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转机械振动的临界转速及其影响因素(一)

旋转机械振动的临界转速及其影响因素(一)

旋转机械振动的临界转速及其影响因素(一)
随着机器转动速度的逐步提高,在大量生产实践中人们觉察到,当转子转速达到某一数值后,振动就大得使机组无法继续工作,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速度屏障,即所谓临界转
速。

Jeffcott用一个对称的单转子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这一现象,证明只要在振幅还未上升到危险程度时,迅速提高转速,越过临界转速点后,转子振幅会降下来。

换句话说,转子在高速区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振幅较小的、可以工作的区域。

从此,旋转机械的设计、运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效率高、重量轻的高速转子日益普遍。

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临界转速的值并不等于转子的固有频率,而且在临界转速时发生的剧烈振动与共振是不同的物理现象。

1.转子的临界转速
如果圆盘的质心G与转轴中心O′不重合,设e为圆盘的偏心距离,即O′G=e,如图1-2所示,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质心G的加速度在坐标上的位置为
图1-2 圆盘质心位置
(1-5)
参考式(1-2),则轴心O′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1-6)
令则: (1-7)
式(1-7)中右边是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激振力。

令Z=x+iy,则式(1-7)的复变量形式为:
(1-8)
其特解
为 (1-9) 代入式(1-8)后,可求得振幅
(1-10) 由于不平衡质量造成圆盘或转轴振动响应的放大因子β为
(1-11)
由式(1-8)和式(1-11)可知,轴心O′的响应频率和偏心质量产生的激振力频率相同,而相位也相同(ω<ω。

时)或相差180°(ω>ω。

时)。

这表明,圆盘转动时,图1-2的O、O′和G三点始终在同一直线上。

这直线绕过O点而垂直于OX Y平面的轴以角速度。

转动。

O′点和G点作同步进动,两者的轨迹是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这是正常运转的情况。

如果在某瞬时,转轴受一横向冲击,则圆盘中心O′同时有自然振动和强迫振动,其合成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

O、O′和G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涡动频率与转动角度不相等。

实际上由于有外阻力作用,涡动是衰减的。

经过一段时间,转子将恢复其正常的同步进动。

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由式(1-10)可知:
(1)ω≤ωn时,A>0,O′点和G点在O点的同一侧,如图1-3(a)所示;
(2)ω>ωn 时,A<0,但A>e ,G在O和O′点之间,如图1-3(c)所示;
当ω≥ωn 时,A≈-e,或OO′≈-O′G,圆盘的质心G近似地落在固定点O,振动很小,转动反而比较平稳。

这种情况称为“自动对心”。

图1-3 转子质心的相位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