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桩基围护施工对市政管线的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管线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基施工阶段管线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隔振沟开挖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围护施工阶段管线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控量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强管线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强员工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强监控量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强联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1、上海科技大学项目提供的施工图等施工图纸资料。

2、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成果图4、施工涉及的现行国家及上海市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如下:(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工程概况拟建“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位于上海浦东科技园的南部,四周范围:东至向阳河,南至环科路,西至集慧路,北至中科路-科苑路-海科路一线。

拟建工程主要由学院区、公共教学区(行政中心、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师生生活区等四大大部分组成,并辅设门卫等辅助建(构)筑物。

此外,本工程设有大面积地下一层空间,埋深约。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60 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 万平方米。

学院区地下室桩基由市政院设计,该区域横穿整条市政道路科苑路。

在目前科苑路暂时不能封闭的情况下,桩基施工产生如下问题:1、科苑路上桩基不能施工;2、学院区东西两侧桩基施工需对既有科苑路管线进行保护。

根据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的管线调查及使用单位提供的管线布置图,查明施工影响区域内管线分面情况为科苑路上的市政管线较多,范围内影响的地下管线主要有电力、电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管道等。

施工中需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科苑路管线一览表3桩基围护施工对市政管线的影响分析桩基围护施工对管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沉桩过程中震动以及围护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而对管线造成影响,其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打入桩施工时,周围土体的震动,产生挤压。

2、基坑降水使基坑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下降。

3、围护桩体强度、刚度不足,向基坑内侧变形过大。

4、随着基坑的开挖,桩后土体塑性区不断下移,桩体受力发生变化,而下层支撑未及时施作,造成围护桩变形过大。

5、基坑开挖完成后,未及时施作底板,围护桩底部向内发生较大侧移。

6、基坑坑底抗隆、突涌等。

4管线保护措施4.1总体措施施工区域内分布有多种管线,考虑到科苑路暂时不能翻浇,管线不能搬迁。

故增加了对科苑路管线保护的要求,特别是预制桩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挤压影响。

桩基施工期间要保护管线,开挖施工可能要增加围护保护措施,将管线的被动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配以其它辅助措施,确保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安全。

详细阅读、熟悉掌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的各管线单位参加的施工配合会议上,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样槽,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做好记录。

周密编制项目施工的管线保护方案。

加强信息化监测,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录。

如发现监测值已达报警值或发现管线有所破坏,需立即上报专业单位。

影响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示意图学院区工程桩将采用静力压桩施工,因此施工中产生的震动挤土是影响地下管线的主要因素。

1、合理安排沉桩的施工流水。

优先打设位置靠近科苑路的桩,总体由东向西方向施打。

以减小打桩产生的震动挤土对管线的影响。

2、设置减震沟。

距离影响管线外侧3米处开挖一条减震沟,若围墙不能拆除则设置在围墙内侧。

以减少源向外辐射的能量。

隔振沟可以将由振源传来的振波减少75%以上,有效的降低对周边路面及地下管线的损坏,在有隔振沟沉桩施工的过程中,振动有但损坏相对较小。

3、同时采用设置应力释放孔的方式减少静压管桩所产生的挤压应力。

,双排梅花型布置,深度1/2桩长,取19m。

设置在单体最外侧轴线外3m、4m处各一排。

在管线附近施打时,应加强现场检测管理,及时反馈信息,对隔效果进行评价。

不足之处,修改参数,处理后再进行施打。

信息反馈程序如下:4.2桩基施工阶段管线保护措施4.2.1施工流程场地平整→定位放线→挖减震沟→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孔深→孔内填黄砂→钻机移至下一个孔位4.2.2施工工艺应力释放孔拟采用长螺旋转孔桩机施工,打应力释放孔前沿科苑路西侧由北向南开挖减震沟,减震沟距离影响管线外侧3米处深米,宽度2米,长度超出影响区域两侧各10米的沟。

应力释放孔平行转孔两排,孔径300mm,排距1000mm,间距1500mm。

双排梅花型布置,深度1/2桩长,取19m。

设置在单体最外侧轴线外3m、4m处各一排。

1、施工定位放线:施工前利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根据防挤沟分布图定位,并作好记号。

2、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钻孔:调直机架挺杆,对好释放孔位,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控制深度后停钻、提钻。

4、检查成孔质量:(1)钻深测定。

用测深绳(锤)或手提灯测量孔深及虚土厚度。

虚土厚度等于钻孔深的差值。

虚土厚度一般不应超过10cm。

(2)孔径控制。

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

5、孔底土清理。

钻到预定的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提钻杆,不得曲转钻杆。

孔底的虚土厚度超过质量标准时,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进钻过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土,必须随时清除运走。

6、孔内灌砂。

为防止静压桩施工中应力释放孔塌陷,待清孔完成后,在孔内回填粗砂至自然地面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