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留府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我乡近两年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常规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育创新,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我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并确保各学科有专职教师任课,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

2、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我乡每学期初定期召开包校领导、各小学校长、教研组长工作会议。

讨论拟订每所学校《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工作重难点和完成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的具体措施。

然后各校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类计划。

3、实施教学计划
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一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各校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二是狠抓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制度生效;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变以往的定期抽查为不定期抽查;四是严格兑现奖惩,与绩效工资挂钩。

4、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学习
开展好这项工作,要求学校用例会制度来规范全校教职工的参会情况。

例会规定: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为全校教职工集中学习、讨论时间,利用周例会,安排教师收集好信息,广泛猎取
资料。

教委给各校征订了各种学习资料。

二.细化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我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职工考勤制度》,这样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细化领导分工,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教委领导包校,采取分线管理,保证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每位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都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3、强化教研组建设。

逐步加强制度式的规范管理,改进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形式,推进集体备课,做到以老带新,共同探讨教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以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强化集体备课,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校发挥教研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研究教材,备学生、论方法、注过程、备资源。

另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尤其近两年课堂教学改革已深入人心,我乡每一个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共同研究,集中群体智慧,优化了教学过程,切实地增强了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较好地提高了课堂的实际效益。

5、加强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
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各校每月检查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1次,并做好记录、总结;为督促各校检查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的质量,教委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各校均把检查教师教案落到实处。

二是教委加大教学中的“备、讲、查、批、导、考、研”等七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每学期抽查3次。

抽查结果显示:各组教师作业适量,补救措施具体;每次检查、抽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进行评比,评出优、良、中、差,并在全乡大会上公布。

三是督促班主任每期终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

四是校领导每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五是
每学期抓好教案、作业、课件、评语的展评,建立学生作业反思、错题难题管理本,评出优秀教案、管理本并进行表彰;六是抓好学困生管理,采取兵帮兵,兵教兵,等多种形式。

6、校风和学风管理
为抓好校风、学风管理。

要求学校领导轮流值班,并有教师和学生会配合执行,处理日常事务和检查校风校纪。

二是各班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认真点名,进行评教评学活动。

三是抓好每期一次的学生“学法”经验交流;四是召开家长座谈会,要求家长代表积极参加管理学校。

五是对违规违纪学生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六是抓好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在国旗下讲话时表彰上周好人好事。

由于各方密切配合,学校校风、学风不断改观,每天学校教学秩序井然。

在师生中,比、学、赶、帮、超的学风盛浓。

7、教学观摩与经验交流
只从课改以来我乡各校就经常相互听课,交流,近两年教委组织大规模的观摩课多达60节,且要求无课的其它组教师跨年级、学校听课,听后随即评课,扩大交流。

8、校本培训
一是切实抓好在教学方面的“备、讲、查、批、导、考、研”等七个环节的“传、帮、带”工作,把教学实践经验差的教师以及新增教师明确为学校骨干教师的“帮、带”对象;二是抓好集中学习,以转变全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为重点,抓好这些方面学习和经验总结;三是提倡自学、边干边学;四是提升教学基本功,做好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

三、注重教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建立健全教研组织。

我乡根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以及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各学校规模及特点,建立了相应组织、
2、建立校本研训机制,开展“六个一”活动。

①学教育教学理论专著。

②摘教育教学有助的文章。

③写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案例或教学反思。

④上一节公开课。

⑤说一篇课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和教学思路。

⑥听、评其他教师的课。

以此来推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

3、举办“三课”活动。

近两年我乡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引领课”,“教师汇报课”,“优质课”,这“三课”的顺利开展已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平台。

切实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也使我乡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县局组织的各级培训。

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上示范课,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起带头、示范作用。

同时还自己组织教师到兄弟乡镇学习课改经验,例如景县联小、任重完小、杜桥完小等。

5、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今年,我乡对专任教师组织了4次多媒体技术校本培训,目前青年教师人人能熟练操作,且能制作课件,有条件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同时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活动,加以实践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法的变革,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6、教研创新有特色。

我乡教研工作以校本教研为主。

各教研组每期在校内都组织每位教师开公开课、评课。

此外,还鼓励教师跨学校听课,评课。

四、改革评价办法,凸显激励功能
我乡把建立新课程所提倡的“发展性评价”作为评价改革的目标,这也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关注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用激励性、描述性的语言对各个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描述,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整改措施。

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不够,个别教师运用还不熟练。

2、作业批改不够规范,作文的批改缺少针对性和评语缺少鼓励性。

3、教师管理力度不够,应加强细化管理。

4、学生评价管理适应课改情况未完全落到实处,今后将加大力度探究整改。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专业培养制度,坚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断的丰富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学习先进的科研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教师的校本研究,严格要求全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根据我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适应教育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不少的差距,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

我们将紧抓机遇,凝心聚力,扬长补短,同心同德,力争在短期内有更大的发展,为我乡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