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工程施工的标准合同(样本).doc

网络工程施工的标准合同(样本).doc

网络工程施工及服务合同书委托方(甲方):承建方(乙方):**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甲方委托乙方承建甲方的无线网络工程。

经双方协商,订立合同如下:一、工程介绍:1、工程及服务名称:**幼儿园教学楼、小学教学楼、初中教学楼无线网络覆盖工程、网络维护服务2、施工内容:按照甲方要求,由光纤引入至AC路由器管理器,通过AC路由器管理器直连到主交换机,再由POE交换机分接到每个无线AP。

共计132 个无线AP网络节点,所有线路都严格按照国家弱电标准GB 50312-2007;3、施工地点:**幼儿园教学楼、小学教学楼、初中教学楼4、服务内容:为**系统提供无线覆盖、无线AP统一管理、认证等二、主要工程量:1. 在承建工程过程中,乙方完成上述工程介绍中的施工内容,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进行安装和调试等各项工作;2. 在承建工程过程中,乙方负责整个局域网络的布线施工;3、在承建工程过程中,乙方负责整个网络的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4、全部施工完毕后,乙方须对整个网络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期、及服务年限乙方施工开始日期为年月日,交工日期为年月日。

自网络建成交付使用起1年内乙方免费为甲方进行网络维护服务,2-4小时内处理甲方提出的网络问题。

自免费网络维护服务期满一年,每年网络维护费自行协商。

(甲方可自行选择维护服务商,乙方提供路由器密码、注意事项、硬件信息等服务。

)四、合同报价:根据附页报价清单,合同总金额(不含税):人民币¥__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详细清单附后)。

五、结算方式:1、合同签订之日,甲方向乙方预付工程总价的____30%____作为订金,即人民币¥__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方须在工程完工验收后,一次性向乙方支付剩余工程款项,即人民币¥__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质量保证及保修:1、乙方对其购买用于工程中的交换机、路由器、提供一年质保(三个月包换),对工程所涉及的线路及设备保修期限为自交工之日起一年(硬件保修一年,人为损坏无质保),对保修范围内的硬件,乙方不收取任何费用;2、超过保修期限后,若硬件设备出现故障,乙方可以配合甲方进行设备检修或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乙方可适当收取相应的服务费;3、对于计算机病毒或计算机操作系统自身及系统软件故障所造成的网络不通或其他网络故障不在保修范围,对于此类故障乙方可以配合甲方进行维修及维护工作,但要收取相应的人工费。

七、违约条款:1、乙方在施工期间内,若遇特殊情况工期可往后顺延,但最迟不得超过交工日期后3天(每超过一天,乙方则以合同总金额的千分之一补偿给甲方);2、工程完工后,甲方须在3天内进行工程验收;3、工程验收合格后,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拖欠乙方工程款(每拖欠一天,甲方则以合同总金额的千分之一补偿给乙方);4、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合同有效期自签订之日起至交工之日后两年止;5、本合同未尽事项和条款,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合同如有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交由当地人民法院解决。

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甲乙双方的授权代表在下面签字,表示同意本合同的所有条款及条件。

附:详细清单。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详细清单资料什么叫解决方案?一、什么是解决方案?我们一直在尝试解决问题,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想一下:什么是解决方案?没错!大部分人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叫做“解决方案”。

我去某驾校学习科目二的时候,同车的学员(包括我)并没有向教练期望地那样以迅雷之势学会倒车入库—对我们来说,驾驶的动作的确太陌生了,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慢慢掌握。

教练一定想加速这个学习过程,“你们真是太笨了!教了2遍了还不会!”“向左打!向左打!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这么笨!”“你们啊,就是不开窍!”我觉得教练的沟通方式太无效了,忍不住提醒教练:“吴教练啊,我觉得你这样频繁地骂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这样的语言提高了我们的紧张程度,从而让我们达到‘唤起’状态,这种状态的确对熟练或者简单工作是有利的—比如搬砖(这就是为什么体力劳动需要鞭策和口号)。

但是对于陌生及复杂的工作—比如我们学习驾驶的过程,‘唤起’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提高失误率。

相反,相对放松和鼓励的环境更加容易帮助你达到目的—提高训练效果。

”教练:“……你说我唤起了什么?”……我不知道教练是否最终接受了这个心理学的理论,反正过后教练对我们尊重了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教练的对我们学习太慢的解决方案存在什么问题呢?二、目标不是解决方案!问题就是他把“目标”当成了“解决方案”。

他的目标是“减少学习失误”,而他对应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这个目标以辱骂的方式说了一遍“这么笨!失误这么多!”从而导致该解决方案(把目标说一遍)不但没有帮助达成目标,反而损害了目标—让我们学习地更慢。

这也是无数人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糟的原因:错把目标当方案。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自己一旦发现某个目标,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这个目标说一遍。

这在儿童时代是行得通的。

那时候你完全可以把“目标”当“方案”—当你的目标是得到某个玩具卡车,你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在妈妈面前用语言重复这个目标“我想要那个玩具卡车”但是在长大后的社会可就没那么管用了。

三、拿目标当解决方案的惨案场景1:目标——领导想要下属提高责任感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不停开会,一再重申—要提高责任感!(以为不停地把目标说出来就能达到目标)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找到员工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他们缺乏责任感是不是因为我重申地次数太少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更多地重申有什么意义?如果我更加充分授权、权责明确、信任员工,他们责任感会不会更高一些?场景2:目标——你想要减少食量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不断告诫自己—少吃一点少吃一点。

(以为不停地向自己强调该目标就行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我吃太多是不是因为我告诫自己的次数不够?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我企图通过增加告诫来减少食量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与其不断重复地下决心,还不如买一个更小的碗。

(研究证明,更小的容器可以起到暗示作用,会减少食量。

)场景3:目标——某公司的功能饮料,想要让消费者更多地记住其更多的特点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提神醒脑、补血、提高免疫力、补充体力、让肤色更加健康、减少黑眼圈,就喝XXX。

(以为把目标说的越多,越有助于达到目标)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消费者记不住我们的功能,是因为我们功能点说的太少了吗?还是因为功能点太多,但是一个都不深入?把1个点重复6遍,消费者可能会最终记住1个点;但是把6个点重复1遍,最终可能记住0个点。

如果这样,还不如只说:“加班熬夜,喝XXX!”场景4:目标——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让大家都去背诵。

(解决方案就是对目标的强调)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找出每个价值观(比如友善)不够普及的原因,然后按个寻找对策,比如针对友善,可以促进NGO发展、减少以“求帮助”为借口的诈骗等,从而增加社会互助行为。

场景5:目标——在演讲中让大家记住更多地内容把目标当方案:在每页PPT中都把自己想让别人记住的内容放进去。

(但是现实是,如果每页PPT30秒,那么观众30S内根本无法记忆这么多内容,最终可能直接放弃听讲。

比如下面的这个PPT)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观众记住的内容少,是因为我呈现的内容太少吗?如果不是,那么我呈现这么多别人根本无法吸收的内容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只讲1点,让别人至少明白1点。

场景6:目标——追女朋友把目标当方案的思维:直接问对方—我喜欢你,你可以当我女朋友吗?(认为直接把目标说出来就是全部的策略)可能的解决方案思维:现在阻碍我们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我还没有表白,还是吸引力不够?如果是后者,那么想办法提高对她的吸引力就比表白重要多了。

四、如何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很多人觉得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此简单,已经简单到了直接把目标说出来,这个目标就会自动达成的程度。

所以他们直接把目标本身当成了解决方案:♡让员工提高责任感,只需要告诉他们要提高责任感;♡想减少食量,只需要告诉自己少吃点;♡想让别人记住更多信息(无论是营销还是演讲),只需要尽可能地把一切想表达的都告诉他们;♡想让别人养成某种价值观,只需要把这个价值观告诉他;♡想追求某个人,只需要把自己想追她的目标告诉她(也就是表白)。

而一旦一个人或者公司开始习惯于“把目标当方案”,那么一切的东西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比如“明年业绩再增长20%”、“提高员工道德水平”或者“国安永远争第一”。

而所谓的解决方案思维就是:找到最能帮助此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懒惰地把该目标当做方案本身。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真是根深蒂固,那么如何改进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你提供一个信息或者行动时,你应该考虑的并不是“我想说什么”,而是“对方接受的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这很容易做到,或者自己已经做到了。

但是实际上“从别人角度出发”是违反我们直觉的,经常难以被意识到。

看看下面3个常见的例子:1,快递公司牌子的命名这是我在武大读本科时拍到的一张照片,是快递点申通快递的告示牌,请问这个牌子有什么问题吗?这个牌子的问题就是:申通快递的人并没有“从信息接受者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角度出发。

对申通的人来说,牌子的区别是:武大分部、华科分部、中南财大分部。

所以他们把“武大分部”印刷在了最关键的位置。

但是对于放到武大快递点的牌子来说,“武大分部”对取快递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他们关心的信息是“申通”“顺丰”“京东”。

所以如果站在信息接受者角度,这个牌子需要重新设计,把“申通快递”放到最主要的位置。

2,发邮件的命名很多人在找工作发简历时,用的文件命名是“简历.pdf”而不是“李叫兽.pdf”,这就明显是从出发而不是从别人出发。

每个人都想用文件之间的区别来命名,对我来说,如果文件命名叫做“李叫兽.pdf”,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我所有的文件都可以这么命名。

因此如果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文件的命名应该是“简历.pdf”、“自荐信.doc”以及“28号演讲.ppt”。

但是如果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来说,公司HR接受的所有文件可能都叫做“简历.pdf”,因此TA更加需要的命名是“李叫兽.pdf”、“张XX.pdf”以及“王XX.pd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