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测试题 (1)

高中语文测试题 (1)

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科:高二语文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须知:1.本卷共 8 页;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嗜好(shì)浸渍(zì)笑靥(yàn)殒身不恤(yǔn)B.修葺(qì)鼓枻(yì)慰藉(jiè)呱呱而泣(guā)C.绯红(fēi)鹰隼(sǔn)缂丝(kè)曲水流觞(shāng)D.粘贴(zhān)乳媪(ǎo)修禊(qì)清流激湍(tu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

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毋庸置疑成为这个暑期档最轰动、营销最成功的综艺节目。

在它的突围之下,从前比拼收视战绩的各家卫视纷纷偃旗息鼓。

C.自制是一种最艰难的美德,有自制力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会把许多稍纵既逝的机会白白浪费掉。

D.我国辐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

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否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B.昨天穿了件红色T恤的小张,脸上露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D.在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B.影片深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人性沦丧,但并没有导向绝望,因为其主旨是捍卫民族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无时无刻都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C.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D.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利用这种心理,给假药贴上保健的标签来牟取暴利。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

每点不能超过12个字(3分)GkStK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

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

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

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

6.,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引发了社会热议。

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孩子该/不该拥有自己的隐私”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⑴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和尊严,有权拥有自己的秘密,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⑵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应通过合适的渠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民主、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不应采取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

⑶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应理解、宽容孩子,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挫折中逐渐成长。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一点反驳。

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

(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秋韵宗璞①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

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

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

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

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

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

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②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

可对我来说,不断的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

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又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

我说,那就待来生罢。

大家一笑。

③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

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④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

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

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

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

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

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

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

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⑤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⑥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

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

译出来是这等模样: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⑦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7.作者说“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她要寻找的“韵致”到底是什么?(2分)8.作者说“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别的蕴藏”指的是什么?(2分)9.指出加点的两个“似乎”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①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②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10.文本是写秋的文章,可为什么要写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时讣告上的遗诗?(4分)11.请简要赏析文章第四段的表达技巧。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列坐其次地方B.信可乐也实在C.终期于尽期限D.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不知老之将至先妣抚之甚厚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臣以供养无主D.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4.下列句中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不仅叙述了文人雅士兰亭集会的缘起和盛况,还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慨。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喜欢“静”的人,一种是喜欢“躁”的人。

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本文语言典雅隽永,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深挚,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和谐之美。

D.文章借兰亭聚会,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叹,借古人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亦大”的观点。

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GkStK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

(6分)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

(4分)1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三)古诗文默写。

(6分)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青山隔送行,,。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西厢记》)(3)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4) 亦欲以,,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5)屈原曰:“,,是以见放”。

(屈原《渔父》)四、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世界羽联出于让比赛更具观赏性目的,将比赛分成了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部分,小组赛采用组内循环赛,小组赛结束之后,根据战绩进行交叉淘汰赛。

这一新赛制想法很好,既可让实力弱的选手多打几场比赛,又可以保证实力强的少被爆冷门。

但是它也给了选手们利用规则钻空子的机会,为了挑选对手,小组赛最后一轮就可能出现让球,甚至故意输球的情况。

果不其然,小组赛最后一天,中国、韩国、印尼选手纷纷上演“争着输球”的闹剧,赛场一片哗然,事后,这些选手以“消极比赛”遭到世界羽联“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对这一事件,网民展开了激烈争论:网民甲:消极比赛,受伤害最大的是观众。

为了金牌,不惜伤害观众的感情,这是有违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行为。

网民乙:不能用道德的批判来掩盖规则的不公,试想,选手在已出线情况下玩命打自己不见得能赢的对手,然后提前碰上自己国家队员,这是傻还是脑子进水?不能全怪队员,要怪只能怪不合理规则。

网民丙:确实有不合理之处,但规则有漏洞就一定得钻么?为了取胜可以不择手段,不顾礼义廉耻吗?作为一个运动员,最起码要懂得尊重观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