压报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 床旁备简易呼吸气囊全套、吸痰设备、喉镜及气管插管
5.应急预案
5.1 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
1.胸腔闭式引流管长度适中约80--100cm,妥 善固定在床旁,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
应急预案
2.严密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及引流 液的性质、颜色和流量。 3.搬运病人须用两把血管钳反向夹住引流管。 4.为病人翻身、拍背、更换床单时,放松 床旁固定,避免过度牵拉引流管。
引流管固定
搬运病人前,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 住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 利搬运。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 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搬运病 人中
下床活动 中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 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 的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 内的空气和液体。 •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以无菌敷料 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 污染或损伤。
• •
护理要点
1 4 2
正确记录液体量及性质, 补足液体及电解质, 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如中耳炎、咽炎。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 定期换管。
3
防止胃管长期压迫, 鼻咽腔至粘膜损伤溃疡, 可用液体石蜡2~3滴, 滴入鼻孔沿橡皮管流下。
停止减压指征: 病情好转,肠蠕动恢复, 病人有肛门排气,或腹胀消失。
注意事项
⑴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 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液体。一旦误入气管会导致呼吸困难、 死亡。可以结合PH试纸(胃液:1.5-3) ⑵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改另一侧鼻孔,以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 伤。硅胶管留置适宜时间:21-30天。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 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患者的痛苦及耗材。 ⑶鼻饲误吸:咳嗽、呕吐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吸的可能。 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及肠蠕动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误 吸。误吸性肺炎发生率:10%-77%。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取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可防止反流、误吸。
•
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 的成功率,临床采用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即将两枕垫于患者头下, 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后双手快速插管,使管端 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方法适用于昏迷不能合作者,快速有效, 可减轻对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温故知新:
• • 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 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鼻饲后:用温水20ml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 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病人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将胃管 末端盖帽固定,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用安全别针 固定于枕旁。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
护理以遵循原则为基础
③标识
标识
常见管道的护理
护理要点
1、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 弯曲、不相互缠绕,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逆流。 • 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 a.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 b.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 两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避免 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 • 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
•
•
护理要点
3、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 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 起护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 部位; 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 和特殊用药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 药等)。而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是严禁静脉推药 的。
管道护理及滑脱的处理
喻琨
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要对病 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它们分别具 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 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们被称为“ 生命 的管道 ”。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管理好 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职,从 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务服内涵。
导管分类
导管分类(风险程度)
2 .中风险导管
三腔二囊管
腹腔引流管
造瘘管
深静脉置管
导管分类(风险程度)
3 .低风险导管
胃管 导尿管
输液管 吸氧管
各种管道的护理
①评估
②原则
③标识
①评估
生命体征
B
一般情况
A
病情
C
管道的种类
管道的位置 E
D
管道的数量
②原则
妥善固定 防止感染 严密记录
保持通畅
原则
严密观察 保持管道的功能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提醒 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镇静剂的用量
► 严格按照约束指南执行
► 最好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
4.应对措施
身 体 约 束
4.应对措施
4.4 健康宣教不到位
► 介绍环境、相关疾病的情况、各类导管的用途 及其重要性、目前的治疗措施及患者需要如何 配合等知识 ► 添加非语言交流方法 ► 关注和分析患者对置管的感受
Soft Env
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