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13章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第12,13章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早产儿、低体重儿:BSA/BW大、皮下脂肪 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缺乏棕 色脂肪→ 非寒颤性产热↓
疾病因素
危重患者、极度衰弱:产热能力低下 皮肤完整性受损:严重烧伤、剥脱性皮炎
医源性体温下降
手术方面
消毒液、冲洗液、 全麻:下丘脑调节、血管舒缩、寒颤均抑制
散热降低
药物:抗胆碱能药物 室温增加
恶性高热 过敏反应(羟乙基淀粉等)
体温升高的防治
时刻观察保温设备的工作情况 去除引起体温升高的原因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更要观察术者的手术做到哪个阶段
采用体表物理降温方法降温 检查麻醉机、呼吸机工作状况
Artificial Hypothermia
50mmHg以上, PaCO2升高CBF呈线性增加
MAP降低到50mmHg以下时,PaCO2对CBF 无反应
50mmHg以下,时间长了,引起缺血再灌注 损伤
50mmHg以上,过度通气对脑的保护作用 老年人、脑梗的患者应该如何处理?
低血压对心肌的影响
心肌的氧供/氧需平衡 心肌的血流灌注与心率、心肌收缩力以及
室温下降
<21℃→散热↑↑
预防体温下降措施
降低散热
大手术、冬季(调节室温)、冲洗液加温 四肢及非手术区的保暖
体表加热
红外线辐射器、变温毯、压力空气加热器
输液加温:输液、输血加温器 麻醉方面
人工呼吸(人工鼻、小潮气量或全紧闭)
围术期体温升高的因素
产热增加
严重感染、脓毒症、甲亢、嗜铬细胞瘤急性发作 骨水泥植入骨髓腔 输血、输液反应 CO2蓄积
Intraduction
➢降低了组织代谢 ➢提高了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 ➢使器官较长时间中断血液供应而不受损害 低温麻醉:全麻或并用某些药物阻滞自主神经系统,
物理降温→体温降至预定范围→降低组织 代谢、提高对缺氧耐受能力
Characteristics
1、耗氧量、代谢率随体温下降而下降 2、心脏作功减少 3、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4、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的活力 5、有抗凝作用,但不延长出血时间
20
15.0
15
6.8
6
Relation between body temperature and mind
body temperature
mind changes
34℃ 33℃ ~32℃
32℃ ~31℃ 29℃ 27℃
26℃ ~25℃ 20℃ ~18℃
神志清,记忆力减弱或消失 开始嗜睡,对简单命令有反应
复温
避免烫伤 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低温的并发症
御寒反应 心律失常 组织损伤 胃肠出血 酸中毒
思考题
低温可以不同程度延长阻断缺血时间,常温 下肢体阻断缺血时间是多少?
Controlled Hypotension
控制性降压的概念
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 保证重要器官氧供 应用降压药物与技术 平均动脉压降至50-65mmHg 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能随意运动,但表达能力减退 开始有麻醉作用,随意运动失调
对命令仍有反应,但随意运动丧失 反应迟钝,命令无反应,不能说话
瞳孔对光反射、呕吐反射全消失 意识完全消失
人工低温的适应证
心血管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心肺脑复苏 控制高温 动脉瘤切除或大血管移植
不同体温时阻断循环的安全时限
体温(℃) 32~30 30~28 28~18
请问:为什么要控制性降压?
控制性降压的目的
降低出血量
大血管手术、颅内血管瘤等
手术部位(术野要求清晰)
中耳成形术等
出血量不可控制,又不能输血的
血源缺乏、宗教信仰等
降压对机体主要的影响
脑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心肌的供血有影响 肝脏的影响 肾脏的影响
低血压对脑的影响最大
动脉压安全范围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李文志
对体温的理解
机体组织器官代谢产生的热量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温度
产热/散热的平衡
体温的测定
相对温度 体表温 深部温度
影响体温的因素
患者本身因素
老年 小儿 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医源性因素
麻醉、手术、药物、输血补液等
围术期患者体温下降的因素
年龄
老年:体温调节功能差(肌肉变薄、肌张力 低、BSA/BW大、皮肤血管收缩反应能 力↓、心血管储备功能低下)
<18
阻断循环时间(min) 8~9
10~15 15~45 45~60
重要脏器循环阻断时限(min)
大脑 脊髓 肾 肝
37℃ 3
30~40 20
28℃~32℃ 25℃
8
14~15
30~45
60
60
低温的分类
浅低温: 34℃ ~30℃ 中低温: 30℃ ~28℃ 深低温: < 20℃ 超深低温: < 15℃
降温的方法
麻醉
避免御寒反应,肌松、末梢血管扩张 全身麻醉方法 氯丙嗪:降温前0.25-0.5mg/kg
体表降温 体腔降温 体外循环降温 静脉输入冷液体
变温毯降温法: 方法:变温毯内管道充满冰水,并与冷/热水
交换机相连,管道内的水不断流动、 循环→体温下降 适用:浅低温、低温的维持
Artificial Hypothermia
Relation between body temperature and metabolic rate
body temperature(℃) metabolic rate(%)
36.8
100
31.8
75~80
30.0
60~70
26.8
50
20.0
25
16.8
后负荷的关系 吸入麻醉药物
异氟烷、七氟烷较理想
对肝、肾的影响
低血压对肝脏功能影响较大,要保障CO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但如果血肌酐等
不升高,不会影响肾组织的功能,如果原 有肾病,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肝(Liver)
➢缺氧危险
➢降压→门静脉SvO2↓,只依靠肝A供氧 ➢降压→肝A压力↓→肝血流↓→缺氧
复温的方法
体表复温
温度不宜超过45℃
体腔复温 体外循环复温
原则:体温达到32℃一般不必复温
降温、复温的监测
体温监测:鼻咽、直肠、血液 循环监测
血压、心电图、CVP(PR间期、心律失常)
其他监测
尿量、电解质、血气分析
降温、复温的注意事项
降温
御寒反应 末梢部位要外露,防止冻伤 观察ECG变化,防止室颤和脑损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