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1)
上篇 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回顾 (1)
第一部分 2003年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 (1)
1.1 生产情况 (1)
1.2 销售情况 (15)
1.2.1 钢材产销简况 (15)
1.2.2 营销特点 (16)
1.3 2003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 (31)
1.3.1 2003年我国钢材进口情况分析 (31)
1.3.2 2003年钢铁行业出口情况 (56)
1.3.3 2003年国际、国内钢材贸易政策及贸易摩擦 (65)
1.4 主要钢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79)
1.4.1 冶金上市公司分析 (79)
1.4.2 2003年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6)
1.4.3 国内价格指数创1994年来新高,尤其是建材走势强劲
(90)
第二部分 2003年钢铁行业产业政策成为焦点 (94)
2.1 钢铁行业投资过热 (94)
2.1.1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的内容 (94)
2.1.2 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结论出台的原因 (100)
2.1.3客观辩证分析当前的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应对新形势
(102)
第三部分 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状况 (108)
3.1 投资概况及分布 (108)
3.2 2003年主要新建、在建项目 (112)
3.3 投资的主要特点 (114)
第四部分中国钢铁企业面临产业链安全问题 (117)
第五部分 2003年钢铁工业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23)
5.1 私营和外商企业扩张迅猛,国有钢铁企业所占比重下降123 5.2 小企业生产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生产集中度下降 (125)
5.3 原燃料持续大幅上涨,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127)
下篇 2004年钢铁工业发展预测 (128)
第一部分 2004年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及钢材价格走势 (129)
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129)
1.2 全球钢铁行业呈现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现象 (138)
第二部分 2004年在建和拟建钢铁企业项目 (147)
第三部分 2004年钢铁工业发展预测 (152)
3.1 2004年国际钢铁需求向好,钢材价格以上升为主 (152)
3.2 2004年钢铁行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 (153)
3.2.1 国内钢材需求旺盛,但增长幅度会有所减弱 (153)
3.2.2 200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预测 (156)
3.2.3 2004年我国主要用钢行业需求分析 (158)
3.2.4 2004年铁、钢、材产量预测情况 (162)
3.3 钢材资源供求平衡情况 (164)
3.3.1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钢铁投资高增长局面将得到控制 (165)
3.3.2 国内钢材资源仍会大幅增加,供求基本平衡 (167)
3.3.3 钢铁生产原料供应持续趋紧,将成为钢铁生产的瓶颈
(168)
第四部分 2004年钢材价格走势分析和预测 (172)
前言
2003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是跨上新台阶的一年。
我国钢铁工业为此做出巨大贡献,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亿吨,在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一年。
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资料,2003年全球粗钢产量达96250万吨,比2002年增加5960万吨,增长6.6%,中国增加的钢产量和中国净进口增加的钢量两项合计为5146万吨,占世界增钢量的86.34%。
1.2003年是世界钢铁的“中国年”,中国改变了世界钢铁市场,使之由低迷转向景气旺盛。
2.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又有新进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3.钢铁产品市场总体呈供不应求态势,价格上涨,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度增加。
4.铁、钢产能扩张迅猛,产品结构调整仍然艰巨,原燃料供应等制约因素显现。
上篇 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回顾
第一部分 2003年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
1.1 生产情况
1. 我国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创世界历史新高
2003年,在钢材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效益不断增加的推动下,我国钢铁生产保持高速增长,钢铁日产水平连创新高,全年钢、铁、材产量均突破2亿吨,创世界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2003年全国累计生产生铁、钢和钢材分别为20231万吨、22234万吨和24119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3323万吨,4065万吨和4715万吨,增长为19.65%、22.38%和24.3%。
2003年我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继续增加。
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2003年63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达到9.625亿吨,比2002年增加5960万吨,增长6.6%。
我国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了23.09%,比2002年又提高了2.97个百分点。
2003年我国钢产量增加了4065万吨,占国际粗钢增加量的68.20%,即世界粗钢增加量的2/3来自中国。
表1 2003年1-12月全国冶金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
吨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处2003年钢和钢材产量为调整后的快报统计数,以下
其它分析为未调整数据
图1 2002,2003年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对比
图2 2003年各月份钢铁产品产量变化
2. 钢铁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总体规模明显提高
2003年,各类钢铁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钢铁企业总体规模明显提高。
根据钢铁协会快报整理分析,2003年,钢产量在500万吨规模以上的企业由2002年的9家增加到13家,钢产量合计为9789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由39.59%
增加到44.47%;200万吨规模以上的企业由25家增加到34家,钢产量合计为15338万吨,所占比重由65.84%增加到了69.68%。
表2 2002、2003年不同规模企业钢产量变化情况(部分民营
企业未列入统计)
图3 2003年不同规模钢产量所占比重
图4 2002年不同规模钢产量所占比重
3. 受价格上涨驱动,小型材、中厚板、钢带增势强劲
受建筑类钢材需求上涨的推动,2003年小型材、中厚板、钢带等建筑类或与建筑相关的钢材品种产量增长迅猛,所占比重继续增加。
2003年小型材产量6819.55万吨,比上年增加1426万吨,增长26.45%,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27.8%增加到28.9%;中厚板产量为3279.61万吨,增加818万吨,增长33.23%,所占比重由12.7%增加到13.9%;钢带产量为2015.13万吨,增加525万吨,增长35.22%,所占比重由7.7%增加到8.5%。
但线材和薄板增长相对较慢,所占比重下降。
2003年线材产量4032.44万吨,比上年增加462万吨,增长12.93%,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18.4%下降到17.1%;薄板产量2396.21万吨,比上年增加159
万吨,仅增长7.09%,所占比重由11.5%下降到10.2%。
在2003年增加的4177万吨钢材中,增产最多的七大钢材品种依次为小型材、中厚板、钢带、线材和优质型钢、焊管和薄板,分别占钢材增产总量的34.1 %、19.6%、12.6%、11.1%、5.8%、5.7%和3.8%,七大品种总计占钢材增产量的比重为92.7%。
2003年我国钢材生产的板管带比有所提高。
全国共生产板管带类钢材9787万吨,比2002年增长21.53%,板管带比由40.8%提高到41.5%;其中,生产板带类钢材8017万吨,增长23.88%,板带比由33.4%提高到34%。
表3 2003年钢材产品各品种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6 /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