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一学时)
主备人::王霞
1、通过读我国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在图上熟记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和分布。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在图上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名称及分布,并了解干湿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5、掌握我国气候特点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6、在图上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

了解其特点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气温的特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在图上熟记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和分布;我国干湿地区的名称及分布及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
学习难点
我国气候特点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预习导学: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读课本31页文字,结合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完成: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⑴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原因是受因素的影响。

⑵从图中找出1月0℃等温线。

此线大致沿-- 一线分布。

在这条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在这条线以南1月的平均气温则在0℃以上,所以这条线也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二)读课本32页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完成:
1、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⑴由图中数据可看出:黑龙江北部的平均气温为℃,海南省南部的平均气温为℃,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所以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

⑵图中数据说明,全国夏季普遍。

但地区除外,原因是: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越往北,气温越,南北温差。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除地区以外,全国普遍,温差。

东西干湿的差异:读图2.1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结合课本34页文字,完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

二、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学生记忆
(三)、探究新知
[【探究一】读阅读材料,完成: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镇。

夏季最
热的地方是:新疆的。

【探究二】读课本33页文字及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由北向南依次为:、、、、温度带及气候区。

(图上掌握)
【探究三】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可知,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为:,降水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为吐鲁番的。

【探究四】读课本36页文字和图2.17,完成:
1、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

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由东到西依次为、、、。

对应的自然景观依次为、、和。

(图上掌握)
2、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克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降水量的不同与建筑物关系密切:降水多的地方,房屋屋顶的坡度,降水少的地方房屋屋顶的坡度。

【探究五】1、读课本第38页文字及图2.19和图2.20完成:
⑴受__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受季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⑵我国的季风分为___ 季风和___ 季风。

⑶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西北严寒的______ 和____ 一带。

冬季风的特点________
⑷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于东部和南部的_____。

夏季风的特点是:________
⑸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将_____风影响得到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不能影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2、读课本39页“阅读材料”:完成:
(1)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季风带来的。

形成的雨通常被称为_______雨。

每年初夏(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形成_____天气,过后会出现_____天气
(2)处于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读课本40页活动3完成: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读课本42页图2.26掌握:
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气候,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图上掌握)
四、小结
五、达标测试:同步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