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监理细则

主体结构监理细则

湖北***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主体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名称:湖北省***生产基地一期工程2.建设地点: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3.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湖北***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本工程为湖北省***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主体施工项目,主要建筑物有:厂房一、厂房二、化学品仓库、辅助厂房、配料室、倒班楼、消防水池、门房及配套设施。

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防伪产品领域先进、设施完善的生产基地,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环境将显著改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工程建筑概况表本工程为工业生产车间及配套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厂房一:3层,建筑高度10.20m,厂房二:2层建筑高度9.9m,倒班楼:6层建筑高度20.67m,配料室、辅助厂房、化学品仓库:1层建筑高度3.75m.工程结构概况表二.监理总则及依据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履行监理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严格监理。

本工程监理依据为:1、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2)3、《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4、《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BJ10-95)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9、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工程建设施工合同10、监理规划11、设计图纸和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设计通知三.工程质量监理控制(一)施工前的监理控制(质量的事前控制)1、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代表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3、审查施工单位(分包商)的资质;4、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5、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6、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方案,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抽检建筑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水准网点以及标桩位置。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的事中控制)1.模板工程1.1准备阶段(1)监理工程师熟悉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建筑物标高、梁和柱的截面尺寸以及预留洞口的准确位置,同时,与安装各专业配合互相校对,保证图纸尺寸的统一。

(2)认真审核模板支撑方案,审核其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指导施工,并对方案中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认真复核计算,当不能满足要求时,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报验,至满足要求时为止。

(3)审核模板安装操作工艺,检查进场模板质量、数量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方每一个施工作业段放样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检查。

(5)模板施工应在各隐蔽项目的签证认可后方可进行。

1.2施工阶段1.2.1操作工艺:根据施工方所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之要求,其操作工艺为:材料准备→测设轴线、标高→加固支撑系统,拼装模块,复查整个系统→模板拆除→保养。

1.2.2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按如下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1)根据强条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针对此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方必须严格按审批计算书的要求组织实施。

(2)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a.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应注意模板内不应有积水;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c.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钢尺检查。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6)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3模板安装质量缺陷与措施现象:梁身不平,拆模后发现梁柱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毛糙。

预控措施:1.3.1梁模板缺陷(1)梁底支撑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底层支撑的泥土地面事先应先认真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确保支撑不沉陷。

(2)梁侧模应根据梁高度进行配制,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进行加强。

(3)侧模板应遵守包底模的原则。

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使梁模嵌入柱内。

1.3.2柱模板缺陷:(1)现象:a.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b.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③柱身扭曲。

(2)防治措施:监理工程师重点检查如下内容并认真做好预控工作。

①柱底底部应采用小方木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子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牢固。

②支柱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支撑固定。

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③对于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筑混凝土及砼离析现象的发生,当混凝土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④所有柱模在砼浇筑完成后必须对柱子的垂直度、定位情况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板模板缺陷:①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②防治措施:a.楼板模板下支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b.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安装牢固;底层的必须在垫木下再加垫模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同时要考虑到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4)墙模板缺陷:①现象:a.炸模、倾斜变形。

b.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不呈弧型;c.底部跑浆、漏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②防治措施:a.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墙身中间应用对拉螺栓拉紧,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

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的厚度一致。

地下室墙体的模板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拉紧。

c.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d.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后必须进行认真校核,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e.墙根按墙厚度先灌筑15~20cm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

2.钢筋工程2.1准备阶段(1)熟悉施工图纸。

明确工程所用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焊接要求及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2)检查钢筋的品种。

所有进场的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要有标志,及时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

(3)钢筋不得随意代换,若必须代换,须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允许实施。

2.2施工阶段2.2.1监理控制要点钢筋规格、品种、级别、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2.2.2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按如下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a.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按抗震要求进行弯折,应为135°。

b.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cm。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在施工现场,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钢筋机械连接取样批量为以同一规格500个为一批,取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7)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8)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的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1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中,墙和板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1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