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1、孔子用英文怎么说2、“知行合一”的提出者是谁。
3、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4、《桂苑笔耕集》的作者是谁5 、南北大运河开始修建于哪年。
6 、诗圣是谁。
7 、洋务运动的官方外语学校叫做什么。
8 、在唐代日本留学生被叫做什么。
9 、24节气的名称。
10、“吴带当风”是唐代画家谁的作品。
11、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谁。
12 、1861年,清政府在京设置的正式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13、马克波罗在哪里做官时写下《马可波罗游记》。
14、汤若望是哪国人。
15、秦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16、第一艘美国到中国的商船名字是什么。
17、台湾设“省”的年代是哪一年。
18、西汉新疆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19、751年,唐军和大食军在哪里进行战争。
2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谁。
21、四合院用英文怎么说。
21、五四后第一部白话诗集是什么。
22、清政府在海外第一个使馆在哪个国家。
23、四大发明2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5、白云观是什么道派的。
26、与路易十四同时期的中国皇帝是谁。
27、第一个翻译《圣经》的中国人是谁。
28、明“四大奇书”是什么。
29、墨西哥官方语言是什么。
30、《日本国志》的作者是谁。
31、伊斯兰教创始人是谁。
32、少数民族史诗(好像是藏族和蒙古族的史诗)。
33、明代最大的类书是什么。
34、日本奈良平城京仿造中国什么时候哪里的建筑?(选项有A唐代洛阳 B唐代长安 C汉代洛阳 D汉代长安)35、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是哪个36、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是谁。
37、世博会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38、马克吐温的作品。
39、宜家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此题是样题上的原题)以下是判断题:40、美国议会参议院、众议院。
每州2个参议院。
正确与否?41、妇女节烈是孔子的观点。
正确与否?42、《南京条约》43、三省六部44、乞巧节45、美国迈克尔杰克逊是king of pop46、“电话”由日本到中国二、教育学心理学部分1、文化敏感。
2、非语言交际。
3、多德森曲线。
4、教学的四大环节。
5、第二语言教学最古老的教学法是什么。
6、HSK属什么考试。
7、克拉申理论。
8、交际教学法。
9、“精讲多练”。
10、人的心理过程。
11、学习动机的功能。
12、语义记忆。
13、Swain提出学说。
14、评估语言测试最重要的两条标准是什么。
1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写作部分跟样卷上类型一样的,最后的作文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与样题上的例子类似。
2010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试(回忆版)一、回答下列问题。
(5*2=10)1.什么是语素?语素的种类有哪些?2.词类划分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3.变换分析法的作用及局限4.什么是音位、音素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二、选择题(20*1=20)(选项都是4个以上,略去)1.i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z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3.q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4.美化的化是A.自由语素B.不自由语素C.半自由语素5.a的四个音位变体是A.条件变体B.自由变体6.归纳音位最重要的标准是A.区别特征B.互补分布C.应按差异D.辨义功能7.“烙”是什么字A.会意而非形声B.形声C.会意兼形声D.会意8.“欢”是什么字A.会意而非形声B.形声C.会意兼形声D.会意9.“娶”是什么字A.会意而非形声B.形声C.会意兼形声D.会意10.笔顺的顺序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11.“一瓶蝴蝶牌的啤酒”有几个语素12.“研究骆驼的科学家”有几个语素13.“房间”的构词方式14.笔谈”的构词方式15.“司令”的构词方式三、从小到大成份分析(10)肖飞向别人打听关于北京的消息。
四、根据下列句子,总结了的现、隐性条件(20)A B(1)他昨天去开会了。
他昨天去开会。
(2)他才去了三天。
他才去三天。
(3)刚到美国时他就想家。
刚到美国时他就想家了。
(4)他昨天才去。
他昨天才去了。
五、词语辨析(10)2.心上、心里、心底3.立刻和赶紧、迅速4.一下子、马上5.原来、本来六、给下列古文标注标点符号(10)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七、分析下列句子,归纳成立、不成立的原因、条件(1)养病——养养病——养了养病——养了一天(的)病(2)跳舞——跳跳舞——跳了跳舞——跳了一小时(的)舞(3)结婚——*结结婚——*结了结婚——*结了一小时(的)婚(4)生病——*生生病——*生了生病——生了一小时(的)病八、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A B(1)我找了大熊猫三次。
我找了三次大熊猫。
(2)我找了李伟三次。
我找了三次李伟。
(3)我找了他三次。
我找了三次他。
1.从纵向看,A组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横向看,AB组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以上句子用了哪两种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作用?2.找出不成立的句子,并分析相关句法成分的分布规律。
201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我记得分了好几部分的,至少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叫“汉语语言学基础”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等,都是很简单的现汉和古汉题。
比如说现汉的定义、客家话的代表,f的国际音标,舌尖音,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涉的造字法,析的造字法,“先生,给现钱。
袁世凯!”这句话是什么辞格,“从今天起”是联合、主谓、动宾或兼语?……这部分只要把现汉书看透并内化就OK了,当然了,得提醒广大12年的备考生,这部分的题虽然出得很基础,很细致,但已经开始考察考生的基本功了,像判断短语类型、复句关系,这些都必须识记、活用。
第二部分叫啥忘了,考的是名解、变调、拼音拼写、错别字。
名词解释(12分)语流音变语素同音词存现句变调出了4—5题吧,有一的变调、“看啊”的啊正确的读音……反正都是现汉书上的音变部分讲到的。
拼写的句子是样卷原题上的“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有点郁闷,以为不会考的~)错别字我忘了,数量是4-6个吧。
注意看现汉书上册的附录就行。
然后考了汉字运用能力吧,总共10题。
比如说卧有几笔、凹有几笔、坐是什么结构、高是什么结构、车的第三笔、幽的笔顺、世的笔顺等。
再接下来就是古汉了。
加标点和翻译。
文章是“**将城薛……”(呃,我忘了这篇出自哪了)最后一部分汉语运用能力(要写很多字的部分来了)词语辨析,2题连忙和赶紧成心和存心层次分析法分析歧义句支持小王反对厂长加竖线法划分复句层次(具体题目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能大致说一下结构,大家将就着看吧。
)大合唱一队一个指挥,每个指挥都是多才多艺的;既指挥本班唱得精彩,唱得起劲;又能引导别的队,唱得尽兴。
病句改错。
总共四题,要求指出错误并改正。
这部分也记不太清楚了,词语搭配不当,了的误用,补语成分多余,“所以”误用等等。
一题至少两个错误。
最后一题是材料分析,题干要求是,总结反义词的规律,结合认知方面的知识解答,10分第一题是一个对话,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说“深不深”,不说“浅不浅”,为什么回答“半尺深”,不回答“半尺浅”,这反映了形容词什么规律或现象?第二题是反义词广泛运用到成语中,比如“深入浅出、喜新厌旧……”,用认知方面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在考这门专业课前,我的心跳频率加快,浑身冒冷汗,总有点不太安定的感觉。
结果,拿到考卷时发现女人的第六感太准了~~~~~~~这门课仍分为三部分考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和跨文化交际(80分)题型:填空、判断、选择文化涉及面太广了,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文学、语言、绘画、音乐、书籍、历史…无所不包啊。
我考得很郁闷,分值比例太大了。
提醒广大12级考生,文化部分的复习要提早,努力扩大知识面,关注时事以及跟这专业有关的事物,比如孔子学院的英文名!!!!不然考场上会跟我一般无力的。
题量太大了,没法记下来。
说几道我印象深刻的题。
其他的等各位同考生补充吧。
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第十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罗马数字XVIII在阿拉伯数字中表示多少中国第一次参展的世博会在哪举行《三国志》的作者中国是G20国集团的成员吗?被称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东晋时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有从路上丝绸之路返回的是颜体是指谁的书法、唐太宗统治下的盛世史称什么希拉里任命国务卿,国务卿是管啥的天鹅湖是谁作的最后的晚餐是谁画的《雾都孤儿》谁写的唐玄奘写的书是至于跨文化交际部分不难,题量很少,抓住基础就行。
第二部分,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育(30分)题型是填空,判断、选择这部分的分被文化部分分走了不少的分数,题量很少。
填空(每空一分)1.中介语2.言语交际能力3.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包括(记不清了)4.“教无定法”是指判断和选择记不清楚了。
等后来的同学补吧。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和写作我不安定感基本上应验于这部分。
因为,明明1500字的跨文化案例分析彻底变成了教案写作!!!!给了一篇课文,要求是:教学对象为初级汉语。
课时为2小时。
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原则,必须具备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至少包含五个语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