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与数据通信实验报告

网络与数据通信实验报告

网络与数据通信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李艳姓名:胡嘉懿(1110200302)周敏(1110200311)实验1 网络协议分析Ethereal1.ARP帧解析·帧1(线路上传输60字节,俘获60字节)到达时间:2004年5月7日00:35:13.802398000与上一帧的时间差:0.000000000秒与第一帧的时间差:0.000000000秒帧序号:1数据包长度:60字节俘获长度:60字节·以太网Ⅱ,源地址:00:0d:87:f8:4c:f9,目的地址:ff:ff:ff:ff:ff:ff(MAC地址)目的地址:ff:ff:ff:ff:ff:ff(广播)源地址:00:0d:87:f8:4c:f9(192.168.0.44)类型:地址转换协议ARP(Ox0806)尾部:000000000·地址转换协议·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16位,定义ARP实现在何种类型的网络上,以太网的硬件类型值为Ox0001,图中为以太网Ox0001·协议类型(Protocol type):16位,定义使用ARP/RARP的协议类型,IPv4类型值为Ox0800,图中为IP Ox0800·硬件地址长度(Hardware size):1字节,以字节为单位定义物理地址的长度,图中为6·协议地址长度(Protocol size):1字节,以字节为单位定义协议地址的长度,图中为4·操作类型(Opcode):16位,定义报文类型,1为ARP请求,2为ARP应答,3为RARP 请求,4为RARP应答,图中为请求(Ox0001)·发送方MAC地址(Sender MAC address):6字节,发送方的MAC地址,图中为00:0d:87:f8:4c:f9·发送方IP地址(Sender IP address):4字节,发送方的IP地址,RARP请求中不填此字段图中为192.168.0.44·目的MAC地址(Target MAC address):6字节,ARP请求中不填此字段(待解析),图中为00:00:00:00:00:00·目的协议地址(Target IP address):4字节,长度取决于协议地址长度,长度一共28字节,图中为192.168.80.12.HTTP帧解析·帧767(线路上传输434字节,俘获434字节)到达时间:2004年5月7日03:28:08.807299000与上一帧的时间差:0.000169000秒与第一帧的时间差:139.460011000秒帧序号:767数据包长度:434字节俘获长度:434字节·以太网Ⅱ,源地址:00:0d:87:fb:73:f9,目的地址:00:0d:87:f8:52:a1(MAC地址)目的地址:00:0d:87:f8:52:a1(192.168.0.56)源地址:00:0d:87:fb:73:f9(192.168.0.233)类型:网际协议IP(Ox0800)·网际协议,源地址:192.168.0.233,目的地址:192.168.0.56·版本(Version):表示当前正运行的IP版本信息,图中为IPv4·首部长度(Header length):所有报头信息的总长度,图中为20字节·服务类别(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led):在现代新定义中,服务类别是6位的区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和2位显式拥塞通知字段two-bit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fieldIn RFC 2481 中,ECN字段被分为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和CE bit 区分服务:在每个数据包IP头部的服务类别ToS标识字节中,利用已使用的6比特和未使用的2比特,通过编码值来区分优先级DSCN(差分服务代码点):默认的DSCP值是0,相当于尽力传送ECN-Capable Transport(显式拥塞指示能力传输):该ECN-Capable Transport (ECT) bit将被数据发送者设置,以表明传输协议的末端节点有ECN的能力ECT bit设置为“ 0 ”表明该传输协议将忽略CE bit,这是ECT bit的默认值ECT bit设置为“ 1 ”表示该传输协议愿意并能够参与在ECNECN-Congestion Experienced (经历拥塞):CE bit将由路由器设置,对末端节点表明挤塞情况,当路由器有满full队列后,它将丢弃其后到达的数据包CE bit.默认值为“ 0 ”路由器设定CE bit为“ 1 ”,说明末端节点挤塞,在数据包头部中CE bit从不会由路由器从“1” 重置“0”区分服务代码点Ox00:缺省;显式拥塞通知:Ox00(网络未拥塞)区分服务域共8位0000 00. .:DSCN:缺省(相当于尽力传送). . . . . . 0 .:ECN-Capable Transport:0. . . . . . . 0:ECN-CE:0·总长度(Total length):表示整个数据包的长度,包括数据和报头,图中为420字节·标示符(Identification):它包含一个整数序列号,用来表示当前的数据包,图中为Ox5e68(24168)·旗标(Flags):长度为3位,图中为Ox04,即0100 (不能分片)第1位R:保留未用第2位DF:Don't Fragment,“不分片”位,当DF位置被置为1时,路由器将不能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如果数据包因为不能被分段而不能转发,那么路由器将丢弃数据包并向数据发送方发送错误信息第3位MF:More Fragment,“更多片”位,当路由器对数据包分段时除了最后一个分段的MF置位0,其它分段的MF位全设置为1,当接收者收到MF为0的分段停止分段·分片偏移量(Fragment offset):该片偏移原始数据包开始处的位置,偏移的字节数是该值乘以8,图中为0(不分片)·延续时间(Time To Live):当一个物件被赋予TTL值(以秒为单位)之后就会进行计时,如果物件在到达TTL值的时候还没被处理的话,就会被遗弃,这保证了数据包不会无限制的循环,图中为128秒(或经过的路由器个数)·协议(Protocol):8字节,它表示在IP处理过程结束后,将会有哪个上层协议接收,图中为TCP(Ox06)·报头校验和(Header checksum):是针对IP报头的纠错字段,校验和不计算被封装的数据,图中为Ox187a(正确)UDP、TCP和ICMP都各有自己的校验和,报头校验和字段包含一个16位二进制补码和,如果数据包在传输中没有发生错误,那么结果应该16位全为1,数据包每经过1台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都将重新计算校验和·源地址(Source address):指数据包发送源IP地址,图中为192.168.0.56·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数据包将目的IP地址,图中为192.168.0.233·传输控制协议,源端口号:2367(2367),目的端口号:http(80),序号:1,确认号:1·源端口号(Source port):16位,图中为2367(2367)·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16位,图中为http(80)·序号(Sequence number):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图中为1(释放序号)[下一序号:381(释放序号)]·确认号(Acknowledge number):32位,只有ACK值为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图中为1(释放确认号)·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4位,给出TCP头部占32位的数目,没有任何选项字段的TCP 头部长度为20字节,最多可以有60字节的TCP头部,图中为20字节·预留:由跟在数据偏移字段后的6位组成,通常都为0·标志位(Flags):6位,分别为URG、ACK、PSH、RST、SYN、FIN,各位含义如下URG:表示紧急指针字段有效;ACK:表示确认号字段有效;PSH:表示当前报文需要请求推操作;RST:表示复位TCP连接;SYN:用于建立TCP连接时同步序号;FIN:用于释放TCP连接时标识发送方比特流结束图中为Ox0018(PSH,ACK),即00011000·窗口大小(Window size):16位,表示源端主机在请求接收端等待确认之前需要接收的字节数,用于流量控制,窗口大小根据网络拥塞情况和资源可用性进行增减,图中为65535·校验位(Checksum):用于检查TCP数据报头和数据的一致性,图中为Ox853c(正确)·超文本传输协议·GET/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标准 1.1版本·请求方法:GET·接收数据:图像/gif,图像/x-xbitmap,图像/jpeg,图像/pjpeg,应用/x-shockwave-flash ·接收语言:zh-cn·接收编码:gzip,deflate·客户端:Mozilla/4.0 (兼容:IE6.0;windows NT S.1:sv1:.NET CLR 1.1.4322)(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配置情况)·主机IP:192.168.0.56·链接:保持存活实验2 理解A R P协议1.使用ARP命令打开“命令提示符”界面,键入“arp -a”指令查看本机ARP表中的内容如果20分钟内没有其他访问网络的操作,ARP表会自动清空,或使用“arp -d"命令主动清空ARP表的内容在系统“命令提示符”界面中键人“arp -?”,系统将列出所有ARP命令的格式、用法及其相关说明2.根据ARP协议的机制考虑其是否存在地址欺骗的安全隐患?有哪些解决办法?存在地址欺骗的安全隐患,因为在以太局域网内数据包传输依靠的是MAC 地址,IP 地址与MAC 对应的关系依靠ARP 表,每台主机(包括网关)都有一个ARP 缓存表。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缓存表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传输的一对一性,也就是说主机A 与主机 C 之间的通讯只通过网关 1 和网关2,像主机 B 之类的是无法截获 A 与 C 之间的通讯信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