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气安全管理制度

氯气安全管理制度

氯气安全管理制度
剧毒化学品氯气的管理严格按照“五双制度”执行,即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本帐、双把锁。

记录在《剧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

1、液氯钢瓶的贮存安全应遵守如下规定:
1)钢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贮存在专用氯气库房内。

空瓶和重(实)瓶白班由仓库负责运输,其余时间由车间班长负责;
2)空瓶和充装后的重(实)瓶必须清楚分开放置,禁止混放;重(实)瓶与空瓶的标志在库房时由仓库负责悬挂,出库后存放在车间期间由液氯岗位操作人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悬挂;
3)重(实)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仓库必须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货;
4)重(实)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5)新购进的钢瓶,需经仓库通知化验室进行查漏并进行记录;查漏结果记录在《氯气实瓶检验记录》2、液氯钢瓶使用时,必须放在称重衡器上面;且为保证安全,钢瓶内氯气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应保留10-20 kg的余氯;
3、液氯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来货检验、保管、出库、使用等记录;由安环部负责监督管理;
4、液氯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整齐所有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液氯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本岗位操作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和当班班长除外)禁止进入液氯气化间;同时生产中必须24小时有人负责看护,不得以任何理由无人在岗;安环部负责每天检查监控一次,办公室每周抽查监控一次,并形成记录备查,对弄虚作假者加倍处罚;
5、使用完的空钢瓶返至供货厂家时,应说明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不得隐瞒,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或向钢瓶内充入其它气体;
6、使用过程中更换重(实)液氯钢瓶时,应将管道内余氯抽入中和系统或关闭控制阀,不得将残余氯气排在作业场所;
7、设备、阀门和管道处的连接垫片必须选用四氟垫片,严禁使用橡胶、石棉等垫片;
8、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定时查漏,确保液氯及气化系统安全运行;及时消除泄漏及设备设施故障隐患,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密闭状态;
9、氯气钢瓶间应配备抢修器材,如六角螺帽、专用扳手、手锤、竹签等;必须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志;
10、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氯气来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如需动火时,必须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11、液氯钢瓶称重衡器量程选用大于钢瓶重(实)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必须按规定每三个月校验一次。

校验由设备部门定方案、仪表工负责按时完成,办公室、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并在校验记录上签字,确保衡器准确;
12、压力表选用的膜片压力表,其量程为正常使用压力的一倍以上,并标定最大的使用压力安全线及有效期检验标志、铅封。

压力表的校验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由仪表负责定期检测校准,办公室、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并在校验记录签字;
13、温度计的使用及安装位置应适应工艺控制要求及操作工的随时观察;
14、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急救:
1)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由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
2)液氯间现场配备两套及以上的隔离式面具,操作人员每人配备一套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由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
3)中控室备有一定数量药品,吸氯者应迅速撤离现场,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15、液氯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年龄满20周岁,最高不得超过55周岁;
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氯气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氯气作业对心、肺、呼吸道功能要求较严格);
3)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氯气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符合氯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16、液氯的购买凭证、出入库、验收查漏、操作使用记录交安环部保存,保存期1年。

17、考核标准:违反上述规定,每有一项罚款50-100元,严重者加倍处罚。

相关主题