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模拟小卷(七)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拉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 错;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木箱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 错,C 正确;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 错。
答案 C
15.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去太空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这是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进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若“悟空”绕地球运行n 圈所用的时间为t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则“悟空”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 )
A.2πnR t
B.2πngR 2
t
C.32πngR 2
t D.42πngR 2t
解析 “悟空”的运行周期T =t n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
T
2r ,对地面上的物体有G Mm ′R 2=m ′g ,联立解得r =3gR 2t 24π2n 2,故v =2πr T =32πngR 2t
,C 正确。
答案 C
16.已知动车进站前关闭发动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先后经过A 、B 、C 、D 四点,如果测出AB =500 m ,BC =400 m ,测得动车通过AB 段与通过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动车运动到D 点时恰好停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车经过A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00 m/s
B .动车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C .动车在A
D 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40 m/s
D .CD 段的距离为612.5 m
解析 设动车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为v 0,通过AB 段和BC 段的时间均为T ,加速度大小为
a ,则有v 0T -12
aT 2=500 m ,v 0·2T -12a (2T )2=500 m +400 m ,解得v 0=550 m T ,a =100 m T
2,动车减速到零通过的位移为x =v 2
02a
=1 512.5 m ,故CD 段的距离为CD =x -AC =1 512.5 m -900 m =612.5 m ,D 正确;因为没有给出通过AB 段的具体时间,有关速度、加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能计算出具体数值,A 、B 、C 均错误。
答案 D
17.如图1所示,在正交的匀强电磁场中有质量、电荷量都相同的两油滴,A 静止,B 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若B 与A 相碰并结合在一起,则它们将( )
图1
A .以
B 原速率的一半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以R 2
为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 C .仍以R 为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做周期为B 的一半的匀速圆周运动
解析 由A 、B 相碰时动量守恒mv =2mv ′,有v ′=v
2。
据题意碰后A 、B 合成的大油滴仍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合外力是洛伦兹力,所以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有r =2mv ′2qB =mv
2qB =R 2,T =2π·2m 2qB =2πm qB。
选项B 正确。
答案 B
18.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个有界电场,边界MN 将空间分成左、右两个区域,在右区域中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右区域中离边界MN 某一位置的水平地面上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滑块(滑块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如图2甲所示,滑块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图2
A .滑块在MN 右边运动的位移大小与在MN 左边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B .在t =5 s 时,滑块经过边界MN
C .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电场力之比为2∶5
D .在滑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小于电场力做的功
解析 根据题中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滑块在MN 右边运动的位移大小与在MN 左边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相等,选项A 错误;根据题图乙所示速度图象可知,t =2 s 时滑块越过分界线MN ,选项B 错误;根据题中速度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2 s 时间内,滑块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a 1=v 02,在2~5 s 时间内,滑块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a 2=v 03,设电场力为F ,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为f ,对滑块在MN 分界线右侧的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1,对滑块在MN 分界线左侧的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2,联立解得:f ∶F =2∶5,选项C 正确;在滑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可表示为W f =fx =f ·2.5v 0,电场力做的功可表示为W F =Fx 1=F ·v 0=2.5f ·v 0,二者做功相等,选项D 错误。
答案 C
19.如图3所示,在虚线左侧的足够大区域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有一个直角三角形金属线框,线框左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线框的电阻为R 。
线框以垂直虚线方向的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线框的左边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
E 表示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F 表示线框中受到的安培力大小,P 表示线框的电功率的大小,I 表示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图3
解析 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感应电动势E =BLv 0,感应电动势随着线框切割磁感线有效
长度L 的减小而线性减小,A 正确;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 =B 2L 2v 0R
,安培力与L 2
成线性关系,B 错误;线框的电功率P =B 2L 2v 2
0R ,电功率与L 2成线性关系,C 错误;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I =
BLv 0R
,感应电流与L 成线性关系,D 正确。
答案 AD 20.如图4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电流表为理想电表。
L 1、L 2、L 3、L 4为四只规格均为“220 V,60 W”的相同灯泡。
如果副线圈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 .电压表的示数为660 V
B .电流表的示数为0.82 A
C .a 、b 两点间的电压是1 045 V
D .a 、b 两点间的电压是1 100 V 解析 根据题图乙所示的副线圈电压图象,可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为U 2=
220 V 。
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U 1=4U 2=4×220 V=880 V ,选项A 错
误;副线圈所接的每个灯泡中电流均为I =P U =60220 A =311
A ,电流表的示数为I 2=3I =3×311 A =0.82 A ,选项
B 正确;由U 1I 1=U 2I 2,解得原线圈中电流I 1=I 24=944
A ,灯泡电阻R =U 2P =220260 Ω=2 4203 Ω,与原线圈串联的灯泡两端电压为U 灯=I 1R =944×2 4203
V =165 V ,故a 、b 两点的电压是U ab =U 灯+U 1=165 V +880 V =1 045 V ,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 BC
21.如图5所示,将一质量m =1.0 kg 的物体P 用两根长度均为l =0.5 m 且不可伸长的细线1、2系于竖直杆上相距也为l =0.5 m 的A 、B 两点,现使物体P 随杆一起由静止开始转动,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则在角速度ω由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有( )
图5
A .细线1的拉力与角速度ω2
成正比
B .当角速度ω=210 rad/s ,细线2刚好伸直无拉力
C .随着角速度ω的增加,细线2对物体P 的拉力将大于细线1对物体P 的拉力
D .当细线2刚好伸直时,物体P 的机械能增加了6.25 J
解析 当细线2还未伸直时,设细线1与竖直杆之间的夹角为θ,则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可得F T sin θ=mω2l sin θ,细线1的拉力F T =mω2l ∝ω2,细线1的拉力随转动角速度ω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细线2伸直后,再增大角速度ω,则不再满足该关系,故选项A 错误;当细线2刚好伸直无拉力时,有mg tan 60°=mω2l sin 60°成立,解得ω=210 rad/s ,选项B 正确;当细线2伸直后,设细线2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 T ′,竖直方向有F T cos 60°-mg -F T ′cos 60°=0,则F T >F T ′,选项C 错误;当细线2刚好伸直时,有F T ′=0,角速度ω=210 rad/s ,物体P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l sin 60°,由动能定理可得:W T
+W G =ΔE k ,又因为W G =-mgl sin 30°,ΔE k =12
mω2r 2,三式联立并代入数据求解可得W T =6.25 J ,由功能关系知ΔE =W T ,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