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变更通知。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20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4171.8㎡、长49.8m、宽45.4 m。
基础底板底标高-10.1,地下二层层高3.5 m,地下一层层高4.96 m。
本工程地基基础形式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基础承台及基础梁、筏板。
筏板厚度:主楼800 mm、附楼400 mm,○7~○10/○A~○C区段筏板厚度1000 mm;基础梁主要为700×1500mm、700×900、600×900。
地下室柱截面为900×900、800×800、800×900、φ800圆柱、600×800、600×600 mm。
地下二层人防车库顶板厚250 mm,地下一层设备层顶板厚200 mm。
地下一层梁断面为350×900、350×700、300×600、300×900。
地下一、二层外墙厚450 mm、300 mm;人防临空墙厚500 mm ㎜、450 mm、300 mm;地下室楼、电梯间墙厚450 mm、300 mm 、200 mm;排风竖井剪力墙厚为300 mm。
砼设计强度: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板C45,柱、墙为C45。
地下室外墙、基础承台及底板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S8;地下一层结构梁板采用C35 S6防水砼;消防水池C35 S6;地下一、二层内墙C45 S6防水砼。
三、施工准备1、现场状况:基坑边坡支护为东、北、南三侧,土钉墙喷射砼护壁;西侧单排钢筋砼桩;基坑四周设井点降水系统,坑内无积水;CFG桩基、砂石褥垫层、C15砼垫层已完成。
2、临时用电、用水已接到施工现场,电容量和水流量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3、塔吊中心位于基坑内⑩轴以西6m,C轴以北5m处(见塔吊安拆专项方案);砼输送泵二台,位于基坑西北角和东北角;钢筋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东,木工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西。
(详见附图:地下室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4、施工机械计划表四、施工顺序本工程在○C~○D轴间设计有东西向后浇带,将工程划分成Ⅰ、Ⅱ两个施工段,后浇带以北为第Ⅰ施工段,后浇带以南为第Ⅱ施工段,组织分段流水施工。
施工工序:砂浆找平层底板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浇筑基础梁、承台测量放线承台、基础梁及底板钢筋底板模板底板砼浇注、底板砼养护地下室外架搭设地下二层墙柱模板测量放线地下二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模板支设地下二层顶模满堂支架搭设地下二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二层顶板、梁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顶板、梁砼浇注地下二层顶板、梁砼养护地下一层墙柱模板测量放线地下一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模板支设地下一层顶模满堂架搭设地下一层墙柱砼浇注地下一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一层顶板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顶板、梁砼浇注养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和保护层室外回填土地下室渗漏水调查地下室其它项目施工。
五、施工工艺5.1钢筋工程施工方法5.1.0施工工艺钢筋翻样材料检验钢筋接头制作钢筋接头试验钢筋制作成型钢筋检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验收隐蔽工程记录。
5.1.1钢筋的进场及验收钢筋进场、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缺陷。
检查进场钢筋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根据相对批量进行见证复试,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分批,分规格堆放,并作明显标识。
5.1.2钢筋调直与除锈盘圆钢筋采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和除锈。
对粗钢筋的局部弯折采用人工调直。
5.1.3钢筋接头本工程钢筋接头采用剥肋直螺纹连接、闪光对焊,其使用范围如下:Φ16~Φ32 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Φ12~Φ18 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搭接接长Ф6~Ф10 搭接接长1、闪光对焊进行闪光对焊的操作人员持有有效上岗证,首先在现场做工艺焊接试件,试件经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并确定对焊的各种参数,进入批量焊接。
焊接前对钢筋端部150mm范围内,用钢丝刷除锈和除污泥,保证夹具和钢筋接触良好,在闪光对焊时不引起打火。
夹紧钢筋时,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位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焊接完毕后,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黑色后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
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对焊好的钢筋用垫木垫平,焊接头不直接接触地面,并且在降温前避免遇水,以免造成急速降温,出现冷脆。
质量检验:①力学性能试验:300个同级别、同直径焊接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作为一验收批,每批取6个试件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
如有一个不合格,再加倍取试件进行试验,再有一个不合格,该批焊点判为不合格。
对不合格的焊点全部切去,重新搭接。
②外观检验:接头处无横向裂纹,无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2㎜。
2、等强直螺纹连接详见作业指导书。
5.1.4钢筋制作钢筋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和标准图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抗震要求进行钢筋翻样。
对翻样后的钢筋下料表由钢筋工长(施工员)审核。
向钢筋制作班组进行认真详细的交底。
钢筋制作时先进行试弯,检查尺寸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成批下料。
钢筋下料要统筹安排,降低损耗。
对复杂的钢筋部位和梁、柱接头处,钢筋交叉复杂处,先作样品试绑,在试绑中,根据图纸和规范要求,调整尺寸,以此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成型的控制尺寸。
制作好的钢筋分规格品种、分构件编号分类堆放整齐,挂牌标识。
将楼层、构件的编号、名称、规格、根数和检验状态标识清楚。
5.1.5钢筋的安装与绑扎1、绑扎次序钢筋半成品用塔吊运到施工面。
对基础筏板先绑扎下层板筋,后绑主梁钢筋,再绑扎上层板筋;对地下一、二层顶板先绑短跨框梁钢筋,后绑长跨梁钢筋,再绑扎板筋;对墙先绑柱钢筋,后绑扎墙筋及拉筋。
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基础筏板底、地下室顶板梁底用大理石、花岗岩垫块垫实,保证底部钢筋的保护层。
梁侧和柱子、剪力墙均用标准塑料垫块。
3、钢筋定位钢筋定位采用定型卡具来控制钢筋的尺寸。
墙板纵向钢筋,用梯子筋来控制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
由于梯子筋加工质量对钢筋的控制效果影响很大,为了保证梯子筋的质量,制作合适的专用加工平台,控制梯子筋横撑的长度误差。
成品焊接牢固,尺寸正确、外型标准。
板顶设钢筋定位钢板和梯子筋同时作用,保证预埋钢筋的位置,使施工缝处的钢筋在砼浇注时不位移。
柱子纵向钢筋采用定位封闭箍来控制,先在梁钢筋上标出柱子外边线,将定位箍电焊在梁主筋上,将柱子钢筋绑扎在定位箍上,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在砼浇注中不位移。
梁的主筋位置,用定位卡进行控制,一跨梁内3个定位卡设在离梁端L0/4距离和梁中。
基础梁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绑扎时可搭设辅助支架将梁筋搭起,梁箍筋绑扎完后将梁筋统一降至设计标高,然后再绑扎基础筏板上层网片及墙柱插筋。
板钢筋绑扎前在砼防水保护层或顶板模板上划线,标出钢筋的位置,对较长的板筋根据划线在模板上弹上墨线,经检验无误后,按线绑扎钢筋,保证钢筋间距和钢筋通直。
4、接头位置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的长度为1.3L搭接长度。
绑扎接头的位置截面积与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要符合以下规定,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小于直径且不小于25㎜。
焊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接头区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钢筋接头面积不大于50%钢筋总面积。
机械连接接头绑扎施工按Ⅱ级接头控制,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接头区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钢筋接头面积不大于50%钢筋总面积。
5、钢筋绑扎技术规定6、后浇带、设备后浇洞的主钢筋在模板(侧板)上开槽,主筋配通,设备吊装预留洞的主筋在梁模板侧开槽,板主筋错槎甩筋,设备安装验收后焊接。
砌体连接筋采用植筋法。
7、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8、成品保护扎好的梁、板筋应禁止踩踏。
特别在浇筑砼时,操作人站在架板上施工。
浇筑砼时派有专职修理钢筋的人员,在施工中发现钢筋成品被损坏时及时修补好。
下雨时用备用彩条布覆盖钢筋原材料、成品料,防止钢筋遇水生锈。
5.2模板5.2.1柱子模板采用小钢模拼装成大块,组装双向钢管加劲肋,穿心螺栓拉固;剪力墙模板采用小钢模拼装,穿心拉片拉固;地下室外墙柱采用小钢模拼装,穿心螺栓、拉片(中心焊止水环)拉固。
小钢模进场后,首先检查外形尺寸,对变形的模板进行校正,钢模侧面的连接孔要能对齐,如不能对齐的要重新打孔。
除去杂物,刷上隔离剂,隔离剂无漏刷但又不能堆积、流淌,堆放整齐。
模板拼装接口和模板底缝用防漏条密封,模板表面在安装前刷隔离剂。
钢模侧面用5×50mm海绵条胶贴防漏,穿墙拉片安装后,用U形卡穿在模板侧面孔内,将相邻两块钢模夹紧,依次组合成一块墙模,用钩头螺栓固定拉片控制墙厚。
①剪力墙、柱模安装前在楼板上放出轴线和模板安装尺寸线。
②柱子模板就位拼装好后,下口对准模板安装线,上口用线坠吊直,外用钢管箍紧,间距500,加穿心螺栓夹紧,间距500,用钢管斜撑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③剪力墙模板拼装好后,用双管水平加劲肋夹好,间距600,再用双管垂直劲肋加紧,间距900,再用钢管斜撑,水平撑固定。
④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断面尺寸、进行全面校正,校正完毕,安装定型斜撑、水平撑。
⑤安装完毕后用线锤进行垂直度复检,用钢尺复检轴线位置和断面尺寸,检查安装质量,各部位检查合格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撑支杆的固定。
⑥门窗洞口模板采用木模,在阴、阳角处配以角钢加固,洞口模板分成四块可以方便拆装。
洞口模板接缝处加设防漏条。
5.2.2梁、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撑,楞木、方木龙骨,双面腹膜竹胶板模板。
①支设梁板支撑架时,先使用水准仪找平(在柱子面上弹出500线),确定梁板模的标高。
②主、次梁两侧钢管支柱间距不大于800,楼板立柱间距不大于1.2M,水平系杆间距1.5M,最上一层梁、板底横杆间距为支柱间距的1/2,每隔一个开间设斜撑或剪力撑。
5.2.3独立圆柱采用定型钢模,由定型钢模厂制作,圆柱定型钢模自身具有足够强度、刚度。
5.2.4模板隔离剂可采用乳化油隔离剂,配方为水:煤油:10#机油:肥皂=60:1:6:1。
先将肥皂粉碎,化入50-60℃水中,再加入煤油、机油、用电动搅拌器拌成乳剂即成可。
5.2.5施工要求1)模板支架均支撑在砼表面,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陷问题,为了保证砼楼板受力均匀,在钢管立杆下设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