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心灵在音乐升华

让心灵在音乐升华

让心灵在音乐中升华
内容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体味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在领悟作品之情的基础上引起共鸣和振颤,心灵得到升华。

音乐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

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过于乐,”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观俗,”柏拉图则指出,在教育中“我们已相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


关键词:音乐情感艺术生命
音乐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

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观俗,”柏拉图则指出,在教育中“我们已相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

”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以净化思想,形成高尚道德。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音乐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唱一支歌、欣赏一首曲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使心灵在音乐中升华。

一、挖掘教育因素,形成渗透序列
正如人类的知识都是由浅而深,由简而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地有规律的发展起来一样,思想教育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概泛泛而谈,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

为此,我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把思想教育有效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对于一年级学生,我挖掘教材中尊敬师长、勤俭节约等思想教育因素,着重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劳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我注重教材中蕴含的集体主义、自尊、自爱的教育因素,着重教育学生爱班级、爱家乡、爱学校,争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又面临一次人生的选择,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他们,我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等内容,着重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服从挑选,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

这样形成一个逐步递进的教育序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领悟情感,升华学生心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体味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在领悟作品之情的基础上引起
共鸣和振颤,心灵得到升华。

1.捕捉形象法。

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去捕捉音乐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形象,进而体味作品的情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子在给学生欣赏流水一曲时,我题诗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想象做联想,分析乐曲所表现的是奔腾的河流还是清泉、小溪,从而把学生带进乐曲所表现的美好的大好河山意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揭示内涵法。

音乐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白。

作者所要颂扬的美,或接露的丑,全都蕴含在音乐艺术之中。

因此,音乐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他的艺术妙处,激发爱憎分明的情感,发挥作品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如教学保卫黄河一歌时,我首先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打出幻灯,播放相关录像,使学生初步把握这首创作与三十年代末的歌曲的背景,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唱,在吟唱中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抗击日寇、保卫祖国的内涵,把握作品的情感。

3.充资料法。

校学音乐教材中的某些作品创作年代里学生的生活教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补充作者生平、创作动机、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当时当地的歌曲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欣赏民族乐曲时,我还把有关乐器的产生、发展、演变等历史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乐器发展上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古往今来是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复吟唱法。

吟唱在音乐教育中占重要地位,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有感情地吟唱,使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做到以情动人,声情并茂。

如长江之歌,它用拟人的手法,把长江比作母亲,歌词充满了对长江、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将热情而又亲切的感情融入歌声之中。

5.感官参与发。

音乐教学如果仅仅调动学生的听觉,那是远远不够。

为让学生真切把握作品之情,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让他们动口、动眼、动脑、动手,全方位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感受音乐美。

教学中,我运用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让学生表演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与艺术教学联姻等等,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三、自然渗透,润物无声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把音乐课上成政治课,而要注意渗透的“度”,做到自然、贴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为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几个“结合”:
一是知识点、训练点与渗透点自然结合。

就是使音乐教学的知识点、训练点与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巧妙结合。

三点合一,无斧凿之痕。

二是渗透点与思想热点有机结合。

就是从学生的思想现状出发,找出学生中存在的思想热点,在教育中结合热点进行教育,增强渗透的针对性。

三是渗透点与兴趣点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动力源,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