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县第四中学关于请求解决“民族文化进校园”
专项经费的
报告
尊敬的德福县民宗局领导:
我校坐落在具有篮球之乡美誉的XX镇,距县城26公里,现有在校学生923人(其中少数
民族学生25人),教职工72人,校园环境优美,学风浓厚,是一所面向全县招生的县属完全中学,是一个莘莘学子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名“XXXXXX”,当时被誉为全国两所红旗
学校之一,学校相关负责人曾两次进京出席会议,受到刘少奇、周恩
来、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人民日报》曾为此刊发题为
《两个好榜样》的社论。
1979年更名为“德福县第四中学”。
50多
年沧桑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凝结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在“立
志明理,博学善行”的校训指引下,形成了“责任、合作、创造、奉
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勤学善
研”的学风。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德福四中的教育教学环
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现占地面积35000㎡,建筑面积12000㎡,有崭新
的教学大楼、功能齐备的专用教室、舒适的学生宿舍,标准的学校运
动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按照县委宣传部、统战部、民宗
局《关于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通知》要求,以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为目标,以“加
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民族团结”为创建宗旨,紧紧围绕“民族团结”
这个主题,以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
动为途径,调动全体教师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师积极围,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过近一年的努
力,我校被贵州省委宣传部、统战部、民委授予“省级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校”荣誉称号。
为了保证我校学生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同时,又能承担起继承和
发扬苗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促进苗族文化多元化发展,我校拟定今后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为:
1、购买苗文教材;
2、培训苗族舞蹈;
3、购买舞蹈乐器——芦笙、大鼓等;
4、为苗族学生统一购买民族服装;
5、请专业人士到学校教少数民族学生文艺、苗族蜡染、刺绣;
要完成以上项目预计资金八万元,为此,特向民族宗教事务局提出书面报告,恳求能给予帮助。
特此感谢!
德福县第四中学
2014年12月31日
附件:专项经费项目申报表
附件:
德福四中2015年民族教育专项经费项目申报表
贵州省德福
德福县第四
县桑木镇文
学校名称中学通讯地址564609
邮政编码
明街
校长姓名
项目
负责人
1、培训苗族舞蹈;
2、购买舞蹈乐器——芦笙、大鼓;
项目内容
申请
金额
及
预算3、购买民族服装40套;
4、请专业艺人到学校教少数民族学生文艺;
5、购激光彩色打印机一台、摄影机一台、音响一套。
捌万元
县民宗局推荐意见市(州、地)民宗局(民委)推荐意见
公章负责人签字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