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装配基础知识

液压装配基础知识

液压装配基础 知识
山东职业学院 机电装备系 崔剑平
主要内容:
一、装配的基础知识 二、螺栓、螺母 三、螺纹锁固剂的使用 四、轴承的安装 五、液压缸装配流程 六、液压站装配工艺 七、液压管接头装配工艺 八、液压阀的装配工艺
第一部分
装配的基础知识
装配的概念
装配: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 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 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
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 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 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 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 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 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 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 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4、机械拆装规范
(6)任何设备在拆装前,首先要切断电源和相联部分(如操作杆、 总线上的开关、管道等),防止误开机器发生事故。 (7)细化考核要求,使之不能仅仅局限于完成实践分到的任务考核, 防止“为了任务而实践”现象的发生。 (8)拆卸机器时应注意有弹性的零件,防止这些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9)协同作业时必须互相联系协调,禁止互不通气盲目行事。 (10)拆卸下的零部件应摆放有序,不得乱丢、乱放,能滚动的零部 件应两侧卡死,不让其转动
一般螺栓连接时采用紧固连接。螺栓紧 固的目的是增强 连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 能力,提高受拉螺栓的疲劳强度,增大连接 中受剪螺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递载荷的 能力。 紧固前准备螺栓装配前,应检查螺栓孔 是否干净,有无毛刺,检查被连接件与螺栓、 螺母接触的平面,是否与螺栓孔垂直;同时, 还应检查螺栓与螺母配合的 松紧程度。
③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件 不会发生损伤,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 工作表面上敲击。
④拆卸时,零件的旋松方向必须辨别清楚。 ⑤拆下的零部件必须有次序、有规则地放 好,并按原来结构套在一起,配合件上 做记号,以免搞乱。对丝杠、长轴类零 件必须将正确放置,防止变形。
第二部分
螺栓、螺母
一、螺栓、螺母的作用:
三、拧紧成组螺栓、螺母的方法
1、“一”型排开的螺栓、螺母拧紧方法: 应按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拧紧。 2、矩形排列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 先分别拧中间对称位置的,然后向 长方形两边扩展,并分两次以上拧紧。
3、圆形排列的成组螺栓、螺母的拧 紧方法: 按逆时针方向拧紧,不要一次拧紧, 须分2~3次拧紧。 1 6 3 4 5 2
c.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根据轴承内径大小 判断,孔径相差O.1~O.5mm)。 分清机构 的静止件(即不发生运动的部件,主要是指 装配体)。 无论什么情况,轴承的松环始终应靠在 静止件的端面上。
3、检验
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 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力 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 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 振动及温升,发现异常,应停止运转并检 查。运转试验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螺栓等级分类:
2、等级分类中各数值的表示(n.m): 小数点前表示:抗拉强度n100 MPa。 小数点后表示:屈强比0.m。
例:4.8级螺栓 : 4表示抗拉强度是4×100=400MPa 8表示屈服强度是400×0.8=320MPa 注:⊕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断裂前所能 够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屈服强度:材料开始产生宏观塑性 变形时的应力。 ⊕屈强比: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 值,称为屈强比。 ⊕强度换算:1 MPa=10.1972kgf/cm2
紧固多个螺栓成组的,装配时应先 将全部螺栓拧上螺母,然后根据螺栓的 布置情况按一定顺序拧紧。为使成组螺 栓达到均匀紧固的要求,不得一次将螺 母完全拧紧,必须分成几 次,并每次按 顺序拧紧到同一程度,直至完全紧固。 螺母紧固后,螺栓末端应露出螺母外 1.5~5个螺距。
二、螺栓等级分类:
1、螺栓机械性能等级可分为: 3.6、4.6、4.8、5.6、5.8、 6.8、8.8、9.8、10.9、12.9 共10个性能等级。
第四部分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不正确,会出现卡住, 温度过高,导致轴承早期损坏。因 而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 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
1、轴承的装配前注意事项
1) 轴承的准备 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 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打开包装。 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 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 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对于仪 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 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容易生锈, 不可长时间放置。
(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 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 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 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 :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 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 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 不应有跳动。
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 :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 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 有油路,必须畅通。
3、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
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 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就会迅速磨损机 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 时间内损坏。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 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 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轴 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 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是紧配合,内 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 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 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 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 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 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 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 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 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 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 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 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 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 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3、调整、精度检验:
调整工作就是调节零件或机构部件的相互位 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 机器工作协调(性能)。 精度检验就是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工作精 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 止。
4、喷漆、防护、扫尾、装箱等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 产品外表美观。 ● 涂油是使产品工作表面和零件的已 加工表面不生锈。 ●扫尾是前期工作的检查确认,使之 最终完整,符合要求。 ●装箱是产品的保管,待发运。
2) 轴与外壳的检验 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 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绝对 不得有研磨剂、型砂、切屑等。 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形状 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 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 壳的各配合面涂布机械油。
2、轴承的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 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 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的套圈 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第三部分
螺纹锁固剂的使用栓和螺母啮合处滴几 滴,拧入,上紧至规定力矩
2、盲孔(螺钉)
滴几滴锁固胶到内螺纹孔底, 再滴几滴锁固胶到螺钉的螺纹 上,拧入,拧紧至规定力矩。
3、盲孔(双头螺栓)
二、使用过螺纹锁固剂 零件的拆除
一般溶剂不能渗入接头来分解螺纹 锁固剂,只能使用手工工具拆卸零件, 操作可在室温下进行,也可将组件加热 至250℃左右,再进行拆卸。处于固化状 态下的热固性塑料在高温下会变脆,从 而使零件容易拆分。可使用甲乙酮和二 氯甲烷等溶剂来去除拆卸后零件上残留 的螺纹锁固剂。
4、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
(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 铁锈、切屑、油污及其他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 如配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运行 等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他污物。
5、拆卸工作的要求 :
①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结构的不同,预先 考虑操作顺序,以免先后倒置,或贪图省 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或变形。 ②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
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
1、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准备工作)
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 及联接方法。 确定装配方法;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选择准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 制定装配工艺卡片。
2、装配过程:
部件装配: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 过程叫部件装配。 总装装配: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 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装配。
4、机械拆装规范
(11)拆装机器时,首先应了解机器性能、作用及各部分的重要性, 按顺序拆装。 (12)使用手钻要穿戴绝缘护具。钻孔时应戴上防护镜。 (13)拆装机器时,手脚不得放在或踏在机器的转动部分。 (14)拆卸笨重机件时必须用起重设备,不要以人力强制搬动。 (15)拆装零件、部件与搬运工件时,要稳妥可靠,以免零部件跌 落受损或伤人。 (16)使用电必须通过专业电工将电线接妥后方可试用。 (17)使用三角吊架时,必须将三只脚用绳子绑住,以免滑倒。 (18)锤击零件时,受击面应垫硬木、紫铜棒或尼龙66棒等材料。 (19)修理受压设备时,应按照受压容器规定进行。 (20)使用电动或手摇吊车时必须按照吊车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1)把轴类零件插入机器时,禁止用手引导、用手探测或把手插 入孔内。 (22)递接工具材料、零件时禁止投掷。 (23)工作完毕要做到 “三清”,即场地清、设备清、工
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⑵尺寸,表达零件之间的配合和位置 尺寸及安装的必要尺寸等;
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⑶技术条件,对于装配、调整、检验 等有关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