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分析】【详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
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
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
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
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3CO+Fe2O3高温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
(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 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 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3.阅读下面小文章,回答问题。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它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氢气常在实验室被使用,如它能和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
氢气被人们所喜爱,因为它有着很多优点。
如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制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等等。
(1)试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_____、(2)写出所有文中出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3)根据文中信息,写出利用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用途各一条。
_____、_____。
【答案】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2H 2+O 2点燃2H 2O 、H 2+CuO 加热Cu+H 2O 填充气球 作燃料【解析】【分析】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详解】(1)氢气难溶于水,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H O H +CuO Cu+H O 高温,点燃。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于填充氢气球,具有可燃性,能用于高能燃料。
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 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___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请列举有力的证据取论证褒贬两方面的观点。
要求:①表达完整,因果关系清晰明确②一个角度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分别控制在30字内。
有益处:_____;有害处:_____。
【答案】AD C6H12O6 +6O2酶6CO2+6H2O CO2+H2O=H2CO3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解析】【详解】(1)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故错误;C、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错误;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正确。
故答案:AD(2)①生物体内的葡萄糖(C6H l2O6)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6O2酶6CO2+6H2O。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观点一:二氧化碳的“利”大于“弊”;观点二:二氧化碳既有“利”也有“弊”;观点三:二氧化碳的“弊”大于“利”论据①:有益处:A、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B、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C、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论据②:弊:A、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B、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5.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
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2CO+2H2【解析】【分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1)甲烷的化学式为4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4222CH+2O CO+2H O164432g x点燃1644=32g xx=88g故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88g二氧化碳。
(2)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燃料,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过多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