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泠印社景观分析

西泠印社景观分析

景观概论作业——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31号,是由明清古建筑遗址相组合而成的园林,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作为我国著名金石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依山傍水,幽雅秀丽,是一个人工堆叠的具有山林意趣的庭院。

西泠印社占地面积仅2万平方米,其造园置景有如刻印凿章,方寸之间尽现匠心【图一】。

最前端以竹阁、柏堂、檐廊、粉墙和水池构成园林庭院,其假山石布局的手法或竖或卧或平地一抹,与主峰孤山形成呼应【图二】。

同时,水池睡莲,粉墙漏窗,翠竹几丛尽显山色庭院之纯美。

柏堂后院,飞檐的建筑与峭拔的山势、浓阴的古树、登山的曲径形成一组自然与人工有机结合的庭院。

拾级而上,搭配有序的四照阁、题襟馆、观乐楼、仰贤亭等精巧建筑,依势而筑,高低错落,朴素自然【图三】。

其中,四照阁临崖而筑,起到点景和与西湖水景互借的重要对景作用,人自窗扇向外眺望,亭台楼阁隐现于花树掩映之中,西湖美景尽入景框,使人虽身处翠微咫尺之地,却尽收杭州园林之胜1【图四】。

行至山顶,亭台、楼阁、山地、古塔、庭院完美组合成只两亩多的庭园【图五】,布局紧凑,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图六】。

山顶泉池倒影着拔地而起的华严经塔,起到一塔控制全局的作用。

西泠印社是一座融园林艺术与金石书画为一体的艺术殿堂,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此外,作为一个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享誉海外。

注释:
1、安怀起编著,孙骊译.杭州园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
参考文献:
1、安怀起编著,孙骊译.杭州园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
2、浙江在线:文保单位
/05culture/system/2006/08/04/007787919.shtml
3、于之:《西泠印社的园林艺术》
4、徐卓恒:《小园林的空间情趣—西泠印社之空间序列构成分析》
图说:
图一:西泠印社总体平面图
图片来源:杭州园林,安怀起编著,陈劲测绘。

图片处理:赵玕
图二:前院假山石与水池
图片来源:赵玕拍摄
图三:西泠印社纵坡面图
图片来源:杭州园林,安怀起编著,瞿露波测绘。

图片绘制:赵玕手绘
图四:由四照阁窗向外眺望图
图片来源:赵玕拍摄
图五:西泠印社山顶庭院平面示意
图片来源:杭州园林,安怀起编著。

图片绘制:赵玕cad绘图
图六:山顶庭院一角
图片来源:赵玕拍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