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现状 (2)二、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3)(一)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 (4)(二)网络诈骗 (4)(三)商品质量低劣 (5)(四)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 (5)(五)违法经营网上行………………………………………………5-6三、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6-7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对策.............................................8-10 (一)加快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8)(二)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8)(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8-9 (四)加强行业自律 (9)(五)建立在线信用信息数据库 (9)(六)增强政府引导与管理能力..........................................9-10 (七)促进电子商务诚信联盟的发展 (10)五、展望........................................................................10-11 参考文献 (11)中国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诚信问题一直是限制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
信用体系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诚信体系非常脆弱。
本文旨在分析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探索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中诚信问题的方式,以求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诚信环境服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对策一、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现状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信用等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建设得到一定程度重视。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互联网管理的一些条例在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加大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部分行业和地方颁布了电子商务交易的管理办法。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06年已突破1万亿元,是2003年的3.6倍。
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7000亿元,其中B2B市场规模预达到16900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过去两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50%至60%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内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在这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这大量的问题。
诚信一直都是其关键的因素。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
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
对于彼此的信任一般都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
于是,消费者无法准确的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
在双方互相探索和尝试信用程度的集合之中,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千分之一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鉴于此,政府始终大力倡导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网络商务新行为,先后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修改后的“合同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法规和政策还包括包括:中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草案、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B2B电子商务交易管理办法、 B2C电子商务产品及服务交易管理办法、网上拍卖交易管理办法、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的建议草案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指出“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的协调与联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交换;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需要也在不遗余力的开展企业和消费者信用体系建设,目前银行间消费者信用数据库已经初步建成并开始联网使用,企业信用数据库也正在建立过程中。
作为企业和消费者,也在大力支持信用体系建设。
很多企业和有识之士呼吁行业自律和消费诚信,总之,一个守法经营,诚信消费的电子商务软环境正在形成。
二、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一)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网络具有公开性,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未征得同意时不得公开,否则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根据调查,有60%左右的人曾遇到过个人信息被网站或网上卖家随意传播的情况,如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的传播,会对用户产生持久的伤害,进而将会影响用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而这些影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
正是因为网站或网上商家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极大地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建立有效地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而目前很多商业性网站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护,甚至有时将客户信息资料,如名称、营业地址、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个人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方式和公司经营信息、公司员工资料以及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简历等作为商品在出售。
于是,商业秘密和隐私将可能受到侵犯,且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二)网络诈骗有些网站利用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等诱导和欺骗消费者,而网站本身既没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却在其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诱导消费者,待其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款项后便不知下落。
(三)商品质量低劣所售商品质量低劣,这源于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判断多是以商家对商品的文字描述和提供的图片了解商品并做出是否购买商品的决定。
有些网站将质量低劣的商品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以此误导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后往往费时费力四处投诉,而网站则不肯承担责任,使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兴趣和信心受到极大地损害。
(四)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一是许多商家由于没建立起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往往存在着拖延交货或将物流成本转嫁给顾客的现象。
二是多数电子商务经营者没有设置一套合理的商品售后服务机制,导致网上商品购买者寻求售后服务无门。
(五)违法经营网上行有些网站利用法律空档,大打“擦边球”。
2012年12月,三亚某运输公司在互联网开设网站,在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经营范围并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及组织潜水活动相关批准文件的情况下,与同样不具备旅行社经营资格和组织潜水活动资格的三亚某户外潜水俱乐部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豪华游艇一日游”经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潜水等危险性较大的项目。
双方约定在互联网上招徕游客。
工商部门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2012年11月12日,工商部门网络执法人员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海口××婚纱摄影网站涉嫌虚假宣传。
内容为“海口××婚纱影楼投资近千万,营业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是目前海南省规模最大,专业技术最强,档次最高的六星级婚纱影楼。
”当事人在宣传自己公司时使用“规模最大”等绝对化用语来突出自身企业在婚纱摄影行业中的地位,妨碍了同行的公平竞争,误导了消费者的选择,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工商部门作出了责令当事人立即更改网站上违法宣传词,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去年底,工商执法人员网上巡查发现,当事人在互联网淘宝网站天猫商城开设快乐××旅游商场专卖店,从事三亚一日游组团接待、景区景点门票销售、宾馆酒店客房销售等经营活动。
当事人与李某、吴某合作,由李某、吴某负责收集位于三亚湾、鹿回头等地段住宅小区内私人购置的闲置住房作为房源,在未向行政管理部门申办相关证照、取得经营资格的情况下,由当事人擅自在快乐××旅游商场专卖店上以家庭旅馆和驿站的名义进行网上出租经营。
工商部门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4倍罚款的处罚。
三、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一)立法滞后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法律规范。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才开始实施。
它的实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可以说它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
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规范,目前实施的法律规范显然不足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诚信。
(二)利益驱动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社会现象不难发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这个“自由时空”中为所欲为。
此外,一些网站的经营者仅仅注重短期效益,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经营网站,结果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和服务承诺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三)信用障碍近年来,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些信用信息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人们很难利用,甚至有时不得不对信用信息本身持怀疑态度,这就为少数人、少数用户、少数企业说谎、失信、欺骗、诈骗提供了可趁之机;而且我国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的社会信任度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这给处在这种虚拟环境中的网络主体提供了不诚信的温床,从而导致网络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
还有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使不诚信缺乏制约。
(四)意识淡薄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不强。
对于任何、商家、消费者,乃至一个国家,诚信都是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是进入电子商务这个国际大市场的资格,是支撑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柱之一。
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必将对社会的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市场经济难以健康运转。
(五)缺乏管理对参与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没有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以集中、统一、规范的形式反映消费者个人资信与交易记录等信息,如消费者基本资料、经济信用资料、社会信息与特别记录等。
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信用信息没有受到良好的保护。
对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资格评审不把关,身份认证不到位,信用档案不完善,以至于造成虚假网站、虚假商品信息、虚假公司、虚假中介机构等的不断出现。
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对策(一)加快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电子商务立法工作,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明确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法律责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务商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使得电子商务有法可依。
《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就迈出了很好的一步。
立法,不仅能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