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物理试题

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物理试题

2014~2015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物理2014.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青奥会比赛将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26个项目比赛,将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青奥会,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2. 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旅行者中()A. 甲的路程最小B. 丙的位移最大C. 三者位移相同D. 三者路程相同3.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牛顿最早利用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D. 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4. 在运动会上,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起跑加速的时间忽略,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下,其中能正确反映它们运动的是()5. 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 将沿墙壁滑动B.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C. 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6. 下列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正确的是()7. 水平细绳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对物体的拉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8. 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假如她在“天宫一号”中悬挂一弹簧秤,秤钩上挂一个重2 N的物体,则弹簧秤示数应如下列哪个图所示()9. 已知河水自西向东流动,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且v2>v1,用小箭头表示船头的指向及小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虚线表示小船过河的路径,则下图可能的是()10. 如图所示,a、b是地球赤道上的两点,b、c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同一经度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c三点的角速度相同B. 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C. 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D. b、c两点的角速度不相同11.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不久后在预定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准备与在较高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相对于“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的()A. 线速度小B. 向心加速度小C. 运行周期小D. 角速度小12.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5天之后,经过38万公里太空旅程的“嫦娥三号”将抵达环月轨道.环月模拟轨道如图所示,轨道上a、b、c、d四个位置中,探测器受月亮引力最大的是()A. aB. bC. cD. d13. 如图,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8 N的恒力F作用,在4 s时间内,向右运动2 m,则在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A. 32 J,4 WB. 32 J,8 WC. 16 J,8 WD. 16 J,4 W14.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在下滑过程中()A.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15.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与q2,若将它们的电荷量和间距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库仑力是原来的()A. 12倍 B. 1倍 C. 2倍 D. 4倍16. 某电场的部分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A. A点场强比B点场强小B. A点放入负点电荷时所受电场力方向由A指向BC. A点放入正点电荷时所受电场力方向由A指向BD. B点不放入点电荷时场强为零17. 以下四幅图中,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情况的是()18. 洛伦兹力使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各图中均标有带正电荷粒子的运动速度、洛伦兹力及磁场B的方向,虚线圆表示粒子的轨迹,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9. 下面四个图表示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安培力F三者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的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0~23题,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愤怒的小鸟》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游戏,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甲,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该游戏完全按照实际的抛体运动规律设计,支架高度为h,支架到肥猪堡垒的水平距离为l,不计空气阻力.设某次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模拟图如图乙所示.20. 小鸟被弹出后,以地面为参考系,小鸟的运动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圆弧D. 双曲线21. 关于小鸟从弹弓上由静止开始到击中肥猪堡垒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鸟由静止到被弹弓水平弹出的过程中小鸟的机械能守恒B. 小鸟水平弹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 全过程小鸟的机械能始终守恒D. 全过程小鸟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加22. 若已知小鸟弹出点到肥猪堡垒的水平距离l =1.6 m ,弹出后经过t =0.4 s 击中肥猪堡垒,则小鸟击中堡垒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A. 30°B. 60°C. 37°D. 45°23. 在上题基础上,若还已知小鸟的质量m =0.2 kg ,则在弹出小鸟前弹弓的弹性势能至少是( )A. 1 JB. 1.2 JC. 1.6 JD. 1.8 J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二、 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24. (4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A 计分.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的距离为,两点的连线与电场线成37°角,两点间32 V ,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5. (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1) 打点计时器应该与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连接;在闭合电键前,将小车放置在________一端.(填“靠近滑轮”或“靠近打点计时器”)(2) 在探究过程中,该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 ,自A 点起,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mm 、16.0 mm 、22.0 mm 、28.0 mm.则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 ,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m/s 2.三、 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7分,28小题8分,共21分).26. (6分)2005年10月17日黎明时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天任务,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返回舱的质量为8 000 kg ,在返回舱即将着陆之际,4个相同的反推发动机启动,使返回舱的速度在0.2 s 内从原来的10 m/s 减少到2 m/s ,将此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返回舱在此过程中:(1) 加速度的大小;(2) 位移的大小;(3) 合外力的大小.27.(7分)如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以一定的初速度v0冲上高为h=6 m、顶部水平的高台,然后从高台以速度v=103m/s水平飞出.若摩托车始终以额定功率P=1 800 W 行驶,经时间t=16 s从坡底到达坡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180 kg,且各种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求:(1) 摩托车发动机在时间t内做的功;(2) 人和车的初速度v0;(3) 人和车从坡顶飞出后运动的水平距离s.28.(8分)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我们把这种情况抽象为图乙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其中M、N分别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4.0 m,小球质量为m=2.0 kg.改变小球无初速下滑时距水平面的高度h,在M、N两个位置分别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小球经过时对轨道的压力,不计一切阻力(g取10 m/s2).求:(1) 若某次小球从h1=12 m处无初速滑下,则经过M点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多少;(2) 若某次小球经过N点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0,那么小球释放点的高度h2为多少;(3) 试推导小球经过N点时压力传感器示数F N与h的函数关系式并在方格纸上作出F N h 图象.(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4~2015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A2. C3. B4. B5. D6. A7. D8. D9. C 10. A 11. C 12. A 13. D 14. B15. B 16. C 17. B 18. A 19. D 20. B 21. B 22. D 23. C 24A. 2202 0.02(各2分) 24B. 100 3.2×10-9(各2分)25. (1) 交流(1分) 靠近打点计时器(1分) (2) 0.25(2分) 0.60(2分) 26. (6分)解:(1) 由v =v 0+at 得 a =-40 m/s 2(1分)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40 m/s 2(1分)(2)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x =v 0+v 2t =10+22×0.2 m =1.2 m(2分) (3)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合=ma =8 000×40 N =3.2×105 N(2分)27. (7分)解:(1) W =Pt =1 800×16 J =28 800 J(2分) (2) 对人和由动能定理可知12mv 2-12mv 20=Pt -mgh(2分) 代入数据 12×180×v 20=12×180×(103)2+180×10×6-1 800×16 解得 v 0=10 m/s(1分)(3) 由平抛运动公式可知 h =12gt 2 解得t =2h g=2×610s = 1.2 s 所以水平距离为 s =vt =103× 1.2 m =610 m(2分) 28. (8分)解:(1) 由动能定理可知 mgh 1=12mv 2M解得v M =2gh 1=2×10×12 m/s =240 m/s(1分)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F M -mg =m v 2MR (1分)解得 F M =140 N(1分)(2) 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mg =m v 2NR解得 v N =gR =10×4 m/s =2 m/s(1分)由动能定理可知 mg(h 2-2R)=12mv 2N (1分)解得 h 2=10 m(1分)(3) 由动能定理可知 mg(h -2R)=12mv 2N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F N +mg =m v 2NR解得 F N =10h -100(1分) 图象如所示(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