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优秀课件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历史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1)确立财产等级制
年收入达500 麦斗以上
年收入300500麦斗
年收入200300麦斗
年收入200麦 斗以下
可任一切官职
可任司库外的 高级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 械、军装和马匹
同上
可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 自备军械、军装
有选举权
有何影响?
萨拉米危机(麦加拉夺取萨拉米)
(三)直接原因:萨拉米危机(导火线)
(1)萨拉米岛的地理位置 有何特征?
社会动(荡2)雅典丧失萨拉米岛的原 严重阻碍了社会因经有济哪些的?发展
国力相(对3下)丧降失萨拉米对雅典将 外患产生哪些影响?
(4)围绕萨拉米岛问题,贵 族是如何处理的? (5)萨拉米危机说明了什么?
教材解读
1.什么是改革? 2.为什么要改革? 3.谁领导改革?采取方式? 4.改革分类?
思考1:什么是改革?
所谓改革,是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革除已经过时
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 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 的发展(根本目的)。 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环境
多山、少地、环海
经济状况
工商业发展
政治状况
贵族共和国(贵族政治)
一、为什么要改革: (必要性)
——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1、预习检查: 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内部有哪些尖锐的矛盾?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C、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一)政治因素: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矛 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2、前621年《德拉古法典》 ——原本体制内部的改革
(4)评价:雅典第一部成文法。
进步性: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
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
局限性: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化
解当时雅典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反而加重了危机。
预习检查: 梭伦改革前,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外部危机,
中四外五 古四近五
如何学习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改革?) 2、改革的内容(怎样改革的?) 3、改革的影响(改革得怎么样?)
对改革的评价标准
分析导致改革的问题有没有解决, 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等等。
专题一
梭伦改革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1、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贵族把持政权,控制元 老院,行政机构,架空 公民大会;
名义上享有公民权,实 际上没有无法参与政权。
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 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
民。
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2、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工商业经济发展,工商业奴隶主经济地位提高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不满贵族统治
(二)历史因素:尝试解决危机的失败,进步激化矛盾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奠定雅 公元前8世纪 典民主政治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 革,促进雅典 民主政治形成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主政, 雅典民主进入 “黄金时代”
雅典城邦萌芽
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 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 -----梭伦墓铭文
预习铺垫: 改革前雅典概况:
2
思考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根本原因)
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的本质 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是推动社会 发展的因素之一。
思考3:谁领导改革?采取的方式?
1、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2、古今中外的改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经济独立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
措施:
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鼓励外邦技术移民 鼓励进口谷物,出口特产,限制出口谷物 改革币制
影响: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雅典社会经济的多元化 ,进一 步稳固了政治格局的多元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2.政治改革——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
改革财产等级制度 创立四百人会议 组建民众法庭
一类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制度。如商鞅变法、戊戌变法、
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
二类要从根本上维护原有制度。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
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 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思考4: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 2、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前631年基伦暴动 ——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
(1)结果:基伦暴动失败; (2)原因:雅典是贵族共和国,雅典公民形成了反 专制的观念,反对建立僭主政治,平民和贵族联合抵 制叛乱。
2、前621年《德拉古法典》 ——原本体制内部的改革
(1)特点:严刑峻法 (2)结果:失败
(3)失败的根源:他回避了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 矛盾,没有改善平民的生活状况 ,他的出发点在 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二、为什么能改革?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良好教育,丰富的知识、爱国、同情平民 1、“疯诗人事件” 2、梭伦领导收复萨拉米斯岛
威 望
3、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进行改革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一)目的: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 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 ——梭伦
1、直接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 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二)执政理念
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制的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 夺贵族财产。
(三)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
(1)颁布“解负令”
内容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禁止以人身作抵押;
禁止以土地作抵押,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 限额,限制土地兼并。
影响 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