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彰显

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彰显

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彰显
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彰显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更加为人们所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既是一项崭新的课程,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充分体现学校的智慧与特色、精神与活力。

如何抓住校本课程建设,营造出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结合本校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开办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

经过三年的艰苦实践,我们实现了学校发展的“三级跳”,由一所举步维艰的新建学校发展成为广大家长、学生向往的知名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因地制宜,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了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发展。

为了培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我们把建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了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改的切入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开发骨干队伍,制定了具体详实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有无《实施方案》是一般活动与校本课程的根本区别,是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依据。

《旗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包括:指导思想、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建设的现状与分析、学校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课程主要任务、管理与保障、创建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等内容。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力军,其专业水平、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基。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基础理论,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探索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实施途径、方法等。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从教师资源的特长发挥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教师中有音乐、书法、绘画等特长的老师均得到用武之地。

在开发实践中,我们经历了“教师自主”、“集体审议”、“专家审阅”等开发程序。

例如,今年暑假,我们在编写作文校本教材时,先让各位教师回家“闭门造车”,再到学校集体审议、去粗存精,反复几轮之后,由专家审阅,确定初稿。

其中,“集体审议”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智慧的火花在互动中更加闪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本教材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推进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还对作文校本教材进行普及与推广,使之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目前,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开设了经典诵读、书法、绘画、舞蹈、合唱、葫芦丝、鼓号队等校本课程,分为作文类和艺术类两大体系。

二、真抓实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校本课程基础我校占地面积36亩。

校园内绿草如茵,建筑错落有致、色调统一和谐,有19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教职工51人。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学校节约开支、筹措资金致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

目前,学校建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形体室、微机房、红领巾广播站等,开辟了宣传栏,15个教学班级配备了“班班通”。

校园内的更多设备、设施也成了会说话的“教育者”,满足了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需要。

干净整洁、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特色文化氛围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以学生活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
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重要特色,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开设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活动体系。

如我校2011年就开设了“黄梅戏艺术表演班”,聘请县剧团黄团长和胡雪琼老师指导和训练。

而后,我校又从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了专业的舞蹈教师。

再以我校的绘画课程为例,该课程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课程目标。

教学不囿于单纯美术技法的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指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美术语言,以刮蜡画、版画、剪贴画、蜡彩画、农民画、立体设计等多种美术实践方式,创作有新意、富有童真及生活情趣的作品;着力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课程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正确指导下,部分学生脱颖而出。

2011年,绘画班殷瑛、胡希挺、齐梦凡同学在省科幻绘画比赛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初见成效。

又如,我校的书法课程,并非仅局限于“苦练字”,还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的起源发展、书法的各个流派,学会鉴赏书法作品,理解书法作品的内涵等,在学校学习书法的同时,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学校还努力拓展校本课程活动空间,尽可能地让足够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多种形式的校本活动中,在活动中交流、思考、锻炼、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校本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开发了潜能,增强了自信,提升了交往能力,磨练了意志品格。

四、精耕细作,挖掘校本课程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始终认为,“办学校,其实就是兴文化。

我们对文化理解的深度,决定了办学的高度”。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把校本课程等同于传统的兴趣小组,而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因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两者有机地整合,不断完善,使之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促进了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

我们力求使一花一树体现教育理念,一草一木凝聚教育思想。

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这些显性与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以及校本课程成果展示(学生作品展、才艺表演)活动,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励着师生们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

五、依托校本课程,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几年来,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特色学校文化,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

多姿多彩的课程主题活动,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浸润于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中,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滋润,有利于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培养文明的举止和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

基于此,我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

组织各类知识竞赛、艺术比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竞争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开展全校性的书法、美术比赛或展览活动、艺术周活动和经典诵读常态化活动,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这些活动整合了包括校风、学风、校园的舆论导向、学习气氛、道德风尚、师生关系等在内的各种校本资源,使其尽显教育功能,从而有利于学生情绪智力和心理品质的成长,学校办学特色也日趋彰显。

用课程彰显特色,以特色塑造未来。

旗山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收获成长,让老师收获知识,让学校收获赞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束缚,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所做的和一些兄弟学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坚持和探索的过程中,失误和不足
都会伴随,但是我们坚信我们能在执着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也许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回忆起今天的肤浅和幼稚,片面和不足,我们会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们无悔!我相信,当校本课程之花遍地流金的时候,我们会骄傲地对自己说,我们曾经一起努力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