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1)一、 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_—”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二_―”通“ :_______ )3.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4. 失其所与,不知(“ ”通“ )二、 古今异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_________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 1.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2.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 ( )3.越国以鄙远鄙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 ()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 ()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 2)与郑人盟(2.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 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名词的意动用法( 1)越国以鄙远())( 2)既东封郑(4.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5.动词的使动用法)( 1)若不阙秦()(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形容词作动词)(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8.数词作动词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缒:用绳子拴着往下送 执事:对对方的尊称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 15 题晋侯、秦伯围郑,。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依附一个同时又依附另一个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必:必然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 夜缒.而出 C 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D 敢以烦执.事.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 若:如果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边邑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B 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防御工事C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D 既东封.郑封:成为疆界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B 若不阙.秦 阙:侵损C 唯君图.之 图:图谋D 秦伯说. 说:高兴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与郑人盟.盟:同盟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及:到B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因为C 失其所与.与:依附D 以乱易.整易:代替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B 不仁.仁:人道C 失其所与,不知.知:明智D 亦去.之去:离开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 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C 今急而.求子因人之力而.敝之D 阙秦以.利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0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是寡人之过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 失其.所与吾其.还也D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B 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C 唯君图之.因人之力而敝之.D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夜.缒而出 A 越国以鄙.远 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 朝.济而夕设版焉D 既东封.郑1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越国以鄙远. 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既东.封郑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共其乏.困.14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夫晋,何厌之有? D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 、下列各项中全能成为秦穆公退兵原因的一项是()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0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O 邻之厚,君之薄也O 夫晋,何厌之有0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0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030 BO® C 000D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2)一、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其无礼于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下列句子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1)答案解析一、答案: 1.已矣 2.共供供给 3. 说悦 4.知智二、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那人,指秦穆公三、答案: 1.通“悦/”陈述 /游说,劝说 2.推辞/告别/审讯 3.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谦辞 4.如果没有。
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暗暗地/迷漫而模糊/低贱,卑下 5.假如/好像/及,比得上 /你6.考虑 /地图/打算,计划 /预料,料想7.介词,因为 /介词,拿,用 /连词,表顺承/介词,把/介词,凭借/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动词,认为四、答案:(一) 1.(1)驻军(2)结盟 2.(1)在夜晚(2)在早上;在晚上(3)向东;向西 3. (1 )以……为边邑(2)以……为疆界(二)1. 恩惠 2. (1)使……减少,侵损、削减(2)使……亡(三) 1. ( 1 )远方的土地、国家,这里指郑国( 2)缺少的东西2. (1)变雄厚;变薄弱(2)损害(四)从属二主五、1、C必:一定既:已经2、C3、鄙:动词,当作边邑D厌:满足4、C图:考虑5、C盟:动词,结盟6、C因:依靠7、B仁:仁道8、B9、A介词,对; B 结构助词,的 /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C 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 D 连词,来 /介词,把。
10 、 A 主谓之间取独 B 助词,表判断 / 助词,表肯定; C 代词,自己的 /语气副词,表商量 D 动词,做 /动词,给。
11、 A 如果; B 语气副词,怎么 /兼词,于彼; C 指示代词,这件事 /代词,代秦国; D 动词,成为边疆界 /疆界。
12 、 C 例句,名词作状语; A 名词动用; B 动词做名词; D 名词动用13 、例句,形容词作名词; A 名词动用; B 名词作状语; C 名词作状语14、 B 例句,介宾短语后置; A 判断句; C 宾语前置; D 判断句15、C《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2)答案解析一、答案:1.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那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2.宾语前置句因为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
3.状语后置句并且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4.状语后置句佚之狐对郑伯说……5.状语后置句6.省略句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二、答案: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们)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采分点:亡、鄙、远、两个“以;” 状语后置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省略句:敢以烦执事)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采分点: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行李;通假字:共;活用:乏困)3.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采分点:封、焉;词类活用:东、封、阙)4.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采分点: 敝、与、易、其;判断句式)是的,又到春分时分,今日已是昼夜平分春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春天,转眼已经走到一半。
不禁,有了些许淡淡的怅然。
这岁序更迭啊,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眷恋的机会。
我们甚至来不及感叹,便匆匆走向下一个节气。
不经意间,我们走着走着,便把春天走成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
此时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春风花草香,又把新桃换旧符。
那些走过的时光,随手握一把,满是春天新鲜的味道,沁满春日阳光的暖。
这春风啊,总是来的那么急,那么声势浩荡,带着泥土松软的芳香,带着小河流水的哗哗声,还有桃花杏花梨花的艳。
我们无需刻意寻芳,自有满眼的春色,惊艳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这就是春天,无论走着,还是睡着。
一抬头,就会遇见一树花开。
一低眉,便会遇见一行青柳。
那些匆匆擦肩的路人,已是换了薄薄的春衫,令你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
沿河缓缓行走,总会有姹紫嫣红的花事,与你撞个满怀。
那小桃红,玉兰粉,梨花白,连翘黄,还有那些婀娜的柳丝,瞬间让时光变得柔软,而诗意!最喜欢,吹面不寒杨柳风,斜风细雨不须归。
漫步柳堤,踏着柔软的土地,看风吹叶绿,看花开满枝,心儿也随风怒放。
这轻轻杨柳风,这悠悠桃花水,如诗,如画,是否也会醉了你的眼?经年的淡定,昔日的重逢,漫过春天静好的光阴,让沧桑了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