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钢铁工业“十一五”期间,节能量为 6%~7%为宜。 ·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应放在热轧以前进行对比为好。 ·用 4 个能耗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节能工作比较科学。吨钢综合能耗, 吨钢可比能耗,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注重各工序能耗的降低。 ·重视烧结工序烟气脱硫工作。
烧结工序排放 SO2 量占企业总量的 58.13%。 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去指导脱硫工程。关注投资,运行费,技术成 熟程度,设备寿命,脱硫效率和副产品的处置等关键问题。要综合本 企业的实际去选择最优工程流程。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国家已公布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包括国家公布的三批淘汰落后产品目录等) 粗 钢 生 产 主 要 工 序 单 位 产 品 能 源 消 耗 限 额 ( 国 家 标 准 ) GB 21256-2007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选矿 比
2.52
烧结 37.89
0.54 0.26
单耗 0.929
球团 34.85
1.33 0.42
矿耗 1.024
焦化 36.79
5.91 2.09
煤耗 1.39
炼铁 67.69
转炉 电炉 43.46 280.0
8
29.65 12.29 38.99
2.38 0.93 2.27
矿耗 金 属 金 属 料 1.668 料耗 耗
要看热量质量的贬值,过分地强调其中那一个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评价钢铁企业能源转换设备的内容有:热效率、火用效率、单位产品 能耗三个方面。回收利用二次能源的原则是:根据二次能源的种类、 品质(温度、压力等)、数量和利用方式,最终能源利用水平,要做 到能级的相匹配利用的原则,做到“按质用能,温度对口,梯级利用, 热和能尽其利用”。这里有二次能源直接利用最经济的原则。因为任 何能源转换都会造成能量的损失。所以,我们主张,钢铁企业内部的 副产煤气要最大限度地得到科学利用。取消企业内部一切烧油、煤煤 的炉窑。焦炉煤气要进行深加工,而不是去制备蒸气和发电。副产煤 气实再企业内用不完,才去用于发电。
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HJ425-200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烧结) HJ/T 426-200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 HJ/T 427-200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炼钢) HJ/T 42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已公布)
3,钢铁企业节能思路
3,1,节能概念 节能含义;包括减少浪费和增加回收两个部份。 减少浪费:加强对用能全过程的质量和数量的管理,优化用能结构, 减少物流损失,能源介质的无谓排放等。 增加回收: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包括余压、余热、 余能和煤气等)。二次能源占企业用能总量的 15%。 2,节能工作的内容包括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直接节能贡献率为 51.5%,间接节能贡献 率为 48.5%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间接节能是工作重点。 直接节能:减量化用能,体现出节能从源头抓起,是节能工作的重 点,要抓好能源亏损(一般在 5%-7%,力求 4%)和全生产过程能耗控 制,以及降低炼铁燃料比等。精料是减量化用能的基础,精料才能是 减量化用能的实质和非能源物质的节约。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是科学,合理,充分回收利用好副产煤气, 其能值为企业用煤能值的 34%,量大,对节能影响大。取消企业的燃 油和烧煤的炉窑,有富余的副产煤气才去发电。煤气去发电的能源转 化率为 30%-45%.。利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充分利用低热值的高炉煤 气。)、降低产品单位能耗。 间接节能;工艺结构调整、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中间环节(中 间产品不落地,铁水一罐到底,钢坯热送热装,钢胚一火成材等)、 提高产品性能和寿命等。
轧钢 88.82 含冷轧钢 128.00
10.22
其他 5.00
注,2005 年电力折标煤系数为 0,404 Kgce/t,与国外有可比性。
表 3: 2006 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电、水、物耗情况
电 耗, kwh/t
水耗 m³/t
耗新 水
m³/t 物耗
采矿 1.35
剥采 比
3.56
选矿 29.03
7.06 0.88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高的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 10%左右 ·中国电炉钢比低,铁钢比高 2007 中国电炉钢比为 10%左右,铁钢比为 0.959,美国电炉钢比为 55%,铁钢比为 0.45;德国电炉钢比为 30%,铁钢比为 0.45。铁钢比 升高 0.1,吨钢综合能耗升高 20Kgce/t。仅次一项,就使我国能耗高 出 80 Kgce/t。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为 69.9%,电力为 26.4%,石油类
温度,成分,形状,时间等方面对能耗(吨钢综合能耗和生产工序能 耗)的影响。
5,管理节能案例
技术和管理是企业行走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同步运转,企业生存 发展就会顺利。否则就会出现摇摆。所以,钢铁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实 现现代化企业管理。
管理节能的内容: 建立、完善企业的专职能源管理部门,并形成一个管理体系 宝钢设立资源环境部,管理企业的资源、能源、环境。济钢建立绩 效考核办公室,对企业的节能环保进行管理和考核。大型钢铁企业建 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宝钢加强管理后实现节能总量 5%,马钢达 7%。 ·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工作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建立企业高素质的节能管理队伍。 ·联合钢铁企业建立公司,二级厂矿,车间三级能源管理网 。企业节能理念:企业节能是国家任务,完成社会责任,也是企业 自己要干,不完成任务就要被消灭。 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能源管理实行法制化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不因人 事变动,生产环境变化,减少对节能工作的影响。 ·宝钢、济钢、莱钢、鞍钢、包钢等十几个企业均有一整套的能源 管理文件、办法、细则等。
合能耗 比能耗
行 628.97 611.31 56.18 33.08 119,86 430.11 6.20 79.85 59.77
业
平
均
先 东特 天管 新余 首钢 建龙 太钢 首钢 西林 新兴铸
进 452.20 463.75 38.96 18.18 74.18 366.97 -15.14 51.09 管
用系统节能的观点来分析钢铁联合企业的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开展系统节能要在能源管理实现三个转变:要从注重单位 设备、工序的节能向企业整体节能方向转变;要从经验管理节能向现 代化企业管理方向转变,提高企业节能工作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节 能管理体系要从单一的能源部门纵向管理体系,向计划,生产、技术、 原燃料供应、设备等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能源管理体 系联合进行能源管理。钢铁工业节能工作已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赴起 步阶段,扩展阶段,发展到今天的要开展系统节能的阶段。可以说, 系统节能是“十一五”期间及至更长时期内钢铁企业节能工作的重要 指导思想。 系统节能的研究对象是,联合企业,生产工序,单体设备三个不同 层次节能工作的协调和配合。各生产工序之间非能源物质的物流量,
4,用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企业科学用能和节能
钢铁企业的余热资源占企业总用能的 37%,其中产品显热占 39%,废 烟气显热占 37%,冷却水显热占 15%,炉渣显热占 9%。要进行科学合 理回收利用。
研究企业内余热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有:热平衡分析法,火用分析 法和能级分析法。在研究节能问题时,不仅要看热量的数量损失,还
2005 年
工业发 达国家先 进水平
工序能 耗占行业 比例%
综合能源 741
烧结 64.8 3
焦化 142.2 1
51.8
655
128.1
9
12.1 6.45 3
球团 39.62
炼铁 456.7 9
437.9 3
1.03 59.26
转炉 36.34
电炉 201.0 2
198.6 -8.88
0
3.58 2.33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王维兴
(中国金属学会 北京 100711)
1.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环保现状
2007 年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 14.71%,污染物排放占全
国 11%。
2008 年前 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628.97Kgce/t,
吨钢可比能耗 611.31Kgce/t,吨钢电耗 458.52Kwh/t,吨钢耗新水
1.106 1.127
轧钢 100.39
19.44 2.02
成材率 96.45
热轧 84.05
18.28 2.47
成材率 96.17
炼铁系统的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能耗的 70%,所以说节能工作的重
点在炼铁系统。 能耗差距最大的工序是转炉工序,差值为 46.22Kgce/t。
2.能耗指标的对标挖潜
要进行对口对称,才真有可比性 ·对口内容:产品结构,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装备容量,企业规模, 原燃料条件,管理水平等。 ·淡化综合能耗的对标,有许多不可比性,所以应注重各工序能耗 对标。 ·吨钢综合能耗进行企业历史数据对比有意义,与其他企业对比意 义不大(包括国外) ·关注能源介质析标煤系数不同及应用范围的差别 用生产条件论的观点去分析能耗指标 每个能耗指标均要求一定的生产技术,生产条件来支撑,要研究各 能耗指标技术支撑的条件是什么,所需生产条件有哪些,要找出影响 权重大的因素,再进行节能分析。 如高炉炼铁工序供能来源:碳素燃烧占 78%,热风供热占 19%,其他 为化学热。炼铁工序节能工作重点是降低燃料比。主要技术措施是提 高精料水平,提高风温,提高高炉操作水平等。每项技术内容中又有 一系列的具体内容。 “十一五”期间完成企业 GDP 能耗降 20%,污染物排放减少 10%的分 析,经讨论,专家提出:
值
32.63
落 803.67 844.00 97.86 48.69 394.05 531.80 61.94 161.84 259.49
后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