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跨栏跑教学案例

学习跨栏跑教学案例

学习跨栏跑教学案例
一、背景:
在一堂高一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

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

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

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

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的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

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教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

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

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

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

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

三、反思
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一)、通过教学中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由于造成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各异,解决的方法也不同:1、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的练习内容,并针对学生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

2、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首先要抓好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脱离实际而片面追求学习有难度动作,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的难度,以便吸引学生,产生完成动作的愿望,使学生常有完成动作的机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重视基本技术教学。

只有掌握熟练的基本技术,才能更勇敢果断。

更有信心地完成动作。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

要注意采用专门练习、诱导练习、综合练习等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们能够较好的完成所要求的动作。

4、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多运用启发、引导、课堂语言的激励和其他学生的鼓励来激发学生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

也可提倡学生用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心使学生自己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肌肉得到适当的放松,在精神上、机能上处于适当的动作完成状态。

让学生坚信“他能做好,我也能做好”,在自我暗示下,使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产生练习的欲望。

5、加强保护与帮助。

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是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在保护与帮助时态度要热情,手法要熟练,使学生产生安
全感,增加精神力量,从而放大胆子练习。

如果保护与帮助的位置不当、时间不当、手法不熟练,不但不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同时也会抑制勇敢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

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

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三)、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

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四)、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五)、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

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