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知识点复习汇总

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第一章自然地理 (1)第一节考试大纲 (1)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1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2)第四节模拟试题 (3)第二章水文水资源 (3)第一节考试大纲 (3)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4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5)第四节模拟试题 (5)第三章水利工程 (6)第一节考试大纲 (6)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6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8)第四节模拟试题 (8)第四章水利政策法规 (9)第一节考试大纲 (9)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10)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12)第四节模拟试题 (12)第五章水利科技 (15)第一节考试大纲 (15)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16)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17)第四节模拟试题 (17)第六章水利经济 (18)第一节考试大纲 (18)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18)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19)第四节模拟试题 (19)第二部分水利专业知识 (20)第一章水资源 (20)第一节考试大纲 (20)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0)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21)第四节模拟试题 (21)第二章防洪抗旱 (22)第一节考试大纲 (22)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2)第三节典型例题 (23)第四节模拟试题 (23)第三章农村水利 (24)第一节考试大纲 (24)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4)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26)第四节模拟试题 (26)第四章、水土保持 (27)第一节、考试大纲 (27)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7)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28)第四节模拟试题 (28)第五章、水力发电 (29)第一节、考试大纲 (29)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9)第四节、模拟试题 (31)第六章水工建筑物 (32)第一节考试大纲 (32)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32)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34)第四节模拟试题 (34)第七章机电排灌 (35)第一节考试大纲 (35)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36)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36)第八章水利工程施工 (37)第一节考试大纲 (37)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37)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40)第四节模拟试题 (40)第九章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41)第一节考试大纲 (41)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41)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43)第四节模拟试题 (43)第十章水利征地与移民 (45)第一节考试大纲 (45)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45)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46)第四节模拟试题 (46)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一节考试大纲1我国地势、地貌地势、地貌基本特征地势、地貌对河流的影响2我国气候气候总体特征气候区、气候带的划分降水量及其区域分布气候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可能影响3我国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土壤的区域分布植被的地带分布土地利用现状4我国水系主要水系淡水湖及其调蓄作用主要江河、流域及其特点主要跨界国际河流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一、我国地势、地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样,也属于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变化,呈现出土壤垂直性地带规律。

而岩石的结构不会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因此本题答案为ACD。

第四节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将我国地形明显地分成。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四级阶梯2.青藏高原属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m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A.5500B.4000C.3500D.50003.我国的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带,而牧草地、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地带。

A.北部B.西部C.南部D.西北部4.地球上植被分布的地带性,不仅表现在因纬度和经度的不同而呈现的水平地带性,而且还表现在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呈现出的。

A.纬向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经向地带性D.气象地带性5.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它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

A.地表水B.地下水C.降水D.降雨6.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耕地面积的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A.1/2B.1/3C.1/4D.1/57.我国约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我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A.1/2B.1/3C.1/4D.全部8.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地形复杂,疆土辽阔。

A.东北部B.西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9.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气温和雨量自北而南递增,土壤带基本上随变化,自北而南是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

A.经度B.纬度C.海拔高度D.地形10.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逐渐下降,平均海拔每升高m,温度下降0.5~1℃。

A.1B.10C.100D.100011. 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A.洞庭湖B.太湖C.鄱阳湖D.洪泽湖12.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97km,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

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13.目前,在我国各大江河中泥沙含量最大的是。

A.长江B.黄河C.海河D.辽河14. 海上暖湿空气开始活跃于我国沿海,与内陆干冷空气相遇,常造成锋面雨和气旋降水。

A.春季B.夏季C.秋季D.夏秋季15.纳木错湖位于我国境内。

A.青海省B.西藏自治区C.云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为:,它们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2*我国的丘陵较多,分布广泛,尤其东部地区较广。

自北而南,有和两广丘陵等。

A.辽东丘陵B.山东丘陵C.江阴丘陵D.江南丘陵3.我国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自北向南有、亚热带、热带和独特的青藏高寒区。

A.寒温带B.低温带C.中温带D.暖温带4*.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之间分布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A.地区B.年内C.时间D.年际5.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使我国夏季普遍。

A.多风B.高温C.多雨D.雨热同季6.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风和暖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区、。

A极端湿润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7.我国七大江河是指:、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A.海河B.黑龙江C.辽河D.松花江8.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黄河4条水系连成四纵三横的供水网络。

A.珠江B.淮河C.海河D.滦河9.我国主要的淡水湖有。

A.洞庭湖B.太湖C.鄱阳湖D.洪泽湖10.流经中俄边境的国际河流有。

A.塔里木河B.黑河C.黑龙江D.乌苏里江第二章水文水资源第一节考试大纲1水文基础知识水文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及研究方法2水文循环水文循环的定义、要素与过程降水的要素、成因与分类洪水的成因与危害枯水3水资源基本概况水资源及其特性我国水资源概况世界水资源概况4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及研究意义5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特点水污染防治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内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7水能资源基础知识水力发电原理河流综合利用与梯级开发原则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一、水文基础知识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学既是地球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并与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广泛地为水利、农业、林业、城市、交通等部门服务。

二、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过程不断转化、迁移的现象。

水文循环由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和路径组成,由海洋的、大陆的以及各种不同尺度的局部循环系统组成,它们互相联系,周而复始,形成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

水文要素是构成某一时间的水文情势的主要因素,是描述水文情势的主要物理量,包括各种水文变量和水文现象。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

同时,把水位、流速、流量、水温、含沙量、冰凌和水质等列为水文要素。

水文要素通常由水文站网通过水文测验加以测定。

水文循环过程中某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输入的水量等于输出的水量与蓄水变量之和,即水量平衡。

水汽输送为大气中的水分被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地区,或从低空输送到高空的现象,是水文循环的一个环节,可分为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前者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形式,后者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三、水资源及其特性地球上各种形态的天然水,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和水滴,海洋、湖泊、水库、河流、土壤、含水层和生物体中的液态水,冰川、积雪和永久冻土中的固态水,岩石中的结晶水。

人类大量利用的是大气降水、河流、湖泊和水库水、土壤水和地下淡水。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97.5%是海水,只有2.5%的是淡水。

而2.5%的淡水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不足世界淡水储量的1%,即相当全球水储量的0.007%。

从我国水资源特点来看,主要有人均占有水量低、区域分布不均匀、与耕地和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年际变化大等特点。

江河径流量是人类的最重要和最经常利用的水资源,全球江河年径流量约为46.8万亿m3,我国约为2.7万亿m3。

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更新。

水的更新周期将地球上水的储量分为:永久储量和可以更新的储量。

可更新的储量包括大气降水、河流水、湖泊水、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也是常指的可利用水资源。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治理、控制、调配、保护和管理等,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供给符合质量要求的水量,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利用。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合理配置水资源。

目前,对水资源承载力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这种承载能力不是无限的,必须要在保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再去谈经济发展用水。

水资源承载力是决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先决条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否则就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五、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缺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人们不得不改变过去单一的开源的做法,而采取节流、开源、保护并举的综合性措施,来满足经济社会对水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