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

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
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篇一: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黄大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正是黄大发这种30 多年凿山修渠务实为民的当代“愚公” ,一个用“向我看齐”带动百姓实干兴村的“领路人”,用真心、真情、成绩赢得了群众信服、百姓的拥护。

也因群众的爱戴、党员的使命,现年82 岁的黄大发,再次为草王坝能尽快脱贫踏上“征程”,争取了600 亩柚子树项目,并利用自家田地作示范,希望能为村脱贫再做贡献。

众所周知,当前基层工作确实不易,脱贫攻坚路上存在着内部和外部、主
观和客观的众多困难。

但笔者坚信,如果在基层一线多一些“黄大发”式的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又有何难?
学“黄大发”担当务实、真情为民的作风。

黄大发在面对山村缺水的困境,没有退缩、没有回避、更没有推至上级,而是主动担当,带着村民爬山修渠。

这种务实为民、情系百姓的作风,值得我们所以的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深思。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须要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衡量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
实际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一味的往上推, 的 “两张皮 ”。

发”清正创新、
实干为民的作风。

黄大发在 销清清楚楚、调度指挥约法三章,充分彰显 清
正创新、实干为民的作风。

水渠修成后他 ,
而是继续带领村民把坡地改成梯田、翻盖 硬
化路并将电通到每家每户,又到养猪、种 家
发展产业,不断的用实干更新着山村的发 姓
的“口袋 ”。

发”极限服务、
真心为民的作风。

本来黄大 可以安享晚年,
甚至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但 他没有放下对群众的真心,
踏上了杨善洲开 洲、走上了陈光保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的 加入了草王村脱贫致富的队伍中。

、泰山移 ”。

草王坝村民在黄大 发的带动下用 了人
民的力量。

笔者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 记“百年目
标”的指引下,各级基层党员干 两学一做”教育的成果,主动以模范为表率, 为民,脱贫攻坚必将实现,辉煌的中国梦必 ,伟大的百年目标必将完成。

人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坚定信 生如屋,信仰如柱。

老支书黄大发自 23 岁光 荣入党并被全 村 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
事:引水、修 路、通电,一干就是 36年,把 修渠
引水、带 领全村群众脱 贫 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来解决群众的 碰到难题一惯 学“黄大 修渠中账目花 了共产党人的 没有选择守成 村里的小学、 果树,鼓励大 展,富裕着百 学“黄大 发已经退休, 作为一名党员 荒山秃岭变绿 后续路,再次 “人心齐 实际行动诠释 下,在习总书 部只要夯实
“ 积极担当实
干 将被人民书
写 篇二:个
zrnq---- k
• I
中第一信念。

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
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

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

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破解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

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

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

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

要坚持“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

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篇三:个人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水利
技术,带着简陋的测绘工具翻山越岭进行勘察; 赤脚步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 率领村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硬是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终结了村庄“ 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贵州遵义市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和大山较劲” 的事迹传遍山里山外,感染了无数心灵。

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
奇迹。

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
之渠。

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
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摆在那里,如果总是想着绕着走,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只能说明毅力不够强大。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把困难征服、跨过困难这道坎。

很多时候,能不能跨过困难这道坎,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

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

既然当了村支书,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

没有好的水渠,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艰苦。

农民以种田为生,解决好摆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难这个“拦路虎”,农民才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

在山区修水渠,尽管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劳。

修渠的过程中,老支书还承受了亲人离世带来的伤痛。

好在,全村上下一条心,终于修成了水渠,庄稼灌溉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黄大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村民继续通路、通电,朝着更好的日子迈进。

和大山较劲,黄大发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自力
更生精神,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

胶鞋已经
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
活的写照。

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

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精神力量。

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了,少数年轻人不肯自力更生,毕业了还在啃老,这是不妥当的。

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

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

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

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阅读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