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阅读和设计表达工程图样的基础技术课。
在工程设计或产品设计中,用图样表达设计思想;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加工、检验等;在研究某些问题中,往往用图形交流各自的意图。
因此,图样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载体。
人们常常把“图样”成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原理与方法。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投影制图,机器零件和部件的构型表达,尺寸的标注方法,各种技术要求,尺规绘图和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原理与方法等。
在学习本课程后,还要结合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生产实践等环节,进一步巩固、提高阅读和设计表达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或应用理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应该牢固地掌握,不然将成为“图盲”,完不成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的基本训练。
其总体目标: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阅读和设计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为CAD/CAM 打下基础;
(4)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的技巧和方法;
(5)培养学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技术绘图》《机械制图》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的意识及查阅工具书的能力;
(6)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重点:
(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圆弧连线的线段分析。
2、难点:
(1)尺寸标注;
(2)圆弧连接的线段分析。
(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重点:
(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2)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3)投影变换。
2、难点:
(1)能绘制点、面、直线的两面和三面投影;
(2)根据直线的两面投影求出直线的真长以及与各投影面的夹角,并能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求平面与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距离及夹角;
(4)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点、直线、面;
(5)利用换面法做出直线和平面的真长或真形,并求出与对应投影面的夹角。
(三)立体的投影
1、重点:
(1)平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及绘图方法;
(2)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及绘图方法;
(3)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4)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较;
(5)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2、难点:
(1)作立体表面点、直线点的投影;
(2)作平面与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断面的投影;
(3)平面立体相贯及穿孔的投影;
(4)作平面与回转体的截交线和断面的投影;
(5)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的投影;
(6)两回转体相贯的投影及特殊情况。
(四)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1、重点:
(1)画组合体的视图;
(2)读组合体的视图;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形体构思训练。
2、难点:
(1)根据已知立体图形做出其三视图;
(2)根据已有的两个主视图,补全第三个主视图;(3)在限定条件下进行构型设计。
(五)轴测图
1、重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侧;
(3)斜二测。
2、难点:
学会正等侧和斜二测的作图方法。
(六)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1、重点:
(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与画法;
(2)断面图的基本概念与画法。
2、难点:
学会画机件的剖视图。
(七)计算机绘图及AutoCAD
1、重点:
(1)文本窗口和图形窗口;
(2)命令执行方法;
(3)数据输入方法
(4)图形文件管理。
2、难点:
(1)掌握各种命令数据的输入方法。
(八)AutoCAD的绘图功能
1、重点:
(1)绘图环境设置;
(2)基本绘图命令;
2、难点:
(1)掌握基本绘图命令;
(九)AutoCAD的图形编辑功能
1、重点:
(1)对象操作;
(2)图形编辑命令;
2、难点:
在AutoCAD中熟练使用各种图形编辑命令。
(十)AutoCAD的视图显示及辅助绘图命令
1、重点:
(1)控制图形缩放显示命令;
(2)辅助定位命令;
(3)对象捕捉;
(4)用户坐标系。
2、难点:
熟练使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追踪等命令。
(十一)AutoCAD的图块与图案填充
1、重点:
(1)图块的定义和使用;
(2)图案填充;
2、难点:
熟练掌握AutoCAD中图块填充和图案填充的方法。
(十二)AutoCAD的尺寸标注
1、重点:
(1)尺寸标注的方法与组成;
(2)尺寸标注格式设置;
(3)尺寸标注命令。
2、难点:
(1)在AutoCAD中如何进行尺寸标注格式设置;
(2)能熟练使用AutoCAD中的尺寸标注命令。
(十三)AutoCAD平面绘图综合举例
1、重点:
(1)掌握制作样板图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难点:
(1)掌握制作样板图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十四)AutoCAD三维绘图基础
1、重点:
(1)实体建模常用命令;
(2)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流程、和命令。
2、难点:
通过实例联系,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流程、和命令。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
(一)主要环节安排
上机实验。
(二)内容总体设计
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上机实验:使用AutoCAD进行实例练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教学见习
通过布置课后上机作业,加强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印象。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
《工程制图基础》
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
(一)、使用教材
万勇, 等. 工程制图基础.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二)参考材料:
[1]刘朝儒, 等. 机械制图.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建荣, 等. 图学基础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董国耀. 机械制图.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章节)
第一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讲:利用PPT、SolidWorks、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讲:利用PPT、讲解、讨论、提问和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七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八讲: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九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一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二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三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四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五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第十六讲:利用PPT课间讲解,AutoCAD进行时机演示,学生自主上机实践。
八、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
1.作业内容要求:根据每一讲结束后都会布置绘图作业
2.作业形式与题量:
(1)形式:以收工会图和AutoCAD绘图为主。
(2)题量:待定。
3、作业批改设计
主要根据作业的绘图痕迹、步骤、实际效果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由此判断作业的成绩。
九、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一)考核方法
主要通过期末的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和考勤对学生进行考核。
(二)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期末成绩⨯70%+平时作业⨯15%+考勤⨯15%
十、采用的教材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
(一)教材
万勇, 等. 工程制图基础.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
[1]刘朝儒, 等. 机械制图.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建荣, 等. 图学基础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董国耀. 机械制图.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