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PPT课件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PPT课件

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 5.合理选择透析器。 6.治疗中严密检测,包括管路和凝血,各种压力检测
结果,各种透析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血流速度相对较慢;如血管通路原因导致血流速度 难以达到透析处方要求,此时虽然设定血流速度较高, 但大部分为在循环血流,为无效血流
血标本的采集
血标本的采集不规范可影响Kt/V计算 1.透前血,是否在透析开始前采血,使用导管者是否
将封管液全部抽出并丢弃。
2.透后血,是否停止了超滤,血流速度是否调低或停 泵,是否将透析液设为旁路,血流调低后是否有一定 的稳定时间。
放射学评估
透析后胸部X线片显示肺门血管宽度及心胸 横径缩小,心胸比﹤0.5,则达到干体重
易操作
患者变异大
血容量检测 生物阻抗
红细胞比容测定或蛋白浓度变化与血容量成 易操作,透析实时测量 反比
血容量不完全取决于水合状态,患 者变异大
人体电阻抗与体液量成正比,光谱分析可区 易操作,重复性好 分细胞内外液
Kt/V
K是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单位是L/min,它是单位面 积的清除率(K 。A)和血液流速与透析液流速的函 数。
t是透析时间,单位是min V是尿素分布容积(体重*0.58),单位为L Kt/V是无单位的比值,反映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分数,
也叫尿素清除指数。
(一)spKt/V的计算
spKt/V=-ln(R-0.008t)+(4-3.5R)*UF/W Ln为自然对数 R=透后BUN/透前BUN t=透析时间(h) UF=超滤量=透前体重-透后体重(L) W=透后体重(kg)
达到充分透析可采取措施(二)
5.调整透析时间和频率,用生物相容性和溶质清除性能 好的透析器,调整透析参数等方式,保证血透对毒素 的有效充分清除。
6.改变透析模式(如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等)提 高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
7.定期评估有无尿毒症综合征(心血管、钙磷代谢、贫 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干体重的定义
邢台环生中医院 姚志国
主要内容
透析充分性的定义及评估标准 达到充分性所采取的措施 尿毒症毒素及其分类 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测定 影响血透充分性的因素及对策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定义
广义 患者通过治疗达到并维持较好的临床状态,包括血
压和容量状态、营养、心功能、贫血、食欲、体力、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生活质量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溶质清除充分
贫血纠正
钙磷代谢平衡
酸中毒纠正 并发症少或无
生活质量好,回归社会 患病率、死亡率低
营养良好 症状轻微
透析不充分的表现
毒素潴留过多 皮肤干燥、瘙痒、汗排不出、肤色黯 贫血症状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钾、磷潴留过多 高钾血症 钙沉着
水潴留过多 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 心包炎 肺水肿
血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准确留取血标本是精确评价Kt/V的前提 按血管通路及抽血时间不同,操作如下: 1.透前: ①动静脉内瘘者:于透前从静脉端内瘘穿刺处直接抽,
针不要预冲
②深静脉置管:于透前通过导管先抽出10ml血并丢弃, 在收集血样,避免被肝素溶液等稀释。
血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透后:透后样本若被生理盐水稀释,将过高估计透析 剂量。
充分性评估及其标准(二)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
营养良好,有适当的肌肉组织
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 透尿素下降率(URR)≥65%,单室尿素清除率(sp Kt/V) ≥1.2;目标值尿素下降率(URR)≥70%,单室 尿素清除率(sp Kt/V) ≥1.4。
血透充分性的目标
1.在透析将结束时,将超滤率设为零,减慢血流量到 50-100ml/min,维持10秒停血泵,在20秒内从动脉端采 血。
2.设超滤量为零,然后将透析液设置为旁路,血液仍 以正常速度运转3-5min,从血管路任何部位采血。
另注意:透析器是否有凝血。
血标本尽快送检
透析方案的调整
1.是否每次透析时间充分,必要时适当延长。 2.保证血流量达到处方要求。 3.规范采血。 4.定期评估血管通路,检测血流量及在循环情况。至
B.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采取以下办法:
干体重评估新办法
技术 血心房利钠肽
原理 心房压力增高时释放,容量过重时水平增加
优点 易应用,对容量负荷敏感
缺点
受心衰影响,不能发现容量的不足, 正常值尚不确定
超声法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与体表面积之比 (VCD),达干体重时在8-15mm/m²
反应血容量,对水符合敏感 受心衰影响,测量误差,患者变异 大
从最初的维持生命
最佳的透析方案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定义
狭义
透析对小分子的清除,常以尿素为代表,即尿素清除 指数Kt/V,包括单室Kt/V(sp Kt/V ),平衡Kt/V (e Kt/V )和每周标准Kt/V (std Kt/V )和尿素下降率 (URR)
评价指标
临床综合指标
临床症状如食欲、体力等;体征如水肿、血压 等;干体重的准确评价;血液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尿 素氮、酸碱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影像学 检查如心脏超声波等
定期检测,至少每月一次。
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测定
Kt/V 尿素清除指力学模型,通过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 氮水平并计算得来。
目前常用的单室Kt/V(sp Kt/V ),平衡Kt/V (e Kt/V ) 和每周标准Kt/V (std Kt/V ),其中以单室Kt/V(sp Kt/V ),其中以sp Kt/V 因计算相对简单而应用广泛。
尿素清除指标:
尿素清除指数Kt/V,包括单室Kt/V(sp Kt/V ),平 衡Kt/V (e Kt/V )和每周标准Kt/V (std Kt/V )和尿 素下降率(URR)
充分性评估及其标准(一)
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透析并发症少,程度较轻 血压和容量控制较好,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
重的3%-5% 透前血压<140/90mmHg,透后血压<130/80mmHg
Kt/V测量偏差的原因分析
治疗时间 血流速度 血标本采集 透析器 其他
治疗时间
没有达到透析处方要求 1.透析中出现并发症,并因此提前终止或中间暂停透
析 2.患者迟到,或因穿刺困难影响治疗时间 3.机器报警,使实际时间短与处方时间
血流速度
1.因血管通路或透析并发症等原因,透析中减慢了血 流速度
通常指透析结束后患者将要但还没有发生低血压综合 征时的体重
两种含义: 1.每次透析时超出正常的细胞外液量的纠正 2.如果再进行额外超滤将要出现低血压
干体重的评估
A.临床评估法 通常干体重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共同 设定的粗略值,包括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正常、无 水肿及体腔积液(胸、腹水、心包积液)、无肺淤血、 X线胸片心胸比﹤55%时的体重。
易受体温及离子影响,容量变化不 敏感
干体重
干体重是个变量,随病情及营养状况等变化,如病情 稳定,营养状况良好,则干体重增加;反之则下降。
干体重的评价尚无金标准,临床物理检查对干体重的 判断准确性欠佳,新技术有助于较准确地设定干体重, 但新技术亦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故对干体重的判断需 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
检测血透充分性的重要性
血透充分性是规范化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析剂量与病人存活率显著相关
达到充分透析可采取措施(一)
1.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以保证完成每次设 定透析时间及每周计划。
2.定期评估、调整干体重 3.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3%-
5%,一般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 4.加强饮食指导,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干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