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12.1质量目标: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必须全部达到国家或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站房工程确保湖北省及铁道部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我集团公司(原铁道部建厂局)坚持“以诚信、智慧、科技、管理铸就更高质量和更富情感的建筑精品”的质量方针,创建了很多精品工程。
在创精品工程过程中,施工组织上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进度,精心挑选施工队伍,坚持材料严格把关,以细部节点处理为重点,以大面控制出效果,细部处理出精品为原则,严格工序管理,按《过程控制程序》实行监控,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大力推广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创精品工程自始自终做到了事先有计划,创优有目标,手中有措施,岗位有责任,过程有控制,监控有力度,创出了精品工程。
我们的体会是:企业进入市场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靠质量,企业只有靠质量才能赢得市场,也就是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靠质量兴业,这就是市场经济实践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精品工程的照片和细节图片:贵阳站(左上)、昆明站(右上)、北京站改造(左下)、深圳新站(右下):拉萨火车站:南京火车站:外墙装饰细部: 室内装饰细部:12.1创优规划及措施12.1.1创优规划12.1.1.1以“精心组织、优质高效、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确保安全、按期完工”为指导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确保实现“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
12.1.1.2确保本标段工程质量达到国内一流;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建设安全标准工地;确保实现工程总工期及节点工期目标;确保文明施工,确保文明施工工地;确保实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目标;确保工程造价不突破合同价,控制工程成本。
12.1.2创优措施12.1.2.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参加的创优领导组。
创优领导组负责本标段工程创优工作的组织领导,传达上级及甲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监督创优措施实施情况,协调创优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质量工作检查评比活动。
12.1.2.2成立相应的创优活动小组,具体负责创优规划措施的落实,确定重点项目,制定创优活动计划及创优实施细则,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12.1.2.3把本项目列为重点工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目标责任制为核心,调集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配备先进可靠的施工机械设备,制定实现创优规划目标的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12.1.2.4强化质量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多样的质量教育工作,使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和“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质量意识,增强员工实现创优目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2.1.2.5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每月定期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安检、计财、机物等部门参加的考核组,进行质量工作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使创优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12.1.2.6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QC小组。
按照GB/T19001-2000 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能力,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实现创优目标。
12.2质量保证措施12.2.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按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将质量意识强、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各级质量机构或部门,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的第一管理者,确保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工作权威。
制订项目部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
责任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
全面按照投标文件中确定的施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员投入本标段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创优。
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贯彻落实,每季度举行一次工程质量评比。
分阶段确定本标段质量攻关项目,并组建相应质量QC小组,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坚持以“样板工程”引路带动本标段创优。
开工前分工序或单位工程确定本标段“样板工程示范点”,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开工后抓紧组织实施。
实施三个月后,分批对照质量标准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正式命名为“样板工程”,并在本工程项目进行推广。
经常组织员工参观学习“样板工程”,开展工艺操作现场讲解交流,把“样板引路”落到实处。
每月发布质量简报,公布本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情况,介绍经验,表彰先进,指出不足,鞭策落后。
建立测量组:测量组负责全管段的控制测量和测量复核工作,装备全站仪等先进测量工具,做到测量信息及时收集、分析和应用。
测量资料由测量组换手复核后交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审核并保送监理工程师。
现场经常使用的测量标记或临时基点、基标要定期复核。
建立工地试验室:安排有资质的试验人员,组成强干的试验队伍,装备精良的设备,满足工地质量检测和工程试验的需要。
持证上岗制度:配备优秀的施工人才和施工力量,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人才群体。
新招募的工人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对特殊作业及特殊工作人员的培训,应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同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岗位考核”制度,确保这些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素质,使整个工程质量保持较为稳定的优质状态。
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实行机械化施工;做到设备数量足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12.2.2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2.2.2.1高架桥工程(1)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加固、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点。
(2)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由于地质情况较复杂。
钻孔作业要严格控制泥浆各项性能指标,保证成孔后不出现缩孔、塌孔和断桩现象。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保证钻孔桩成桩质量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序,应重点注意以下环节:混凝土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第一盘混凝土储备量应足以保证砍球后导管的埋置深度大于1m。
灌注过程中,注意观察孔内泥浆流出情况,导管埋置深度要适当,要保证埋置深度在1m~3m。
水下混凝土灌注要连续,不得中途中断,确保整桩在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成。
实际混凝土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1m,以保证桩头混凝土的强度。
(3)承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承台混凝土施工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该部分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并掺加缓凝剂或减水剂。
承台混凝土浇注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控制。
桥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桥墩施工采用大块钢模板一次浇注方案施工。
墩身、墩帽混凝土施工时,加强混凝土操作工人岗前培训,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职工现场指导,混凝土振捣要密实,不漏振和欠振,杜绝出现狗洞现象的发生。
(4)混凝土保护层厚的质量保证措施使用定制保护层定位夹对钢筋进行定位,定位夹的尺寸和形状应能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
混凝土浇注前仔细检查定位夹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施工保证率,同时检查模板支撑的稳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
对主要部位混凝土结构,采用非破损检测实际厚度。
(5)高架桥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流程钻孔桩、承台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流程图、墩身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流程图、混凝土质量检验试验程序流程图、工序交接检验程序流程图如下:钻孔桩、承台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流程图墩身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流程图混凝土质量检验试验程序流程图工序交接检验程序流程图6)有粘结预应力质量控制措施做好张拉、灌浆设备的保养及维修工作;作好原材料及成品的质量验收,杜绝以次充好;预应力筋埋设经自检、技术人员检验和隐检签证三道防范措施;混凝土端部的抽检,遇不合格处加固补强;张拉中严格操作,认真记录,并由质检技术人员进行随机抽检;灌浆中严格操作,以确保灌浆工作的连续性;追究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对一般工人进行施工知识教育,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知识的培训,对技术人员考核其专业知识,并派遣这些人员到工地进行实践,以上人员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认真做好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
12.2.2.2房建工程(1)工程测量1)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要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2)测量仪器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良好。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2)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并做好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纵向受力钢筋核算其屈强比,并执行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2)钢筋料表要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钢筋焊接在现场作出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准施焊,钢筋搭接焊严禁有不同心、咬肉等现象,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3)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必须保证正确,箍筋加工应认真控制。
钢筋绑扎前,认真做好弹线工作,保证钢筋位置、梁、柱截面尺寸准确,钢筋绑扎成型后,要求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4)认真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钢梯的支垫工作,消除钢筋位移通病。
(3)模板工程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成排柱支模前,应弹通线进行找平,以防侧模里出外进,确保线型顺直。
2)柱模支设完毕必须进行校正,且支撑牢固,以免偏移扭歪。
3)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利用负误差,防止胀模。
4)墙模板支模前,先在其根部粘海绵条,防止柱、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5)混凝土浇灌时要有木工跟班作业,要认真检查模板有无漏浆,拉结是否有松动,模板是否变形等。
6)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应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4)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
预留、预埋必须完毕,隐蔽检查通过后,填写混凝土浇注申请单,经监理签认后方可浇筑。
2)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且不再下沉为原则。
3)施工缝处接缝前要剔除原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用风泵吹净,并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50~100 mm厚的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以确保施工缝处的质量。
4)混凝土楼板在强度未达到1.2 MPa前不得上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