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考研原因分析

大学生考研原因分析

大学生考研原因分析——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信息与计算科学:刘新磊张曦舒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倪锦程张汉青生物工程:王艺天吴晓燕杨洪瑞文章摘要:在学校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一至大四学生对考研的看法和计划。

并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课本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考研的理解。

首先,了解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家庭所在地,考研原因)。

其次,了解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考研形势、政策的变化。

最后,小组对大学生考研原因展开讨论并叙述本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关键字:考研大学生经济家庭就业形势国家政策据统计,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确认报名参加2010年研招,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这已经是连续三年增超十万人○1。

其中,近二十七万报考北京高校研究生,北京理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考人数均超万人。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和上网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书籍的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考研的理解以及打算。

通过资料和他们的回答我们得到了如下考研形势与信息:一、当前本科生的就业形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2008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而就业率仅为65%;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就业率为68%;2010年高校毕业生为630万,比上年增加20万,就业率为72.2%;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2012年将会增加20万,达到680万人。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是有限的,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华网“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显示:89.43%的网友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在“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多少”的选项中,选择“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站26.83%。

面对社会上越来越丰富的人才资源,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员工聘用的标准,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当代大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二、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总体上仍是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总数为600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时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比例7%的标准相比,眼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产生了有利影响。

有关专家估计,入世后我国至少会增加1000多万个就业机会,这其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肯定会更大,硕士研究生在竞争中无疑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大幅度提高,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三、关于大学毕业生考研原因分析的数据统计:注:此次共发放101份调查问卷,男生74份,女生27份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在面对“考不考研”这个问题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不是太明确,大多数同学都处于正在考虑的阶段。

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同学对自己今后的目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迷茫”的人数占的比率在不断减少。

到了大三,同学们对“考不考研”基本已经有了答案,在图书馆里做调研时也发现,来这里自习的基本都是大三准备考研的。

大四的数据对此项调查已无意义。

考研原因分析请看下节。

(二)以专业分类做为自变量时:(由于此次调研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昆明理工大以上数据得出:文科类同学考研的比较多,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的专业不满意,希望借由考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转到自己更加心仪的专业去,但是部分文科女生也指出,当下文科专业毕业后对口率不太大,考研后也会变成“大龄剩女”,考研实属无奈之举。

昆工艺术类学生也表示面对专业艺术学院的学生压力还是蛮大的,只有不断的把握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才能在这人才济济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理工科学生的数据可以看出,男女同学对于考研也持比较不同的态度,从他们的调查问卷中对于7,8两个题目的差异也可见一斑:大部分男同学考研一是为了提高就业平台,二是喜欢所学专业,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女同学考研的主要目的为躲避社会压力,不喜欢本专业等等。

(三)以农村和城市学生作为自变量:考虑到中小城市,大城市和农村学生,男女学生的考研意愿不同,将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为农村男生,农村女生,中小城市男生,中小城市女生,大城市男生,大城市女生6个部分。

由以上调研数据得出,农村学生和大城市学生的考研比率相差很大,大部分农村学生想尽快就业,解决家庭困难,其中,不是独子也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同学有兄弟姐妹,想早点就业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大城市学生的考研概率要大一点,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条件更好一些,能允许自己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大城市学生都是独子,每个家庭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在考研原因分析中,大城市学生选择“家长督促”的人数明显比农村学生和中小城市学生高得多。

以上数据还表现出大城市女生考研的人数要比农村和中小城市女生考研人数少得多,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城市女生普遍都不想考研,一是怕变成“灭绝师太”,二是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女生也不在少数。

而相比于大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中小城市学生的考研规律并不太明显,介于大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

四、考研的主要动因:(一).适应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起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十年前也许本科生就是社会的骄子,然而走到今天,本科生已经不是那么受宠和独占鳌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提高素质、成为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

为了能在知识时代把握住时代的潮流,不被时代边缘化,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显得尤为必要。

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二)通过学位的快速提升,缩短走向成功的路径。

空间距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然而一个人从立志到成功是找不到一条最短路径的,正所谓“没有最短,只有更短”,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应对世间万物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个人主观作为,走向成功的路径确实可以缩短,考研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如果一个本科生毕业后出去打工,要谋取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位,至少要5—8年,如果要生活得更好,则需要10年甚至20年。

而考研、读博士和博士后,毕业后,其社会地位则可以迅速得到提升,尤其是在知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稀缺品的时候,更是如此。

加上目前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层知识层次普遍偏低,更强化了这种学历的价值。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靠做学问走向成功压缩的是时间而不是过程,这其间需要相当的毅力和极大的付出。

路径压缩也不仅是限于做学问这一条道路,如何压缩一般取决于个人的智慧。

(三)拓宽了交际面,开阔了人生的视野。

研究生阶段正是大学生思想开始独立,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同学和朋友,其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上的互补和交流等都能更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又相互给了关于人生思考的素材。

一个人接触得越多,思考得越深,那么越趋于成熟和越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研究生彼此之间的感染和熏陶能开阔视野,提升人生的品位,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形成对真理和幸福美好的忘我追求[2]。

4.为全面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本科生阶段所学的知识主要是理论知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跟社会实践的结合比较少,而且在本科生阶段知识比较零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尚不能形成对社会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一方面因为知识存量及深度有限,另一方面是还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洗礼这一环节,这个时候进入社会,有激情有冲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力不从心。

如果继续读研,则可以在这段自由时间里,在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把自己放到社会中去锻炼,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对社会的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整体分析及思考】考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经过深思熟虑再作出对于自己人生最有利的决定,绝不能盲目从众。

考研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目的是以完善知识结构为根本目标,着力提升个人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从自身角度着手,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考研之路。

考研持续升温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

教育的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考研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究竟是继续扩招还是给考研热降降温,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

我们应尽最大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其正面作用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限制到最低。

拿出全部力量将研究生制度改革进行到底,使研究生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正常路径发展,而不是盲目膨胀、虚假繁荣、泡沫式发展。

【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调查的艰辛,对当今考研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锻炼了我们人际交往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奋斗在考研第一线莘莘学子。

我们深知,一年过后我们中的一部分将会加入他们的行列,学长学姐们为我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我们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一定慎重地走好每一步。

我们组的所有成员都从这次调查中获得很深的体会,感触良多,在今后生活中必定付诸于行动为谢。

(指导老师:董树)参考文献:1.新视野教育培训—新浪博客2.《考研360 —考研全程备考指南》附录:大学生考研调查问卷1.你的年级为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2.你的性别( )A.女生B.男生3.你的居住地A.城市B.乡村C.城镇4.请问你是独生子女吗A.是B.否5.你的专业所属范畴为A.理工类B.文科类C.艺术类6.你当前对考研的意愿如何()A.非常确定B.比较确定,但有可能改变C.仍在考虑中D.没意愿,当备选方案7.如果你想考研,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考研的(多选)A.提高就业平台B.个人喜欢所学专业,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C.不喜欢本科所学的专业,希望考研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也不排除追求考取名校学习D.躲避社会压力,想继续过校园生活E.家长督促使自己萌生考研的想法,完成父母心愿F.目标不明确,考考再说,跟着社会形势走G.为了和男女朋友在一起H.为了改变家庭状况8.如果不想考研,是什么原因(多选)A.考研花费太高,家庭难以承担支付B.想早点就业,解决家庭困难C.觉得考研没有必要,浪费时间D.失去学习兴趣E.已经有好的谋生方式,认为不需要考研F.考研压力太大,难以负荷感谢你的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