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会计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汇总思维导图(可编辑)
2020年《会计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汇总思维导图(可编辑)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 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
经济关系不同,享有的权利不同; 偿还期限不 同;
风险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
考点五 收入
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同于利得(非日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益; 罚款、捐赠收入);为第三方 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也不是收入。
3.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科目
考点一 会计要素概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点概念,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时期概念,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利润表要素。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的资源。
《会计基础》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一章 总论
考点一 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和会计监督。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考点四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 权还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考点八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基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关系: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1.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 额,成为净资产。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三来源: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股本)、
考点四 所有者权益
3.四构成: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对企业的要求权不同;
4.与负债的区别:
2.费用分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考点七 利润
1.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2.利润的分类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收益)-投资损失(加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 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考点二 资产
2.资产分类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 货等
(2)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1.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考点三 负债
2.负债分类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 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1)企业:权责发生制
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第三节 会计基础
考点一 会计基础的种类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 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 收入、费用。
考点三 会计分期
2、具体内容:
1) 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 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四 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二 会计的职能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记账、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第一节 会计概述
考点三 会计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收入分类
(1)按性质不同: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按主次不同: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其他业务收入(出租收入、 销售材料收入、销售周转材料收入1.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不同于损失(非日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因 违约支付罚款,对外捐赠、因 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
考点一 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 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