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已看)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已看)
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硅胶尿管每月更换一次,橡胶尿管及一次性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橡胶尿管每周更换一次,一次性引流袋每3天更换一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高效碘会阴抹洗两次。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6、在ICU入口处,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无菌单、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穿刺后第二天更换)无菌纱布为2d(每天更换),专用贴膜为7d,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及时更换。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6、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快速手消液消毒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科室每季度进行一次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二、病人管理
1、尽量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者,隔离于单独房间。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已看)
———————————————————————————————— 作者:
———————————————————————————————— 日期: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服:ICU工作人员穿ICU专用工作服,其他科医务人员可穿更换工作服(隔离衣)进入ICU。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必须穿隔离衣。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15min)后,使用清水擦抹。
2、口罩:凡接触病人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必须换ICU内专用鞋或穿鞋套。
4、工作帽:接触病人、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须戴帽子。
5、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五、物品管理
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中性清洁剂擦拭,每天1次。金属接头、湿化罐、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非一次性使用物品,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处理。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每天中性清洁剂擦拭外壳。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一用一消毒。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访客穿专用的清洁隔离衣,穿鞋套或更换ICU内专用鞋,戴口罩,每床病人隔离衣分开放置。
3、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应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双手。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5、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4、每天更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பைடு நூலகம்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进行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予床边隔离,实行分级、分组护理,并挂黄色?(蓝色)醒目标示牌,床边备隔离衣,接触病人须穿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5、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予消毒漱口液每6-8小时一次。
三、访客管理
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