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演讲
(一)抽象和具体的含义
• •
由感性具体经过抽象,获得了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认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 的本质,人们都希望得到对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思维活动自然由抽象再上升到理性具 体。通过理性具体,才能把事物许多方面的本质属性、关系有机统一起来,使客观事物在 思维中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要达到理性具体,需要以综合为手段,只有通过综合,才能把整体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使整体在思维中重新表现出来。 在管理工作中,对一个复杂的管理客体情况的全面深入了解也是一个由抽象到理性具体的 过程。由于管理客体组成要素的复杂多样,管理者不可能对其情况在短时间内都认识得全 面和深刻,总是对某一方面的本质先认识,这就是抽象。经过一段时间,对许多方面的情 况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就需要综合各个部门或各个方面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认识管理客体, 以便制定正确的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这就是由抽象到理性具体的思维过程,如果违背思 维规律,不经过抽象,直接由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具体,那是不可能的。
•
•
抽象和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是抽象的手段,运用分析的方法对具体事物进行分解,才能找出事 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比如我们要研究城市经济问题,就需要对城市中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找出组成城 市经济的那些要素。而城市经济又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财贸、农业等许多部门,要认识这些部门 的特性,也需要运用分析手段,才能确定这一部门不同于其他部门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部分
事物的质变
•
事物的质变形式是由事物的矛盾性质及所处的条件决定的。毛泽东说:“依事 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毛泽东 选集,第1卷第297页)。矛盾性质是可以转化的,质变的形式也是可以转化的。 特别是事物所处的条件不同,即使矛盾性质没有变化,其质变的形式也可能不 同。 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性质,并注意分析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质变形式,对于 促进事物质变的顺利展开和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从质变过程中的对抗和非对抗的角度还可以把质变划分为爆发式飞跃和非爆 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
(一)抽象和具体的含义
•
抽象和具体是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所谓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多方面属性的综合。马克 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由于客观事物都具有 多种多样的属性,这些多种多样的属性相互联系着处在同一个整体中,在人的大脑里反映了这些属性, 就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先形成感性具体,然后经过抽 象形成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指人们在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生动而具体的整体形象。 理性具体是指人们在理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思维对事物多方面本质属性和关 系的综合,使客观事物在思维中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 所谓抽象是思维把事物整体中某一方面的本质抽取出来,是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认识。如对于一个 国家来说,有着多方面的本质,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等本质属性。为了认识这些方面的 本质,就需要设立各个方面的学科、专业和各方面的科研、管理部门并对其分别进行研究。对某一方 面的本质的认识,必须先要认识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的特性,形成各种抽象的规定。
飞跃形式
•
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联系的复杂性,飞跃形式往往也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情形.有时一事物总的飞跃过程是爆发式的,其中又贯穿着局 部的、个别的非爆发式飞跃;有的事物总的过程是非爆发式的,但又可能出现 个别的、局部的爆发式飞跃.由于外部条件不同,有时同一种性质的事物,会表现 出截然不同的飞跃形式. 事物的不同飞跃形式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受着它所处的外部条 件的制约。突变论证明,现实世界同时存在着爆发式与非爆发式两种飞跃形式, 甚至同一事物也可能在这种条件下采取爆发式飞跃而在另一种条件下采取非爆 发式飞跃。如,原子核的裂变在原子弹爆炸中是爆发式飞跃,而在原子能发电 站的反应堆中则是非爆发式飞跃。
“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哲理分析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粒谷子不会 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掉一根头发不会变成秃顶,然而头发 掉到一程度甚至形成光头。 • 例题:判断题黑格尔的“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都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 • 答案:正确 试题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 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谷堆论证”和“秃头论 证”,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本题正确。
• •
爆发式飞跃
• 所谓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一般是解决对抗性
矛盾的质变形式.它是事物在量变的积累达到临界点之后,新事物代替旧 事物所采取的剧烈的外部冲突形式.如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 炸弹爆炸等;社会生活中的革命和战争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不懈 的努力和流血牺牲,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 国家;在社会现象中,对抗阶级之间的政权更替,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 的社会形态,等等,这些都是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
所谓非爆发式飞跃,是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 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 这种飞跃形式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 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如,生物物种的演化, 语言的更新,科学的革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都是非爆发式飞跃。通过发展 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等 等,都属于非爆发式飞跃.我国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时 间,他一点一滴地积累资料,写出一页又一页的初稿,越积越多,这就是一种渐变的 过程.李时珍把平时日积月累的初稿,经过反复修改和提炼,最后写成了《本草纲 目》这本完整的著作,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就是一种非爆发式飞跃.
•
很明显,上述两个论证是与事实不相符的。虽然这种观点在那个生产力、 科学技术、人类思维水平都很低的年代,能把量变和质变的矛盾及其转 化的问题提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论证本身 在性质上却是错误的、诡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事物量的变化,到了 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 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显然,欧布里德的论点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 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只看到了谷堆增加“一”或头发掉了“一”根, 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或减少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从矛盾角度分 析,谷堆是由一粒一粒的谷子堆积而成的,是“一”这一矛盾方面向“多” 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秃顶的形成是一根一根头发不断减少造成 的,是“多”这一矛盾方面向“一”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 矛盾方面在量变的过程中的转化,是量变引起了矛盾的方面在地位、作 用和性质上的转变。 几千年前的这一诡辩论的错误,今天是不会再重演了。但是,犯类似 的方法论的错误的现象是存在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
•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认识深化过程。虽然 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都是对事物整体性质的认识,但却大不相同,感性具体主要反映了事 物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而理性具体反映了事物内在的多方面的本质,是多方面内在本质 的统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
•
抽象和具体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在认识过程中,具体反映了事 物的整体形象,感性具体反映了事物的外部整体形象,理性具体反映了事物的 内部联系,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事物的整体形象。而抽象 是把整体中某一方面的本质抽取出来,是对具体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认识。因 此,抽象和具体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抽象和具体又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认识过程中,先形成感性具体,有 了感性具体,才可能有思维的抽象,感性具体是思维抽象的前提,而理性具体 又是以思维抽象为前提,是在思维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思维抽象对事物 做出的种种规定,也不可能形成理性具体。抽象和具体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是 相互渗透的。抽象所得的结论渗透在感性具体之中,是对感性具体所提供的材 料分析、比较、概括之后得到的。理性具体又是对抽象所得结论的综合,理性 具体的内容渗透在思维抽象之中。
抽象与具体
•
黑格尔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性和概念、真理的具体性作了哲学的 概括,阐述了抽象与具体这对范畴的本质特征、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认 识由抽象上升为具体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他对抽象思维的批判对于反对形而 上学有重要意义。但是他唯心主义地把概念说成是第一性的存在,把事物的具 体性说成是概念具体性的表现,他把在人的认识中发生的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 过程理解为客观概念自我综合、自我深化、自我发展的过程,把最具体最丰富 的东西说成是最富精神性的东西,把物质事物看成最缺乏统一性和具体性的抽 象的不真实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使用的这对哲学范畴,马克思 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它们作出了科学的表述,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进而把各种抽象的规定 通过更深刻的思维加工,达到具体的再生产,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 从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过程。
•
“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 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
了如下哲学论题:“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 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上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 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 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 以形成秃顶呢?
•
(二)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