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范文3篇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一》2019年7月,他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提前点映,有1600人参与制作。
同样作为国产动画,刘健的《大世界》、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分别参与有1人、xxxx人。
所以《魔童降世》有这样的成片不意外,而影片中各色人等的人设蛮有意思。
哪吒人设从影片副标题到预告片,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这个哪吒彻底魔改了。
不可能的,毕竟需要过审,毕竟还要抓住暑假家长带孩子的巨大市场。
饺子突出这个魔,其实打观众猎奇的擦边球,让人吃哑巴亏。
看片前,观众以为哪吒彻底变魔王,祸害人间。
看片后,才知道魔童有两层意思。
哪吒本来是灵珠,被申公豹掉包成魔丸。
哪吒与魔字并联,点题。
再就是,哪吒出生时有红头发,长大力大无穷,被世代打打妖怪的陈塘关百姓斥为异类。
纵然伏魔帮孩子头的妹妹不怕哪吒,她哥哥、父母也坚持带她远离。
可小哪吒是个孩子,天天被关在家中,自然闷。
他就逃过两看守,去外面找百姓们玩。
百姓怕他,便有了预告中哪吒“祸害”百姓的故意截取片段。
打妖怪时,哪吒遇到了陆上变水形的夜叉。
夜叉要抓走前面的妹妹,哪吒与蒙面敖丙合力打败,并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
最后,敖丙在师父申公豹怂恿下,为了龙族,企图用如天盖的冰块埋没陈塘关。
哪吒为父母、师父、百姓,部分魔化,以火克冰,让民众接受了自己。
结合哪吒闹海的老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既尊重又颠覆、改编哪吒的思路出现。
哪吒老故事烂大街了,那就魔改。
真魔改,又不能,那就来个调包计,让他出世身份是魔化的。
都魔化了,人们要不接受他。
这能增加故事时长,又博得现实中、年轻人、独立特行的部分成人共鸣。
老故事里,哪吒杀了敖丙,抽了它的龙筋。
多血腥,继续这样,没新意,又会增加过审难度,还断了部分家长带孩子看电影的念头。
怎么算都不合算。
那就把哪吒与敖丙改成好朋友。
这多和谐。
熊大熊二都跟光头强做朋友跳舞了,我们的哪吒也可以。
身份掉包,沦为异类,遭人排斥,与对手做朋友,对对手点到为止。
太乙真人人设1979年的《哪吒闹海》、20xx年的《哪吒传奇》里,太乙真人都是个瘦老头。
观众都看腻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反过来,里面像极了猪八戒、就差猪鼻子、猪耳朵的胖太乙真人就有了。
又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胖太乙的坐骑也就成胖猪了。
片里,这样设计,还有更大妙处。
猪八戒比太乙有名多了。
20xx年十月文化出品、9.56亿票房的《大圣归来》里,就有个猪八戒。
《哪吒之魔童降世》要借它的彩头,完成自己的花头,片头出品公司都有十月文化。
所以,片里出现了骷髅,胖太乙叫它白骨精,让人联想《西游记》里的更不奇怪了。
太乙光胖,拿个拂尘,太单调。
我们要有更大追求,纵横中国文化。
于是,胖太乙有了一支像极了神笔马良的神笔、一幅画《山河社稷图》。
光满足孩子不行,还要满足带孩子来的家长、其他成人,只能打擦边球了。
于是,片中哪吒开始在胖太乙裤裆下翻东西,翻出混天绫、火尖枪。
孩子看这段,可能不会想歪。
有些成人能不想吗?加上哪吒、太乙相关台词,裤裆只会让人更加浮想联翩,满足重口。
所以,太乙真人形象反改,勾连妇孺皆知的文化形象,勾连更多传统故事,顺便满足成人的口味。
父亲李靖人设《哪吒闹海》,李靖属于中国传统的严父。
《哪吒传奇》里,李靖严父形象开始有温度。
等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彻底跟当下父亲形象吻合。
为了工作,他陪儿子少。
但在天界听闻长生云说血亲贴咒可代哪吒三岁死,李靖这个父亲甘愿做血亲。
李靖等同当下社会中的工作父亲,但为救儿子,又献出一切。
妈妈殷夫人人设《哪吒闹海》中,殷夫人的戏份不如李靖的。
《哪吒传奇》里,殷夫人戏份开始增多。
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殷夫人这个妈妈的戏份彻底压倒李靖的。
为了贴合陈塘关世代斩妖除魔的设定,也为了夫唱妇随,她被改编成了北宋穆桂英、南宋梁红玉、明朝戚继光夫人的民间传闻女强人形象。
偶尔,她工作之余,会回家和破坏力极强的儿子哪吒踢会儿毽子。
她不得不穿上铠甲,才保命。
殷夫人串连了当下家中妈妈带孩子居多的现实。
申公豹人设电影总要有个大反派。
老故事里,龙王是大反派。
再这样没新意,也不能串连其他电影项目。
因为有封神宇宙项目,又因为申公豹这个反派名气不低,就选他做《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最大反派。
这样设定,连了其他项目,方便观众代入,无疑给票房加了砝码。
但是,如果按传统故事,申公豹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也不行,毕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就给他加了被同门师兄认为是异类、最努力却不得到十二金仙最后一个席位的设定。
还有,敖丙要用乾坤圈救哪吒时,申公豹也答应了,但是提醒他可能会丧失立功的机会。
申公豹,受委屈,不全恶,也有善。
敖丙人设《哪吒闹海》里,敖丙属于彻底恶人。
如今,这种设定已经跟不上形势。
在前面哪吒部分说过,敖丙得跟哪吒做朋友了,但他还得继续是小反派。
所以,他背上了替龙族重建荣光的使命。
敖丙吞了该属于哪吒的灵珠,等哪吒三岁生日发作,再出现打倒是他的唯一机会。
敖丙,与对手做朋友,不全恶,背负使命作恶。
龙王人设《哪吒闹海》、《哪吒传奇》里,龙王、龙宫给人的印象是高大上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饺子一巴掌打到底。
龙王被永远囚禁在地下,龙宫是龙王看守恶怪兽的监狱。
他与申公豹做交易,是为了家族、儿子。
这样就属于人之常情了。
所以龙王不全恶,为家族亲人作恶。
人设延伸剧情,所以剧情套路都包含在上面,不再多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能看出,无非主要用了反差、造假象、打擦边球。
中国动画电影,20xx年的《大圣归来》空手博出一片天,20xx年的《大护法》、20xx年的《大世界》,增加中国动画电影的可能。
2019年上半年的《白蛇缘起》再次掀起中国动画电影的观影热情,以后呢?我们拭目以待。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二》对于国产动漫,我们要细水长流,怀着一颗朴实的心。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好坏。
《哪吒》到底好不好,要看其定位,是不是和同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动漫有匹敌的地方。
我们是优秀在哪里,又还欠缺什么。
这些都是做动漫的人要思考的。
我看的动漫很少,《海赋王》算是比较好的,它是一部关于海盗的冒险故事。
《火影忍者》是关于忍术的故事,《数码宝贝》是关于动植物的故事。
我们细细品,会发现,这是根植于日化的作品。
日本,一个岛国,才有出海冒险的思想,也有关于忍术的文化。
那么,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文化,像太极,像五行,像阴阳术,我们也要根植于自己的文化。
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天天抄同样一道菜,没什么意思。
我想的是,就算是抄同样一道菜,也有很多种抄法。
比如多加味精,少加盐,或是加一些其他的佐料。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如果全部是创新,也是可以的,但它的抓手在哪里,或者说落地方在哪里呢。
我国的动漫要真正的掘起,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慢慢地渗透到其他国家。
我这里有很多大胆的想法。
首先,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这是基础,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所以,要了解其他国家,但前提还是要先了解自己,再像了解自己的一样了解其他国家。
接着,再出漫画书,把其他国家的人的心吊起来,不能一下子让他们满足,要不然,他们会不珍惜。
而物以稀为贵,我们的文化产品就能水涨船高。
这样,利润就来了。
有了丰厚的利润,那么,就有更多的人进来。
当然,人一多,圈子里就容易乱。
这时,咱们先让其走一走。
不能及时打压。
等到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了。
这时候,再收网,收网当然要付出很多成本,但获得的利润也是可观的。
虽不能收入大于付出,但至少不亏。
接着,对优秀的企业进行扶持和宣传,也要鼓励小的,新的企业在崛起。
这样国产动漫才能走得更远。
当然,中间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如果出的产品比较差,而体验全是放在自己人身上,那这些细节就要伴随着一些法律条文的完善了。
回归主题:我觉得这部《哪吒》还是相当不错的,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父爱,母爱,童年,理想,抱负。
虽然小孩出生时是一个狮子头,但母不嫌儿丑,还是特别疼他的。
哪吒的母亲忍着巨痛,陪自己的三儿子玩,看到他天真的样子,她开心地笑了。
可是,现在社会上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弃婴,这是多么不人道,有些小孩出生后有这样那样的病,会被父母所遗弃,有些没问题,健康的小孩也被遗弃。
即使是有千万个理由不能要这孩子,但作为孩子的父母这一条就足以让人担负起责任。
父爱如山,李靖话很少,他也是爱孩子的,他爱得深沉,爱得理性。
有的人说李靖对哪吒比其母亲对他更好。
这是错误的,这个命题是不对的。
李靖及其夫人,两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哪吒好,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没有谁更好一说。
但最终,哪吒走的是李靖期望的路。
这条路在外人看来是很好的。
假如他走的是母亲说的路,游山玩水地过三年,有其父母在身边,也不会有大的危害,就那样开开心心,静静地死去。
对于其个人,是好的。
对于世界,也损失不大。
(没有哪吒,敖丙不会杀了钱塘江的百姓以防消息走漏。
)但现在社会不少父母给孩子选的路就不对。
童年,这样一个被人欺负的童年。
我也感到很难受。
尤其是小肚兜被砸鸡蛋的那一瞬间,触动了整个人的灵魂。
不管是对谁,我们都不该这样,不让别人这样对自己,也不对别人这样才是做人最低的底线了。
关于片中的理想,那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能要求一个小孩一下子就要拯救苍生。
需要真本事,太乙真人几乎是倾囊相授,才使得哪吒本事高强。
但我想,这个生死符未免太残忍了。
也许后期团队有其逻辑考虑,怕魔丸会危害百姓才出此策。
不管怎么说,结局是美好的,还是让我们得到了满足感,要是这是一个悲剧,那可能票房就会少很多。
而国外的英雄,不是不会让死的吗?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三》经过一轮点映后,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收获了来自第一批观众的好评,眼下的豆瓣评分是8.8分。
同样,在我心里,它是一部可以和几年前的动画片《大圣归来》相媲美的佳作,一样的燃爆感人,一样的故事坚实,一样的视效惊人,一样的好笑动人。
好作品从来都是稀少的。
好的国产动画片似乎更为难得。
除了硬件上的技术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这个客观原因以外,我们的动画片在艺术软实力方面如主题立意、剧作结构、人物叙事等同样和美国、日本差距甚远。
直到《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我们终于等来了期待中的国产动画该有的样子,就在我们期望国产动画可以乘着这股大圣般的热血和气势一飞冲天时。
随着接下来的《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等一再的折戟沉沙,所有这些不过在不断的证明这样一个关于动画片的朴素真理:再炫目的特效也无法拯救不给力的故事和人物。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个新编的神话故事,有点像是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这种改编路数,就是用现在的审美眼光和想象力去重新改编这个被连环画、动画和电视剧讲述了多次的哪吒故事。
重新塑造的人物演绎出全新的故事内容。
哪吒被魔丸附体成了混世大魔王,灵珠附体的敖丙成了人见人爱的救世英雄,一向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现在成了一个贪酒糊涂的胖老头,法力高强、口才极佳的申公豹被改造成受出身制约、严重口吃的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