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
Born to win
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
参加2017年MBA\MPAcc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已经结束了紧张的考试,,但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这却正是一个严肃的开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贻。
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呢,不防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
建议1:感性不如理性
我不喜欢感性的东西,因为学习容不得它~除非你在2018年1月6日,也能洒脱的说“考不上也无所谓~”。
如果你真的能在那时做到那么的洒脱,那么我劝你现在就可以去享受另一种人生了。
如果你不能,那么就应该像我们一样,理性地来一场苦逼的人生冲刺。
2018考研,你准备开始了吗,如果准备好了,那么接着往下看吧。
建议2:想象不如实战
理性地准备一场考试,不能凭感觉,不能用“我觉得”,而是要精确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水平,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样,你的开端才是正确的、精确的。
如何做呢,2018的考生不妨下载完整的2017年管理类联考试卷,严格按着考试要求,管综3小时,英语3小时。
然后再对对答案,看看自己的起点在什么水平上。
千万不要跟我说:我还没开始复习,怎么就能做题呢,记住,这只是让你认识考试,认识自己的一个测试而已。
把自己测试的得分,再拉低10分,而这就是你目前的真实的水平。
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你或许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轻视,或许将不会再有任何的懈怠。
建议3:先逻辑,后写作。
逻辑与中文写作是本质统一的。
逻辑推理与论证有效性分析都是考查一种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题型来看,“论证、比较、评价”等基本上就可以看作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种,只是在逻辑中它是单选题,而在中文写作中,它则要求考生写成一段评论性的语言。
所以,大家在准备逻辑与写作时,应该先系统的复习逻辑部分的知识,而切入到中文写作部分。
具体来说,2017年6月之前,应该重点进行逻辑部分的学习,而从2017年7月开始,系统的开展中文写作部分的复习。
建议4:先推理,后论证。
在逻辑推理部分的试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推理与论证。
这种题型既有差异,又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推理,是让我们由条件求结论;而论证,是让我们评价题干中的推理的有效性。
从思维角度来说,二是不同的,但从知识点来说,二者又是相同的。
推理,是论证的过程,同样也是考查的重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进行逻辑部分学习的时候,应该先系统的进行逻辑推理的学习,而后再进入到论证部分的强化训练。
具体来说,2018的考生可以参考如下的时间与内容的规划建议。
时间学习任务达标要求
演绎推理: 1. 熟练掌握命题的语言表达
1月,, 1. 假言命题、联言选言推理,非常重要。
2. 熟练掌握相关命题的推理。
2. 直言模态命题推理。
3. 熟悉相关命题的命题规律及思维陷井。
Born to win
归纳类比推理
1. 归纳推理; 1. 掌握推理的基本格式 5月,,
2. 求因果五法; 2. 掌握推理有效的基本原则
3. 类比推理;
综合推理
1. 数字相关的推理 1. 掌握数字类推理的分析方法和常考题型 6月,,
2. 排列组合类推理 2. 掌握排列组合题型的基本解法
3. 关系推理
1. 识别推理过程与推理方法 7月,, 论证
2. 掌握假设、加强与削弱的方法
建议5:先论证有效性分析,再论说文。
写作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也是要有顺序安排的。
一般来说,先学习论证有效性分析,再学习论说文。
理由很简单:论证有效性分析,是格式化的写作文章,也与逻辑结合的最紧密,可以说它是逻辑的直接条理延伸。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经过系统训练后,可以拿下24分,而且是每位考生都可以的。
而论说文,相对来说要开放一些,主要考查对事物的认识与论说能力。
一般来说,中文写作可以从5月份开始,但尽量不晚于7月。
下面以5月为起点,做一个复习进度表,供大家参考:
时间学习任务达标要求
1.大纲解析,了解文体及写作要求。
1.掌握基本阅读能力 5月,,
2.强化论证有效性分析之缺陷识别训练 2.能够有效识别论证中的缺陷
3.强化论证有效性分析之缺陷分析展开
1.论证有效性分析15类典型逻辑缺陷识别
2.典型逻辑缺陷规范化写作 1.能够完整写出一篇有效的论证有效性分析 7,8月
3.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之谋篇布局 2.能够完成的写出一篇论说文
4.论说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5.论说文之论述展开
1.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强化训练 1.能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合格的论证有效性
2.论证有效性分析25分钟速写训练 9,11月分析文章。
3.论说文历年真题强化训练 2.能在35分钟内写出一篇合格的论说文。
4.论说文30分钟速写训练
1.考前强化训练 1.能在规划时间内完成两篇文章 12月
2.2016年考试热点分析 2.针对2016年考试热点模拟练习
上面我们简单地为2018年的考生作了逻辑与写作的复习规划,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有效帮助。
跨考教育逻辑与写作教研室—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