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汽车的类型
汽车的分类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方法是按照汽车的用途来分类。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汽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货车
又称为载货汽车、载重汽车、卡车。
主要用来运送各种货物或牵引全挂车。
货车按载重量
(1.8吨、6吨、14吨)可分为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四种。
2. 越野汽车
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和货物或牵引设备,一般为全轴驱动。
按驱动型式可分为4×4、
6×6、8×8几种。
3. 自卸汽车
指货箱能自动倾翻的载货汽车。
自卸汽车有向后倾卸的和左右后三个方向均可倾卸的两种。
4. 牵引汽车
专门或主要用来牵引的车辆。
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
5. 专用汽车
为了承担专门的运输任务或作业,装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的车辆。
6. 客车
指乘坐9人以上,具有长方形车厢,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及其行李物品的车辆。
根据车辆的
长度(3.5米,7米,10米,12米),可将客车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大型、特大型五
种。
7. 轿车
乘坐2至8人的小型载客车辆。
根据发动机排量大小(1升、1.6升、2.5升、4升),可分为微型、普遍级、中级、中高级和高级轿车五种。
第二节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所以无点火系。
2. 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
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第三节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
汽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