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光学选择题汇编(2019-2014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共34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选择题汇编(2019-2014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共34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选择题汇编(2019-2014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共34题有答案)1.(2019•天津)如图为a、b、c三种光在同一光电效应装置中测得的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由a、b、c组成的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下述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2.(2019•北京)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

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组次入射光子的能量/eV 相对光强光电流大小/m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V第一组 123 4.04.04.0弱中强2943600.90.90.9第二组 456 6.06.06.0弱中强2740552.92.92.9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eV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3.(2019•北京)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

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4.(2018•北京)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5.(2018•天津)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Hα、Hβ、Hγ和Hδ,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A.Hα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B.同一介质对Hα的折射率最大C.同一介质中Hδ的传播速度最大D.用Hγ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β也一定能6.(2018•新课标Ⅱ)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A.1×1014Hz B.8×1014Hz C.2×1015Hz D.8×1015Hz 7.(2017•天津)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8.(2017•北京)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

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9.(2017•北京)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nm(1nm=10﹣9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首个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

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J•s,真空光速c =3×108m/s)()A.10﹣21J B.10﹣18J C.10﹣15J D.10﹣12J 10.(2017•北京)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

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

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

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11.(2016•全国)由折射率为1.5的玻璃制成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棱镜置于空气中,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12.(2016•上海)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

则()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13.(2016•上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4.(2016•天津)如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发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15.(2015•上海)X射线()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16.(2015•上海)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

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材料钠铜铂极限波长(nm)541 268 196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都能产生光电子17.(2015•上海)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A.光的本质是波B.光的本质是粒子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18.(2015•重庆)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利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1所示.M、N、P、Q点的颜色分别为()A.紫、红、红、紫B.红、紫、红、紫C.红、紫、紫、红D.紫、红、紫、红19.(2015•浙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长B.天空中的彩虹是由光干涉形成的C.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长保持不变20.(2015•天津)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21.(2015•安徽)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B.C.D.22.(2015•鼓楼区)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n b,则()A.λa<λb,n a>n b B.λa>λb,n a<n bC.λa<λb,n a<n b D.λa>λb,n a>n b23.(2015•四川)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

a、b光相比()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24.(2014•全国)如图,L1、L2分别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组成的系统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直径为d的平行入射光束变为仍平行于主光轴、直径为的出射光束,L1和L2之间的距离为S,则L1的焦距f1和L2的焦距f2分别为()A.f1=2s,f2=﹣s B.f1=s,f2=﹣C.f1=s,f2=﹣s D.f1=s,f2=﹣25.(2014•全国)在研究光电效应试验中,已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大于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压为零时,光电流也为零B.光电流不可能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一直增大C.被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相同的D.当照射光的强度增大时,产生的每个光电子的初动能必随之增大26.(2014•全国)如图所示,M1和M2为平行放置的两个平面镜,M2上放置一块透明的平行玻璃板。

已知玻璃板的厚度为d,折射率为n,空气的折射率取1,在玻璃板上表面有光源SN要使它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能同时返回至S点,则M1、M2之间距离为()A.nd B.(n+1)d C.2nd D.2(n﹣1)d 27.(2014•上海)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28.(2014•大纲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的光,在距双缝1.00m 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则双缝的间距为()A.2.06×10﹣7m B.2.06×10﹣4m C.1.68×10﹣4m D.1.68×10﹣3m 29.(2014•北京)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γ依然满足=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若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A.B.C.D.30.(2014•四川)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31.(2014•福建)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A.B.C.D.32.(2014•江苏)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33.(2014•福建)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34.(2014•重庆)打磨某割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磨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C.若θ<θ1,光线会从OP边射出D.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参考答案1.【解答】解:分析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象,结合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U=E k=hγ﹣W,即遏止电压大的,入射光的频率大,故,频率大的折射率大,折射率大的通过三棱镜时,光线偏转的厉害,故b光偏转厉害,故C正确,AB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