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信在学习中的作用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已经道出了学习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但如何学习才能使效率更高呢?我想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尽管答案再怎么不相同,还是百变不离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信!而自信究竟在学习中有什么作用?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是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自信在学习中的作用。
“自信”二字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
简单来说,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
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
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对自己实力有正确的评估和对自己的积极肯定。
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
只有拥有它,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才会更出色。
它是我们取得各种成功有利且必备的条件。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的那样:“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已不再是简单地学到课本知识,而是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此时此刻,我们需要自信,要有属于自己的自信。
我们要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自己想掌握的知识,知道该怎么学习并将其学好;要有自信面对各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那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自信地展现自己,才能与人交流,碰撞出学习的火花......
在美国某小学,人们曾做过一个针对18个学生的试验:让老师先入为主地认为这18个孩子是有“最佳发展前途”的(虽然孩子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因为相信孩子出色,老师常给孩子正面评价。
结果真的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这18个学生后来的表现比原来的期望值还高。
所以,自信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学习,自信到底起多大的作用呢?
一、自信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上了高中后,许多女生都学不好
数学。
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但是自信让我克服了这一困难。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我的骄傲,可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严重地打击了我的信心。
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又加上科目增多,学习数学的时间有限,我还是用着初中的学习方法对待高中数学,所以成绩才不好。
而我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从来没有质疑过,我觉得自己对数学的领悟能力还是挺好的,我有自信把数学学好,所以我在暑假时自己找了补习班,把第一学期的知识漏洞捡起来,在第二学期时,做到课前先预习。
果然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整个过程虽说困难重重,但是因为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曾怀疑自己,所以觉得整个过程觉得惊喜不断,自己也享受着解出题目的快乐。
相反地,因为自己很讨厌背书,也怀疑自己的记忆不如他人好,觉得自己背书慢还忘得快,所以很讨厌背英语单词,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我的英语成绩确实不好。
上了大学,知道了背单词本身就是得短时间内不断重复才能记住单词,且因为自己在全英班,有了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的信念和自己拥有学好英语的好环境的想法,自己的英语不断地在提高。
相信自己,即便智力差于他人也能取得好成绩,更何况有时只是不够自信带来的障碍,而并非自己本身能力不足。
二、自信,让人勇敢展现自己,与人分享知识且学习他人的思想。
不够自信
的人永远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会害怕自己说错话或者观点不对。
这样的人难以和他人交流,就更别说思想碰撞了。
而自信的人,无论自己想法是否正确,他都会主动地表达出来,与他人探讨。
在思政课上,自信的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老师探讨,也会和与自己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
在这个过程中,他与他人分享了自己的思想也吸收了他人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辩论的技巧,也学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
三、自信能够激励我们去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领域,看到未曾看到的世
界。
自信不仅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且还能推动我们去学习新的知识。
一方面,我们会渴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果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以及正确的评估。
自信就会激励我们去学习。
水木年华这个组合是清华大学工科学生,但是他们酷爱音乐且对自己的音乐很有信心,他们自己学音乐,做音乐,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就。
另一方面,自信的人敢于与他人交流,并会在其中发现自己未曾了解的世界,然后尝试着去了解这个领域。
比如在上大学前,我不知道什么是“SM”。
在与他人交流中知道了这个名词,也开始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知道这是“虐恋”的意思。
知道了许多人对这种行为存在误解,知道了中日对待这种行为的不同态度,也知道了“SM”其实有着许多正面的作用,中国人也在慢慢改变对其的看法。
正因为自己能够自信地与各种人打交道,才能发现更多新鲜的事情。
四、自信才能是学习的作用最大化。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最大化莫过
于取得好成绩。
有许多高考生平时成绩很好,可是高考却失败了,相反,有很多平时成绩不怎么样的,最后成为黑马。
这其中有许多跟自信有关。
足够自信的的人,在高考面前不会被打倒,因为他有良好的心态。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
”我想在学习上,心理素质的高低也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知识的利用。
有自信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最大化是学以致用。
只有自信的人才敢于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因为不自信的人,会怀疑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正确,会害怕自己出错,觉得那是很丢脸的事。
而自信的人对自己的知识有正确认识,对于错误也虚心学习。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学习才有意义。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肯定自己,并在这个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实力。
五、自信在学习中可以使人坚持自己的方向。
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
人说去吧!”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有面对重重困难的自信。
有自信的人,对自己学习的知识会很有信心,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
相反,无自信的人,会因为他人的观点而摇摆不定,无法坚持自己的想法。
另外,高考生报自愿有许多人都听信父母的选择,没有胆量坚持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一切都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结果。
所以,自信是坚持走自己路的底气,只有它在,自己才不会那么容易迷失方向。
它如同学习海洋中的指明灯,为我们指明人生方向。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困难重重,自信会让这一切困难变成前进的阶梯,而不是前进的
障碍。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我们进行活动、完成事情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每一个人做好事情的有力保证,也是成功的保证。
可见自信在学习中作用有多大。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信,并使其在学习中发挥到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