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题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试题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课件
课件
课件
Oddi括约肌作用
控制和调节胆汁和 胰液的排放,防止十二 指肠内容物反流。
课件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分泌、贮存、浓缩与输送胆汁 调节胆汁向十二指肠的排放
胆管的生理功能
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分泌胆汁
胆囊的生理功能
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 24小时内胆囊接纳胆汁约500ml,浓缩5~10倍
膝胸位等。
课件
➢ 治疗原则
① 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使用广谱抗生素、 控制感染。使用维生素K和止血药物。
② 诊断明确反复发作者应手术治疗, 首选方法 — 胆囊切除术。
③ 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胆囊切除 术者或严重胆囊炎者,可以在局麻下施行胆囊造口 术,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课件
胆石症
课件
胆石分类
按部位分类:胆囊和胆管的结石 按成份分类
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80%以上) 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于胆管内,常与胆道感染有关 混合性结石:约60%发生在胆囊内, 40%在胆管内
课件
多数学者认为胆石症主要与 胆道感染和代谢异常等因素 有关
课件
大肠杆菌
β-葡萄糖醛酸酶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李先生说,3月22日,他发现一头被杀的重达400公斤的黄牛胆囊出奇的大。
他一刀割开胆囊后,发现里面包裹着一块像小西瓜一样的“异物”,另有两块如馒头
大小的东西,其表面呈褐黄色

3月30日,李某将这包“异物”带到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经该院生药鉴定室专
家杨志锋、药剂科主任考玉萍鉴定后认为是纯粹的牛黄。杨志锋说,自然牛黄根据纯
右上腹隐痛 体检胆囊区压痛 诊断:B超 治疗:胆囊切除术
课件
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 胆管炎
• 病因:肝管结石 • 病理: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
感染
课件
• 临床表现:1.症状: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
(雷诺五联征) 疸;休克;精神症状
2.体征:肝肿大、触及肿大胆囊,右上腹压痛或 叩击痛,Murphy征阳性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20*109/L
2.血清ALT、AST、AKP升高,血胆红 素明显升高
3.尿胆红素阳性 4.B超检查 5.ERCP或PTC检查 6.CT、MRI明确病因检查
课件
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 胆管炎
• 治疗:手术治疗 原则:解除梗阻,清除 病因,通畅引流(胆总管切开减压)
: 非手术治疗:全身支持治疗 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休克治疗 引流方法
①术中尽可能取净结石 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 ③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预防胆石再发
课件
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
• 病因:1.胆囊管梗阻 2.细菌感染 3.创伤、化学刺激
病理:1.单纯性胆囊炎 2.化脓性胆囊炎 3.坏疽性胆囊炎
课件
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
• 诊断:1.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向肩部放 散,伴发热,畏寒,恶心,呕吐 2.体检: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 升高 4.影像学检查:B超和CT发现胆囊增大 5.鉴别诊断: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 穿孔,泌尿结石,阑尾炎。
度,每公斤售价为20至30万元。这块直径达14厘米,长21厘米的牛黄他是第
一次见到。由于这些牛黄目前尚未风干,暂时未能确认其纯度。
•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是牛体内干燥的胆结石,呈卵圆、类球形或不规则的四方 体,大小不一,直径0.6—4.5厘米,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 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牛黄可以清心、息风、解毒。当前一些药品中采 用的是人造牛黄。
课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清胆红素值及1分钟胆红素比值升高, 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升高; 尿中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粪中尿胆原减少。
课件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首选 PTC/ 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 胆管造影 :提供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以 及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CT、磁共振
课件
课件
课件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注意事项
• 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 时间。
• 有出血倾向者,注射维生素K1,纠正出血倾向 后再检查。
• 检查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及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 检查前3天全身应用抗菌素。 • 术前晚服缓泻剂,术日晨禁食。
课件
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的原则:
课件
课件
胆管结石
➢分类
结石产生: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结石的部位: 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 和肝内胆管结石
课件
胆色素结石
•75%发生于胆管 •呈棕黑色、棕褐色 •质松软 •表面光滑 •粒状或长条状 •剖面呈层状,可有 或无核心
课件
胆总管结石
临床表现:决于有无感染及梗阻。多可无症状 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出现症状
课件
胆固醇结石
•80%发生于胆囊 •呈黄色、白黄或 淡灰黄色 •质硬 •多面体,圆形或 椭圆形 •剖面呈放射性 条纹状
课件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
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课件


韩城一李姓男子宰牛时,从一头黄牛体内发现3公斤牛黄。昨日,李将牛黄拿到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经专家鉴定确认确是牛黄。
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 肩岬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
课件
③ 发热:因积脓、坏死穿孔,可出现寒战、高热 ④ 右上腹局部压痛和肌紧张:胆囊周围有炎性渗出
或脓肿形成时,压痛范围增大。 ⑤ Murphy 征阳性: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右肋
下部,以拇指指腹置于有肋下胆囊点,(右锁骨中 线与第9肋软骨交点)嘱病人缓慢深呼吸,肝下移 可引起胆囊区触痛,病人突然屏住呼吸。
课件
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
•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发病短,症状轻的单纯急性胆囊炎
禁食、胃肠减压 解痉止痛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应用广谱有效的抗生素 2. 手术治疗:急诊手术:
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胆囊明显肿大感染症状重 疑有胆囊坏疽或穿孔
课件
胆道感染:慢性胆囊炎
• 病理 • 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
课件
辅助检查:
• B超是首选 • 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光
团和声影。
课件
课件
B超检查的注意事项
• 空腹8小时以上,前一天晚宜进清淡素食。 • 超声检查应在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前或
钡餐检查3日后进行。 • 肠道气体多者事先可服缓泻剂或灌肠排
便后检查,以减少气体干扰。 • 检查过程中的体位:左侧位、半坐位、
课件
➢ 临床表现 (60% ~ 80%) 有症状型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① 右上腹闷胀不适、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大多数病人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油腻食物 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 伴暖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课件
② 胆绞痛
当饱餐、进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 改变,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 胆囊排空胆汁受阻,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强力 收缩而发生绞痛。
课件
④ 有梗阻性黄疽病史,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内存结石、 肿瘤、蛔虫或急性胆管炎者,应同时行胆囊切除、胆 总管探查和“T”引流术。
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电视腹腔镜监视下,经腹壁小切口 在腹腔内行胆囊切除。相对禁忌证:胆道急性炎症、胆 管结石疑有癌变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⑥ 体外碎石:适用于单发结石或直径<3cm超过3个的多发 结石。并发症发生率高,效果差。
非结合胆红素 + 钙
胆红素钙
胆色素结石
课件
后退
胆色素结石
•75%发生于胆管 •呈棕黑色、棕褐色 •质松软 •表面光滑 •粒状或长条状 •剖面呈层状,可有 或无核心
课件
胆汁内的主要成分胆盐、磷脂酰胆碱 和胆固醇,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 高的浓度而又呈溶解状态,一旦胆固 醇代谢失调,即可使胆固醇呈过饱和, 析出,称为胆固醇结石
Charcot(查柯)三联症: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课件
腹痛
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 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常伴恶心、呕吐。
(由于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 引起胆总管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
课件
寒战高热
(弛张热,体温可高达39~40℃)
胆管梗阻继发感染 胆管内压
感染循胆管
逆行扩散
细菌及毒素 毛细胆管
肝窦 肝静脉
体循环
全身性感染。(2/3的病人)
课件
黄疸
常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也可出现皮肤瘙痒 胆石梗阻所致黄因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 胆管梗阻后黄疸,其轻重程度,发生和持续时 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是否并发感染,有 无胆囊等因素。
课件
体格检查
剑突下和右上腹部深压痛 胆管内压过高,感染严重: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 腹膜刺激征象,可出现肝区叩痛,胆囊肿大被触及 有触痛 (胆管内胆汁外渗甚至发生胆总管壁坏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