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4课 《唐诗二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4课 《唐诗二首》

24、《唐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处境。

2、通过诵读品析感受诗人的精神。

3、通过情境翻译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春望》……忧国忧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朗读诗歌
1、一读,读准字音
2、二读,注意停顿
3、三读,明诗意
(学生多次朗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引导学生明确四言诗的朗读特点,理解诗意)
二、初读感知
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学生自学,教师对学生有疑问的语句稍作解释即可)
四、欣赏体会
抓情节·入情境:
试抓关键词,拟写各段小标题
(教师引导概括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留意诗歌描绘出的情境,以及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推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诗歌的内容、主旨)
六、课堂检测
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赏析诗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

三、导入新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卖炭翁》……
二、朗读诗歌
1、一读,读准字音
2、二读,注意停顿
3、三读,明诗意
(学生多次朗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引导学生明确古体诗的朗读特点,理解诗意)
三、初读感知
1、这是一首叙事乐府诗,到底叙述什么呢?
2、诗中的“卖炭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个字概括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并简要分析。

3、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勾画诗句,同桌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师提示学生注意诗中对卖炭翁的外貌、心理、行动的描写并板书。


四、比较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两首诗在形式上、思想情感、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师讲解两首诗在形式上的异同点,学生同桌讨论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写法上的异同、师巡视点拨后引导全班交流,师评价、归纳板书)
五、课堂练习
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②薪③面④鬓⑤辙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
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
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
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
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