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辐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辐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首创国际城小区(一期)5号楼地辐热工程施工方案审核:编制:首创国际城(一期)项目部2013年1月1号一.编制依据1.设计、建设单位出具的图纸、文件及变更。

2.《建筑用料及做法》02J013.《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10-2003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20117.《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CJ/T 175-20028.现行《施工手册》第四版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9364.3,地上三十层,,主体为剪力墙结构,分东、中、西三个单元,每单元三户。

供暖采用分户独立式系统,每户供回水支管上分别安装热计量装置及附属管件、阀门,采暖管道敷设在垫层内,采用“回折型”布置。

垫层使用C15细石混凝土,由设置在施工缝的两部地泵浇筑。

2.工程重点本工程施工时间段处于冬期施工范畴,应针对现场情况,从支管打压、PE-RT管盘设、混凝土浇筑等各方面做好冬期施工相关措施。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和相关变更,明确地辐热总管、PE-RT管铺设方式。

(2)熟悉地辐热工艺标准和质量验收规范。

(3)熟悉冬期施工规程,对地辐热相关工序采取有效措施。

(4)编写地辐热施工技术交底,并对班组进行相关培训。

2.材料准备主管道:热表井内管道均采用钢管(DN≥50时必须采用无缝钢管),DN<32采用丝接,32≤DN<50采用焊接。

加热管:采用300m定长PE-RT管,户内规格为d20*2.3,由热表井到进户门管道规格d25*2.8和d32*3.6(跃层);管材为S4系列,使用条件4级,在使用温度60℃和使用压力0.8MPa的条件下寿命50年以上。

分、集水器:分、集水器材料为铜质,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影响性能的缺陷;连接件直接与加热管接触面必须镀镍,色泽均匀,镀层牢固,不允许有脱镀缺陷。

冷拔丝网片:采用2@50成品冷拔丝网片。

绝热材料:20mm聚苯乙烯泡沫板(伸缩缝、墙脚10mm),表观密度≥25kg/m³(导热系数≤0.041 W/m·K)。

反射膜:铝箔反射膜。

固定件:室内加热管固定使用塑料扎带、固定卡子;总管固定使用扎丝绑扎到水泥钉上。

保温材料:供回水干管、立管采用40mm离心玻璃棉管壳(导热系数≤0.037W/m·K);进户加热管及伸缩缝处加热管采用聚氯乙烯波纹套管;加热管间距小于100mm部位采用聚氯乙烯柔性套管。

冬期施工材料:垫层保温用棉毡,窗口封堵用彩条布(保证三层需求)3.机具准备气泵:本工程地辐热施工处于冬期施工范围,常规用水打压存在冻管的隐患,故采用气泵打压、保压。

(至少两台)地泵:本工程分东、中、西三个单元,于各单元施工缝处各设置一台地泵,泵管直径100mm。

电弧灯:室内施工照明和升温用具。

4.作业条件准备(1)地辐热相关材料质检报告、复检报告符合要求。

(2)吊洞、多水房间防水(闭水试验合格)、墙面粉刷、外窗安装等工作进行完毕。

(3)冷热水支管铺设、打压(气泵打压)验收合格。

(4)窗洞口封堵、楼层50线完毕。

(5)地泵安装、检验完毕。

5劳动力及工期准备(1)地辐热安装:技工6人,采用平行施工。

地辐热垫层:泵工4人,刮平8人,收面8人,普工4人,分两个班组采用流水施工。

(2)工期安排:计划工期65天(实际工期45天,春节顺延20天)四.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加热管总管安装→铺设保温层(聚氯乙烯泡沫板、铝箔反射膜)→铺设冷拔丝网片→铺设PE-RT管→加压测试→安装分、集水器→隐蔽验收→混凝土垫层施工→管道冲洗→系统试压→系统2.工艺标准(1)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处理平整、干燥、无杂物;卫生间、厨房1:3水泥砂浆找平、做1.5mm厚JS防水涂料(此部分提前施工);卫生间结构板有高差部位冷热水支管刻槽通过。

(2)加热总管安装加热管总管需用水泥钉固定在结构板面,当必须与遇冷热水支管叠加时,应刻槽通过;由热表井至进户门部位管道应套聚氯乙烯波纹套管,并敷设在200mm宽地槽内(安装完毕后用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材料填实)。

(3)铺设保温层:采暖房间,错缝排列铺设2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相互间结合紧密,拼缝处采用塑料胶带粘接成整体;采暖房间墙根交圈布置1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绝热层,高度出建筑成活面10~20mm (50线下48~49公分),上涂密封胶,并用胶带纸点粘临时固定;铺设铝箔反射膜,边角处留出5cm折入聚氯乙烯泡沫板下面;门口及房间面积≥30㎡,或单边≥6m处采用10mm厚聚氯乙烯泡沫板设置伸缩缝,高度出建筑成活面10~20mm,并套PVC波纹套管,两端出伸缩缝10公分。

(做法见伸缩缝做法详图)伸缩缝做法详图(4)铺设冷拔丝网片:在取暖房间铝箔反射膜上铺设Φ2@50成品冷拔丝网片,不同网片对齐后用塑料扎带绑扎牢固(个别铺设取暖管后翘起部位需加固定卡子);钢丝网片遇门口伸缩缝处需断开;卫生间部位冷拔丝端部需让开墙根防水10~20mm。

(5)铺设PE-RT管:加热管铺设按照图纸要求采用“回折型”布置,起步距墙角150mm,铺设时应力自然释放,杜绝管道拧劲翘起,弯折处需在圆弧顶固定,防止出现死折;回折型加热管铺设不允许有接头,在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时应采用PE-RT专用热熔接头进行连接;加热管到分集水器处需断开时,应用专用工具切割,切口应平整,且垂直于管轴线。

加热管在分、集水器范围应使用聚氯乙烯波纹套管(出建筑面200mm),当集水器周边出水、回水管密集时,应适当调整加热管间距至150mm(当尺寸必须小于100mm时,需增加聚氯乙(6)加压测试本工程户内采暖压力为0.8MPa,混凝土垫层浇筑前需进行系统试压,测试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缓慢升压,当压力达到1.2MPa 时,稳压1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于0.05MPa为合格;加压测试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7)安装分集水器PE-RT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及管件连接采用卡套式连接;分集水器安装时,分水器在上、集水器在下,中心距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300mm;分集水器安装前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取10%做强度和严密性检查,阀门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倍,DN≤50的阀门试验时间15S。

(8)隐蔽验收,进行隐蔽验收必需符合以下要求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无渗漏。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9)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保证窗洞口封堵密实,有高差部位模板安装完毕(普通房间距成活面留30mm,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留60mm);混泥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地暖管压力在0.6MPa以上,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保持地暖管压力在0.4MPa以上。

(10)管道冲洗立(干)管清洗时应打开旁通阀门,确保水不流进加热管;加热管道冲洗在分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进行。

(11)系统试压系统试压应待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少14天后进行,避免打压时混凝土形成微裂缝;缓慢升压,当压力达到1.2MPa时,稳压1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于0.05MPa为合格;加压测试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12)系统调试与运行系统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热和供电条件下进行,且系统未经调试前严禁运行使用;在混凝土垫层完全自然干燥后(至少21天)进行同热试运行,初次供暖时热水比环境温度高10℃左右,连续运行48h后,每隔24h水温提高5℃,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对每组分集水器回路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运行正常;系统调试完毕后,将加热管中积水放完、吹干;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为评价和考核依据。

五.质量验收标准1.主要材料质量标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PE—RT管材2.地辐热安装验收标准3.地辐热垫层验收标准六.质量保证措施1.常规措施(1)开工前针对现场情况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实行样板间制度,连同甲方、监理对样板间质量进行考评;对样板间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协商改善。

(3)操作人员合理分工,例如铺保温层的只进行保温层铺设,盘加热管的一人固定一单元,使每个操作人员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都是熟练工。

(4)要求班组必须配备专业带班,在现场协调工作和过程控制;项目部主管工长做到每天至少抽查一次工作面,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大面积返工的可能性。

2.冬期施工措施(1)冬期施工做好如下测温工作(2)楼层所有窗洞口采用彩条布进行封闭。

(3)泵管依次用塑料纸和棉毡包裹保温。

(4)混凝土加入抗冻剂,应要求商混车搅拌罐覆盖保温,并检查入场混凝土温度,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浇筑完毕利用刮杠刮平后,用塑料纸和棉毡倒退式依次进行覆盖,统一使用电弧灯进行照明、升温,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收面,待混凝土面层能站人后进行二次覆盖。

(6)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受冻临界强度≥4MPa;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决定室内升温措施持续时间。

七.成品保护1.地辐热施工范围楼层不允许穿插任何工序,所有必需进行的工序均安排在地辐热施工前完成。

2.每户地辐热安装完毕后需对进户门进行临时封堵,防止无关人员踩踏破坏。

3.混凝土浇筑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着软底鞋,用平头铁锹。

4.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应妥加保护,严禁大力敲击、冲击、开孔、运行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加热设备等。

八.安全施工1.总则:参加施工作业的一切作业人员,都要经过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方后方可上岗;参加作业的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走安全通道,不得在开挖区域活动,或翻越、攀爬栏杆、脚手架等。

2.一般安全注意事项(1)防高空坠落:开工前确保临边防护全部到位;操作人员不得私拆临边防护;临边作业至少2人同行,且任何时候都不得背对临边操作;上脚手架时不得跳跃,更不得在未铺设架板的架体上行走。

(2)防实体打击:作业人员不得将劳动工具放置在窗口、电梯口等位置、更不得向楼下抛洒杂物;无论室内室外,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3)防机械伤害: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使用气泵等大型器械;等待施工电梯时严禁将头、手伸出栏杆,进入电梯随手将安全门关闭,电梯运行过程不得手抓或手指伸出电梯安全门。

3.冬期施工注意事项(1)防滑: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防滑鞋,行走时应缓步慢行,不应快速奔跑或跳跃;工作前清理工作面积水、残冰;严禁将施工使用或废弃的水随意倾倒在人行通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