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utoform全教程》

《Autoform全教程》


11
倒角管理器
检查有无小于R2的圆角并倒圆角到R2 显示切换按钮
整理课件
12
一、增加拉延工序,进行工艺面填充。
点击增加拉延工序, 并确定
孔的尺寸范围
1、 填充孔洞。制件上的孔洞,尤其是较大的孔洞, 必须填充,这是保证计算时接触搜索的需要,保 证计算精度的需要。有些边界较复杂的孔洞,需 添加特征线来控制填充面的形状,此时,为保证 填充面能顺利输出,推荐采用“Add detail”方式 来制作填充面。
下模 下模的位置设置为0
整理课件
21
压边圈工具的设置
压边圈
压边圈到下模的距离
在板料中心
用户自定义
在冲压中心
支撑设置
整理课件
22
增加拉延筋
增加拉延筋
上模放置在拉延筋上方
压边圈放置在拉延筋上方
可以复制产品的分模线通 过偏置获得拉延筋
拉延筋宽度
整理课件
可以修剪不需要的部分
23
拉延筋的设置
拉延筋管理器
可以填充对称件中 间搭边
整理课件
14
点击此命令增加主 截面线
3、构建压料面。构建工艺补充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流动尽量 均匀一致,因此,构建压料面时,其截面线到制件的距 离变化应均匀、平缓。由于压料面必须是光顺可展的, 因此,压料面的调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需 确定一条主截面线,调整此截面线至合适形状,截面线 调整时,控制点数量应适度,宜少不宜多。调整完主截 面线后,视制件形状复杂程度,在适当位置再添加一条 截面线并调整至适当形状,依此类推,直至获得一个令 人满意的压料面。
填充所有的孔
单击 Mod1, 进入此界面,点击 Fill all hole-s 整理课件
13
填充数模上的所有孔,并应用。
2、边界光顺。一个光顺的边界,可以大大提高构建工艺补充 面的效率,节省大量的调整工艺补充面的时间。
可以调整光顺边界 过渡效果
可以手动调整要光 顺的区域
增加光顺边界 命令
添加边界填充
Ctrl+右击 增加点, 并调整点,控制压 料面的形状。
需要两条,一般控 制主截面线即可
点击自动增加 压料面
点击自动增加 压料面
可以调整设置点的z方向坐标
点击命令增加
主截面线
整理课件
15
4、工艺补充面。工艺补充面是指介于压料面和制件之间的那 部分曲面。Autoform中提供了一系列模板及交互式对话 框来调节控制生成工艺补充面。调节工艺补充时应注意: ●确定主截面形状时,需确定凸、凹模圆角(Punch radius、Die radius)及侧壁倾角(Wall angle),确定分模线宽度(PO widths)。 ●为保证工艺补充面的整体光顺, 应视具体情况,应用 “Directions”功能,调节工艺补 充上各截面线的分布状况,调节 时尺度应把握在使所有截面线空 间分布尽量均匀。 ●应用“Lines”功能按钮中的 “PO width--->Edit”功能,编辑 分模线形状。分模线的形状不宜 太复杂,控制点总体上不宜多, 拐角出的控制点以三至geometry generator(几何管理器)
设置对称件和 不完全对称件
冲压方向在制件中心 平均法矢
自动确定冲压方向 常用方法主要有: 平均法矢法、最小 拉延深度法和最小 冲压负角法。
调整冲压方向
自定义冲压方向位置 最小拉延深度
最小冲压 负角
设置好冲压方向 后,单击应用
整理课件
主截面线
点击命令增加工艺补充面 截面线
整理课件
17
可以调整面的方向
可以增加曲线,来 控制圆角的形状
增加加强筋,有时工艺补充面的部分圆角不顺 畅,在addndm中也不能够光顺过来,也可以通 过此命令,进行圆角调整
整理课件
18
二、退出几何管理器点击命令
精确模拟 一步成型法
拉延
,进入process generator,设置拉延工序进程。
—从产品分析全工序设置教程
整理课件
1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2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3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4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5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6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7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8
工具条介绍
整理课件
9
首先新建一个 SIM文件,导 入IGS产品数 模。
新建名称
几何精度 输入几何类型
选择放置IGS文件的目录, 选择文件,OK导入
整理课件
27
行程设置
模具未开始运动时 的状态设置
不参与 静态的
上模下走和压边圈开始闭合的 过程
类型
静态的
运动的 V=1mm/秒
整理课件
上模与压边圈闭合行驶的距离
28
设置压边力
上模和压边圈同时下走开始拉 延成型的过程
上模和压边圈同时下走拉延成 型所走的行程
整理课件
29
计算精度设置
计算精度类型
计算最大步距设置
可以选择补充面的类型
增加截面线
点击命令增加工艺补充面
调整截面线方向 整理课件 编辑分模线
16
Add prf :一般增加四条截面线,其中两条为主截面线,可以调整此部分工艺填充面的类型、形状,另外两条起过渡衔接作用, 不需要进行设置。
起过渡作用的截面线
主截面线
起过渡作用的截面线
在这里可以调整此局部 的工艺面形状
拉延筋类型 拉延筋参数设置
整理课件
24
设置可变拉延筋
拉延筋阻力曲率线
整理课件
拉延筋阻力系数设置, 可以设置每个节点的 参数类型、值。
增加控制可变拉 延筋节点
25
设置摩擦系数
全部一致 上下模分设
摩擦类型
全部分设
设置摩擦系数的值
整理课件
26
工具设置好模具状态如下
拉延筋 板料 压边圈
上模
下模 设置好的工具
红色处部分会开裂
橙色处部分 会趋于开裂
黄色处部分趋 向于开裂,但 在材料性能之 内,不会破裂
绿色部 分为安 全区域
灰色处部分 趋向于拉延 不足,但在 材料性能之 内,不会影 响产品质量
手动勾画
从外部导入
板料放置处
以上模为基准 以下模为基准
做对称件的 一半分析
首先设置板料的大小,可以选择rectangle 画一个矩形,定位binder上,材质为CR2, 下面进入工具设置。
整理课件
设置板料的中心位置
设置板料的尺寸
19
上模工具的设置
上模 工作方向调整 上模距离下模的高度
整理课件
20
下模工具的设置
各项自定义设置
整理课件
30
设置已经完成,开始计算。
点击开始分析运算
整理课件
因为计算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可 以先点击check进行检查有无错误。
31
完成后效果, 在计算过中,随时可以File里 的Reopen查看中途计算情况。
显示产品拉延后,厚度的变化情况 可以查看料厚变薄了多少
可以查看产品的起皱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