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方法

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方法

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了解和学习音乐录音技术。

音乐录音技术的产生为音乐风格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录音技术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也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过去,以单声道为主的音乐录音技术只能算是单纯的记录声音,而且,艺术处理和音乐分析方面也颇为简单。

但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引进之后,我们的手法更加成熟,要求和处理方法也更加的多变。

关键词:音乐录音分析与处理录音技术
在音乐风格越来越多变化的今天,对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和处理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琐。

过去的单声道音乐录制方法,只是简单的记录声音,几乎没有什么加工和处理的手段,音乐听起来干涩而简单,缺少了本来的丰富和灵动。

而在现代音乐作品的制作工程中,要录出好的音乐作品,其决定的因素其实有很多,包括先进的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而且要求声音和艺术氛围的结合度也很高,这样的音乐听起来更接近原生,甚至更超越原有的音乐效果。

我们应该知道,好的成品不能仅仅依靠后期制作的分析和处理,人才是关键。

好的构思和新鲜的创意会给作品增色不少,还有就是音乐本身,如果一首音乐无论在旋律、音调和节奏上都很粗糙,那么不管怎么加工都不会成为好作品的,只有真正的好音乐才能制作出完美的成品。

1 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方法
音乐录音的技术处理和分析无非包含两个内容,那就是对人声和乐器声音的处理。

当然,我们要想很好的制作一首音乐,早期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是音色,在我们听过的音乐中,不论是人的声音还是乐器的声音,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

也就是说在声音主频率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谐波,音乐上我们把这种对音色特点和性质有着重要影响的声音叫做泛音。

别看它虽然不是主频率,但是它对于音色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完美的泛音频率特性,会使声音听起来更丰富、更饱满也更具韵味。

对于不同的歌曲,其演唱风格和人声特点均有所不同,要体现的内容也就不同。

而且,对于制作人本身来说,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音乐的把握能力与理解能力都会对音乐录音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经验和处理技巧,会对音乐进行不一样的解读,这也就是音乐制作人本身的制作风格所在。

在面对不同的音乐时,应该抓住其特点,突出体现它特有的音乐风格,在录制与处理时更应该注重这一点。

诸如一些不同的演唱风格,例如,美声、民族、通俗和摇滚等等,应分别突出其演唱特点,或音色优美或具有民族风味及地方特色或流行时尚或前卫放浪,风格不同,具体的处理方法也就不同。

为了提亮音色和增加艺术表现力,可通过调节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处理。

根据资料介绍,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可分为以下四个频段。

(1)HF:6Hz~16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2)MID HF:600Hz~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3)MID HF:200Hz~600Hz,影响音色和茺和结实度。

(4)LF:20Hx~200Hz,影响音色的浑厚度和丰满度。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声音的高中低各个频段的强和弱的不同,会使声音产生千差万别的变化。

所以,合理的调节频段可以合成出各式各样的音乐,使之听起来更饱满,更丰富。

在面对不一样的演唱者时,也要采取不一样的音乐和音色的处理措施。

比如,一些业余歌手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所以声音听上去难免会出现一些瑕疵,或沙哑或破音。

而且,采音话筒位置的运用也会对声音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运用不当的话经常会出现一些杂音和噪音等。

在面对这一类演唱者时,就应该注意不要使用自动音量控制。

对于在100Hz以下的声音应该进行切除,因为在这个频段的声音多为噪音,清除后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的纯净。

处在500Hz~800Hz之间的声音应该进行小量的衰减,经过这样处理的音色可以避免产生生硬的感觉。

在声音主要存在的中频段,可以适当的提升增益,一般为3dB~6dB,这样做的效果是可以增加声音的明亮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清晰和纯粹。

业余歌手的声音普遍较低,响度也不够,所以可以适当的调大音量或者提升200Hz~3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以达到增加声音响度的目的。

在制作和处理一些专业歌手演唱的音乐时,应该注意区别于业余
歌手的处理方法,在声音处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歌手,嗓音洪亮,吐字清晰,具有比较科学的发声方式,而且各自还有各自的演唱风格,这样就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个性给予符合他们风格的音乐处理。

在做这样的音乐处理时,应该首先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和演唱流派,其次,应该对整首歌曲有一定的认识,对歌曲所描写的意境和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与此同时也要调动演唱者的情绪,使歌曲和歌声以及整个的音乐意境有机的结为一体,尽力达到人曲合一的完美状态。

这也是音乐录音技术的最终目的和实用价值所在。

在音乐录音和技术处理方面,细节的关注必不可少,不应只局限于对制作工具的熟练应用,当然,应用是前提和必须,于此基础上,一定要关注细节的处理。

应首先保证原音频的录制质量,其次应在于制作人对于整体音乐的理解和把握。

说到底,音乐技术处理只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关键还是看人,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整体的音乐素养和欣赏、鉴别音乐的水平才能真正制作出完美的音乐作品。

2 结语
在现阶段,音乐录音技术在我国还尚未成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而在音乐制作领域里,录音工作是以了解电声
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音响美学为前提的,在很好的熟悉人耳和听音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制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而良好的处理音色和音乐情景的关系是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硬件运用能力完美结合,是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和处理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泽,赵新梅.流媒体技术与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周小东.录音工程师手册[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 陈小平.扬声器和传声器原理与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 胡泽.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 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